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起点低、起步晚
②由政府主导
③出现了垄断组织(三井、三菱)
④资本积累与工业化同时进行
⑤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发展迅速 ⑥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军事化
1.原因: ①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自然发展的结果 ②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是在遭受外侵,变革图强的结果 2.时间: 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第二次工业革 命,所以日本工业化过程是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 3.内容: ①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 ②日本则主要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4.特点: ①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 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②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 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
发生深刻变化 ②但出现了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
4.军事:建立新军队
措施: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创办军工企业 ③设立军事院校 ④进行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军队只 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影响:
①增强了国防力量,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 独立富强奠定基础;
②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用简洁语言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材料1、“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 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材料2、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 《御笔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 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 国威于四方。”
请思考: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内 外目的分别是什么? 对内镇压,对外扩张。
作用:统一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
义的发展 (2)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 土地买卖
作用:①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农
业发展 ②解放了劳动力,有利于农村中资本主义发展
2.经济:发展新经济
(1)改革币制:
(2)改革土地制度: (3)地税改革:
依据:土地价格 标准:3% 材料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 对象:土地所有者 征收的形式:货币 (按土地收成征收实物税)一律作废;并规定于 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 作用: ①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作为地税。 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为明治政府初期资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③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课 明治维新
根本原因:
旧的封建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五条誓文》
• • • •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 民主、团结、进取、改革、开放 这段誓词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同时 也揭示了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一个条件:推翻幕 府封建统治,确立的明治政府,为维新变法提供了 良好的政治环境。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学思之窗
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 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你对此 有何评价?
“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洋才”),为日本 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 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和魂”),封建色 彩浓厚。
一.明治维新的含义
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一系 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旧的封建等级 制度,建立新的制度,促进资本主义 发展的过程。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 1.根本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直接目的:
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
作用: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 县 县 县 县 县 京 三 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 。 县 府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 都 县 县 七 东 县 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 十 县 大 二 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县 京




县 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
积极性:一种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社 会体制建立起来 局限性:封建等级制度转化为资产阶 ①废除森严的等级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级等级制度(“四民平等”仅是形式上 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的平等)
②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华族和士族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
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何首先 且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土地制度和地税改革)?
①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日本当时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借助 地税改革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快资本的原始 积累
2.经济:发展新经济
(1)改革币制: (2)改革土地制度: (3)地税改革: (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3.文化:倡导“文明开化”
⑴实质: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 ⑵措施及作用:
A 选派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掀起传播启蒙思 想的热潮,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 B 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 教育体制 C 大力推进生活习俗化(历法、服饰、饮食、建筑)
作用:①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
5、“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 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 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 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 6、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赴欧美考察团
3.文化:倡导“文明开化”
⑴实质: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
⑵措施及作用:
A 选派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掀起传播启蒙思 想的热潮,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
作用:让更多人了解西方,冲击了日本旧文化
B 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 教育体制
作用:①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人才 ②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首先,政府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 建设交通通信事业 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然后,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 促进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掀起兴办工业的浪潮 少数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国内市场 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
结合历史上各国工业化的过程,指出工业化需要哪些 必要条件?结合明治维新的史实说明这些条件在日本是 怎样解决的?
一.政治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2.土地改革
3.确立立宪政体
3.地税改革
二.经济
1.改革币制 4.殖产兴业
三.文化
1.文明开化 2.教育改革 2.建立新军队
四.军事
1.颁布征兵令
练一练
1、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C、“废藩置县” D、将大名迁居东京 2、日本明治维新未能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有 ①消除一切封建势力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③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制度 ④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的迫使 C、 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政权地位
①资本: ②市场: 国内市场——通过“废藩置县”彻底打破封建 割据,为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然后又通 过“地税改革”推动农村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扩大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周边国家特别 是中国、朝鲜来掠夺市场。 ③自由劳动力:通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 民平等”,平民获得更多自由; ④技术: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和人才。 ⑤原料: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
为资本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 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3)确立立宪政体: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2.经济:发展新经济
(1)改革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资本、市场、自由劳动力、技术、原料等
①资本: 国内—— a.国家资本(国家通过地税改革来增加政府的财 政收入,以解决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 b.私人资本(国家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 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也为其提供了投资工 业的资金;许多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大地主的投资) 国外——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进行 快速的资本原始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