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精品练习 经济生活专题03 多彩的消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2012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今年政府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

椐此回答1—2题:
1.居民的消费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收入水平②消费品价格③商品的质量④商品的外观、性能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年来,居民家庭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家用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下降
C、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D、国家实行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
6.近年来随着国内宗教景点的开放,新年祈愿之旅也成了春节出游的一大特色,诸如桂平西山等宗教景点也成了春节出游的热门目的地,在游玩的同时,为亲人、朋友及自己祈愿祝福。

这种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
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这说明恩格
尔系数在下降。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
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
B、该家庭的收入水平低
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为了拍摄纪录片,乔乔至今已经花费了490多万元。

我要记录黄河因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湿地生物物种基因库。

然而,黄河流域污染加剧,致使大批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椐些回答9-10题:
9.拍摄纪录片,乔乔至今已经花费了490多万元这是()
A、从众心里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里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里引发的消费
D、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
2011年08月25日东北新闻网报道,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家长和老师们感叹,很多中小学学生存在高消费的现象,衣食住行追求“名牌”和“面子”。

椐些回答11-12题:
11.这种消费心理是()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12.对这种消费心里所引发的消费活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A、是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应积极倡导
B、是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应予以正确引导
C、是腐朽落后的消费方式,应进行坚决抵制
D、是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应大力推广
13.2011年某市“食品垃圾”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天产生的食品垃圾就有16000吨之多,为此该市提出了“剩菜饭打包,减少垃圾”的新消费观。

新消费观念的实质是()
①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②要适当的抑制消费
③要求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④要求人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为了增加车贷业务量,与汽车销售店有业务往来的各金融公司、银行分别推出了月利息4%至7%的低息车贷或免息车贷业务,并将贷款额度调高至70%,还款期限设置为2年到3年。

这样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
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超前消费
17.随着新春将至,沉寂一段时间的车市开始热闹起来,其中,炫酷、摩登、高性价比的精品小车再掀一轮抢购潮,明星车型奔奔MINI更是紧抓消费者眼球。

小车再掀一轮抢购潮的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9.2012年房价降了,房子还是很难卖出去,面对限购令、限贷令,开发商个个患上“资金哮喘症”,商品房的销售中出现了“买涨不买落”的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 ) A.价格下跌,购买一定增加
B.价格上涨,购买才会增加
C.消费行为由价格决定
D.消费行为受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影响
二、判断题:
2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

( )
22.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的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

( )
23.消费结构是反映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 )
2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
25.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消费,与当前扩大内需的形势要求不一致。

()
三、非选择题
26.材料一:2011年,齐齐哈尔市区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1022.09元,比上年增长26.8%。

市区居民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217.95元,比上年增长45.0%。

市区居民家庭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85台,比上年增加3.18台。

材料二:在国家统计局长春调查队的数据中,显示2011年长春市的恩格系数为30.86%,比2010年下降了1.37个百分点,且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这表明长春城市居民生活已经达到相对富裕的水平。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按照消费的目的来看,材料一中人们的消费方式是什么消费?
多彩的消费练习
一、选择题
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消费结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要靠经济发展。

所以选择A。

【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消费。

从材料中“旧三大件”到“新三大件”的变化说明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A的说法与题目无关,B、D的说法不科学。

所以选择C。

【答案】C
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消费类型。

按交易方式不同,消费可以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
费、租赁消费。

【答案】C
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消费。

乔乔至今已经花费了490多万元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黄河流域污染加剧,致使大批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最终会影响我们人类的生存。

【答案】D
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消费的核心。

本题是对知识的再现,没有难度。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答案】A
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消费观。

闲置物品在网络上交换,这样做体现求实的消费心理,也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闲置物品无价值,也不是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答案】C
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贷款消费。

消费者购车用贷款,这是一种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

【答案】B
16、【解析】为健身而进行的消费属于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故D符合题意。

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D
17、【解析】精品小车再掀一轮抢购潮现象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选C;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8、【解析】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C正确。

A、B、D的说法错误,应排除。

【答案】C
19、【解析】价格下跌,购买不一定会增加,A说法绝对。

价格上涨,往往会降低购买,B说法不准确。

C说法错误。

人们买涨不买落主要受心理预期影响,D符合题意。

【答案】D
22【解析】从众心理很正常,但不能盲目的从众。

【答案】B
23【解析】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是消费结构。

【答案】A
24【解析】人们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就越低。

【答案】A
25【解析】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会限制消费,与当前扩大内需的形势也相一致。

【答案】B
三、非选择题
【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与前提。

都市里部分年轻人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他们可支配的收入较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往往较大。

他们对于未来的收入有着非常乐观的预期,所以消费水平较高。

(2)面对当前的国情和实际,我们应做理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我们应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

其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这种精神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的,特别是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更应戒奢从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