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最新考纲]伴性遗传(Ⅱ)
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5年6考)
1.萨顿的假说
(1)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如下表所示: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
(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
(2)假设解释——提出假设
①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
等位基因。

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图)
(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雌性红蝇∶雌性白蝇∶雄性红蝇∶雄性白蝇=1∶1∶1∶1。

(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6)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萨顿假说的判断与分析
1.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解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独立性;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一存在;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答案』C
2.(2016·山东淄博期中,1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D.基因和染色体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

『答案』D
基因在染色体上
1.(2016·全国课标卷Ⅰ,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解析』(1)假设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灰体雌蝇与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灰体和黄体,由此不能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而子代雌雄个体中灰体和黄体的比例均为1∶1,基因在常染色体(如亲本基因型为Aa×aa)或X染色体上(如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均可出现此比例,所以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

(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黄体(用基因a表示)为隐性状性,则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子代基因型为X A X a(灰体♀)、X a X a(黄体♀)、X A Y(灰体♂)、X a Y(黄体♂)。

伴性遗传后代的表现型往往与性别相关联,所以若要证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所选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能表现
出性别差异。

分析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可得出两组杂交组合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①♀黄体(X a X a)×♂灰体(X A Y)→X A X a(灰体♀)、X a Y(黄体♂),子代中所有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②♀灰体(X A X a)×♂灰体(X A Y)→X A X A(灰体♀)、X A X a(灰体♀)、X A Y(灰体♂)、X a Y(黄体♂),子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灰体与黄体各半。

『答案』(1)不能
(2)实验1: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实验2: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解答本题宜先写出同学甲实验中F1各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即X A X a(灰♀)X a X a (黄♀)、X A Y(黄♂)、X a Y(黄♂),若要从中选择材料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

宜选择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其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者,故雌系蝇宜选择X A X a或X a X a,而不宜选择X A X A。

即可设计灰♀×灰♂与黄♀×灰♂两个杂交组合。

2.(福建理综卷改编)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

杂交实验如图。

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

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

『解析』(1)由杂交实验可知,F1雌雄个体中裂翅与非裂翅的比例均接近1∶
1,可推知亲本裂翅果蝇为杂合子。

(2)若控制裂翅与非裂翅的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也可得出题中所示杂交结果。

(3)F1的裂翅雌性个体肯定为杂合子(Aa 或X A X a),但裂翅雄性个体不确定(Aa或X A Y)。

让F1中的非裂翅(♀)与裂翅(♂)杂交或者裂翅(♀)与裂翅(♂)杂交都可以确定基因的位置。

『答案』(1)杂合子
(2)如图
(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
考点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2.观察红绿色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
(1)子代X B X b的个体中X B来自母亲,X b来自父亲。

(2)子代X B Y个体中X 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

(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

(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3.伴性遗传病的实例、类型及特点(连线)
回答下列两个伴性遗传实践应用问题
(1)针对下列两组婚配关系,你能做出怎样的生育建议?说明理由。

①男正常×女色盲②男抗V D佝偻病×女正常
提示①生女孩,原因:该夫妇所生男孩均患病。

②生男孩,原因:该夫妇所生女孩全患病,男孩正常。

(2)根据性状推断后代性别,指导生产实践:
已知控制鸡的羽毛有横斑条纹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请设计选育“雌鸡”的遗传杂交实验,并写出遗传图解
提示①选择亲本:选择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杂交。

②遗传图解:
③选择子代: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非芦花”的个体保留。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2015·江苏卷,4B)(√)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2012·江苏高考,10A)(×)(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2012·江苏高考,10B)(√)(4)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2010·海南高考,14B)(√)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2教材P27~36,把握性染色体基因遗传特点及基因与染色体行为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此外,针对非选择题,还应熟练把握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并会科学设计遗传实验方案以确认这些关系。

2.教材P31“拓展题1”改编
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然而昆虫中的雄蜂,雄蚁等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

为什么?
提示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

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解析』人类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性染色体的遗传必然与其携带基因相关联。

生殖细胞也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也需表达,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答案』B
2.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如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A.XY性染色体
B.ZW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
『解析』由图示可见,蜜蜂的性别与性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无关,而是与发育的起点有关,发育的起点不同导致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体细胞中只含16条染色体。

『答案』D
XY型与ZW型性别决定的比较
注:(1)无性别分化的生物,无性染色体之说。

(2)性别并非均取决于性染色体,有些生物如蜜蜂、蚂蚁等,其性别取决于是否受精及食物营养等,而有些生物(如龟、鳄等)其性别与“环境温度”有关。

伴性遗传及其特点
『典例』(2015·全国卷Ⅱ,32)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 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 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此外,(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1)不能原因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A基因,都可能遗传给女孩
(2)祖母该女孩的一个X 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 A一定来自祖母不能
解答本题可采用遗传系谱法分析:
(1)先假设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再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对点小练』
图1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B、C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2的A区段,因为男性患者多
C.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
D.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
『解析』Ⅱ1、Ⅱ2正常,Ⅲ1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基因可
以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C区段)、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区段)上,A错误;图中有女性患者,患病基因不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B错误;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Aa,若基因位于C区段,Ⅰ
、Ⅱ2、Ⅱ4基因型都为X A X a,若基因位于B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2
X A X a,C正确;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Ⅱ2基因型为X A Y、X A X a,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D错误。

『答案』C
(1)XY染色体不同区段的遗传特点分析:
(2)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
1.(2014·课标卷Ⅱ,32)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

