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I)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黑、吉、辽同被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是( )
A.两者的位置相邻,地理特征一致
B.便于统一规划布局
C.从区域的整体性上看,两者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D.从区域的开放性上看,东北地区的产业向蒙东转移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回答2~3题。

2.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3.在我国江南丘陵发展立体农业不利于( )
A.充分发挥丘陵山地土地资源的潜力
B.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转移闲置劳动力
C.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D.实现大型机械化生产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4~6题
4.甲地的建筑物(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
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 .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6.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1996年7月的洪水,造成洞庭湖两岸的直接经济损失近500亿元。

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

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xx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据此回答7~9题。

19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20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7.洞庭湖对长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是( )
A.汛期时可以延缓、削减洪峰
B.可增加流域的径流总量
C.降低河流水位
D.对枯水期流量没有影响
8.近50年来,洞庭湖水系的最大变化是( )
A.面积减小,深度变化不大
B.面积减小,深度变深
C.调节洪水的能力变大
D.调节洪水的能力变小
9.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植树造林
B.退田还湖
C.在流域内的低山丘陵开挖梯田
D.在出湖河道口筑坝拦沙
读图。

回答10~11题。

10.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②两地多为粉沙性土壤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1.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是( )
①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③右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④出现右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12~13题。

12.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
调配的是( ) ①水源②资金③能源④技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3.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①劳动力②矿产③粮食④工业制成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15.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其主要条件是( )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据此完成16~17题。

16.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②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③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7.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②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③四川输送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④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

完成18~19题。

18.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盐碱化④空气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9.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

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 )
A.原料B.技术
C.市场D.政策
21.该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 A.耕地面积广大 B.生产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22.下列对区域的主要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其大小迥异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其边界都是明确的
C.区域内部表现为相似性,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
③第一、二产业比重④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下列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 )
A.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
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
C.工业化阶段——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D.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
25.下列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
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26.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存在显著差异( )
A.东部经济地带全部临海,中、西部均属内部省份
B.东部经济地带以第三产业为主,中、西部经济地带以第一产业为主
C.东部经济地带对外开放程度高,中、西部经济地带对外开放程度低
D.东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均GDP最高
27.下列有关南方与北方区域发展差异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相当丰富
B.南方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
C.南方面临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等紧迫任务
D.南方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快,环境污染严重,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28.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29.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应该( )
①向西部地区大量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缓解西部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②实施对口帮扶政策,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全面发展
③在西部大范围内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④加速开发西部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中新网xx年10月6日电据台湾“今日新闻”6日报道,第九届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UNCCD)会议日前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其执行秘书纳卡加(Luc Gnacadja)在会议上警告表示,除非各国实施减缓沙漠化政策,否则在2025年之前,地球上将会有将近70%的土地焦干。

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
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

据此回答30-31题。

30.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31.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32.关于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②下风向形成黄土层
③荒漠化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④影响海上航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3.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xx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
是“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湿地的作用有( )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
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
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⑤调节气候⑥提供大量木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34.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污染
35.下列属于对湿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是( )
A.退耕还湖
B.排干沼泽,开垦耕地
C.捕杀珍禽异兽
D.砍伐红树林,兴建旅游地
36.关于洞庭湖萎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对洞庭湖湿地的围垦②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
③洞庭湖流域降水减少④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7.田纳西河及其支流进行梯级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
A.流域内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B.流域内各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C.流域内人口稀少,便于建水电站
D.水电、人才密集
38.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是( )
A.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
B.基塘生产
C.加大开发力度
D.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39.有关美国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土处于25°N—49°N,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美国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中部为平原,落基山分布于东部,西部为高原
C.美国平原广阔,约占本土面积1/3,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美国耕地辽阔,但草场、林地资源较少
40.读图,回答B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玉米
二.综合题
41.(11分)读某区域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评卷人
(1)图中正确表示第一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正确表示
第二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正确表示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在A阶段该区域经济结构如何变化: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此阶段该区域往往作为产业转移的________地,________密集型、________密集型产业类型所占比重较高,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评卷人
材料一
油价的上涨和矿难的频发,显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严重。

“电荒”在我国不少地区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给百姓生活造成了强烈冲击,而节约能源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全民共识。

上图为我国三大常规能源运输方向的示意图
材料二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能源在调出区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A、B、C三类能源中属于最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_;B能源对调入区的发展有何影响?
(4)图中B能源输入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材料二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却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43.(9分)材料: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境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

评卷人
1)A字母代表的地区是指平原,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2)近年来,图中A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请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

u40729 9F19 鼙
22507 57EB 埫25102 620E 戎31799 7C37 簷34925 886D 衭26803 68B3 梳,832608 7F60 罠25548 63CC 揌34840 8818 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