学案11: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途径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及基本途径。
2.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对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作用。
3.通过合作探究,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增强创新意识。
【旧知回看】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有何作用?
文化创新有何作用意义?
【自主学习】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____________,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1)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____________、去其____________”,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___________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____________,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____________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原因
(1)必然要求: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____________,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____________,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____________。
(2)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____________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____________”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____________的过程。
由此可见,____________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态度和原则
(1)态度: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____________。
这就需要有____________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____________的态度。
(2)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跻身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____________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处理好两对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1)两对关系: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____________文化、民族文化与____________文化的关系。
(2)两种错误倾向
①“____________主义”和“____________主义”:这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②“____________主义”和“____________主义”:这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2.坚持正确方向,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发展____________的实践。
(2)着眼于____________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____________,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合作探究】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2.有人认为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就无法体现时代精神。
这一观点对吗?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是要吸收国外的一切文化。
4.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会不会导致文化的趋同?
5.否定一切外来文化,这是守旧主义的典型表现。
6.《中国好声音——The V 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源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and》。
《中国好声音》开播不到两个月,其收视率就达到“秒杀”同行的地步。
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它以新闻的视角和公益的诉求,以温暖励志的人文情怀鼓励人们通过艰苦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次,它引进荷兰《The Voice of Holand》的电视节目制作版权,并加以本土化改造。
再次,它的选手大多来自普通百姓,他们的人生经历让节目具有草根色彩,更能引起百姓共鸣。
(1)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思考,《中国好声音》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2)《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对我们从文化创新中如何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有什么启示?
【课堂检测】
1.要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在于()
A.前者拒绝创新,后者拒绝交流
B.前者拒绝交流,后者拒绝创新
C.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2.中华民族5 000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令国人自豪,但这也会使人们产生文化惰性,变成文化“啃老”,只靠重拍、戏说、改写前人的经典过日子。
这告诉我们()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C.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4.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由于节目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文风朴实,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
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立足实践、贴近生活
5.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同化的过程
④借鉴、吸收一切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复古解决不了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应对世界挑战;更非“接轨”——西方文明难言先进,且自顾不暇。
这意味着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要()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错误。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
文化创新还有其他途径。
2.不对。
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如果传统文化不能体现时代精神,一成不变,就不是文化创新了,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错误。
我们要吸收的是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一切文化。
对于国外的腐朽、落后文化我们要坚决抵制。
4.不会。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将其融入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目的是发展本民族文化,而不是照搬外来文化,更不是使文化走向趋同。
5.错误。
否定一切外来文化,这是封闭主义的典型表现。
守旧主义是指一味固守传统文化,拒绝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6.(1)①立足于实践,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传统的音乐节目体现时代精神。
(2)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大胆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课堂检测】
1. D
解析:本题要求指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A项指出了二者的错误所在,但不是共同点,不选;B项说法错误;C项中“文化的多样性”与题意无关;D项正确。
2. B
解析:材料启示我们要进行文化创新,B项符合题意。
3. B
解析:依据诗的意思,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进行社会实践,故选B。
4. D
解析:抓住关键词“根本途径”和“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文风朴实”等,答案应选D;A、B 为基本途径;C为在文化创新中对待外来文化应坚持的原则。
5. B
解析:文化创新既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①②符合题意;③错在“同化”;文化有精华也有
糟粕,借鉴、吸收的是优秀文化成果,④说法错误。
故选B项。
6. C
解析:“西学”只能为“中学”服务,②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