『解析』(1)由Ⅱ1×Ⅱ2→Ⅲ1可知,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Ⅱ1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Y A,所以Ⅲ1也应该是XY A(不表现者),Ⅱ3为表现者,其基因型为XY a,该Y a染色体传给Ⅲ4,其基因型为XY a(表现者),Ⅲ3不含Y a染色体,其基因型为XX(不表现者)。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Ⅰ1、Ⅱ3、Ⅲ1均为X a Y,则Ⅰ2为X A X a、Ⅱ2为X A X a、Ⅱ4为X A X a,由Ⅱ1为X A Y和Ⅱ2为X A X a可推Ⅲ2可能为X A X a,也可能是X A X A。

『答案』(1)隐性(2)Ⅲ1、Ⅲ3和Ⅲ4(3)Ⅰ2、Ⅱ2、Ⅱ4Ⅲ2
2.(2017·江淮十校联考)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已知6号个体为纯合子,人群中患乙病概率为1/1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B.Ⅲ8的基因型为AaBb
C.Ⅲ10为乙病基因携带者
D.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21/44
『解析』由1号、2号到5号个体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由1号、2号到4号个体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只知7号个体表现型正常,但不知其基因型,因此不能确定10号是否为乙病基因携带者,C错;由人群中患乙病概率为1/100,可知b%=1/10,B%=9/10,7号个体表现型正常,不可能是bb,可以计算出7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分别为2/11aaBb,9/11aaBB,6号个体为纯合子且正常,基因型为aaBB,所以10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分别为1/11aaBb,10/11aaBB,由家系图可知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21/22,男孩的概率为1/2,故正常男孩的概率为21/44,D正确。

『答案』C
1.(1)纵观系谱巧抓”切点“
解答遗传系谱图类题目应首先寻找图谱切入点,即系谱中或,前者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后者为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2)快速确认三类典型伴性遗传系谱图
2.“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误认为所有真核生物均有性染色体或误认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点拨(1)只有具性别分化(雌雄异体)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之分,如下生物无性染色体:
①所有无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酵母菌等)均无性染色体。

②虽有性别之分,但雌雄同株(或雌雄同体)的生物均无性染色体,如玉米、水稻等。

③虽有性别分化且为雌雄异体,但其雌雄性别并非取决于“染色体类型”而是取决于其他因素如蜜蜂、蚂蚁、龟等。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未必均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觉基因、某些凝血因子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而外耳道多毛基因则位于Y染色体上。

此外性染色体并非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易错点2混淆概率求解中的“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
点拨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概率求解方法:
①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从全部后代(即XX+XY)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

②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时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如男孩患病概率则是指所有男孩即(XY)中患病的男孩占的比例。

若求一对正常夫妇(X B Y、X B X b)生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色盲率1
4×男孩率1=
1
4。

若求该夫妇所生男孩中色盲率为男孩率1×男孩中色盲率1
2=
1
2
易错点3不能全面“捕获”题干或系谱图旁边的“图外信息”而失分
点拨遗传系谱图类试题是高考中的常考内容,随着考查次数的增多,这类试题也在不断地求变求新,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①在题干中增加一些在遗传系谱图中难以表现的信息,例如“某个体是(或不是)某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家庭的其他成员均无此病”“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同卵双生(或异卵双生)”等。

这些信息对解题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限制或提示性作用,因此在关注遗传图解的同时一定要细读题干中的文字信息。

②在遗传系谱图中增加一些新的图解符号,例如等。

这些图解符号所
代表的生物学意义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

虽然一般不需要去记忆这些特殊的符号及其意义,但在解题时必须要看清试题对这些符号的说明,并充分考虑和利用这些符号信息。

[规范答题]
Ⅰ.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含有d基因,Ⅱ2的基因型为AaX D Y,Ⅱ3与Ⅱ4的后代男孩均患病、女孩均正常。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Ⅱ2的D基因来自双亲中的。

Ⅱ2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

(2)Ⅱ1的基因型为,Ⅱ3的基因型为,Ⅱ4的基因型为。

(3)Ⅲ1与Ⅲ2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Ⅲ3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该病孩子的概率(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群体发病率。

Ⅱ.如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

(1)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乙中的,由此可见XY染色体上(存在,不存在)等位基因,这些基因(一定,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

(2)Ⅱ3、Ⅱ4再生一正常男孩的概率为,其所生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随堂·真题演练
1.(2016·全国课标卷Ⅱ,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 G X g 和X g 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雌蝇中G基因纯合时致死。

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 项正确。

『答案』D
2.(2015·全国卷Ⅰ,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解析』短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是一样的,A错误;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女性患者的两个X染色体上均有致病基因,其中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必然是该病患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性染色体为XX,只要有一个X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所以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错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故D错误。

『答案』B
3.(2013·全国课标卷Ⅱ,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
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

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解析』(1)从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是从一对相对性状分析考虑的。

分别就翅长和眼色两个性状分析,故符合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定律,当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也就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分析特征了。

故依据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中亲代都为长翅后代中出现小翅可知,长翅对小翅为显性。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的位置有三种可能: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翅长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眼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有两种:棕色对红色为显性、红色对棕色为显性。

两种基因的位置与眼色基因显隐性关系有六种组合方式,除了题干中的两种假设外,还有4种。

(3)依题意,假设翅长用(A、a),眼色用(B、b)表示,且A(长翅)为显性,B(棕眼)为显性,则由(1AA∶2Aa∶1aa)(X B X b+X b Y)可知,子一代的长翅红眼没有雌性个体,故占比例为0;而小翅红眼果蝇全部都是雄性个体,故所占比例为1(或100%)。

『答案』(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2)4(3)01(或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