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物理机械与人复习课件复习题(2)最新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1简单机械新人教版(new)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1简单机械新人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5debb5bf312b3169a551a41b.png)
专题11 简单机械A组基础巩固1.(2016北京怀柔一模)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2.(2016上海松江二模)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D)A.F1〈F2〈F3<F4B。
F1〉F2>F3>F4C。
F1=F2=F3<F4 D.F1=F2=F3〉F43.(2017广东广州模拟)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D)4.(2016安徽马鞍山当涂一模)关于机械效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B。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C。
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额外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5.(2018中考预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力为300 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 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重力和摩擦,使物体以0.1 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B)A。
20 N 2 W B。
20 N 6 WC.60 N 2 W D。
30 N 6 W6.(多选)(2016山东济南模拟)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力为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了1 m。
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B)A。
做的有用功是800 JB。
拉力F的功率是100 W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7。
(2016安徽模拟)如图所示,B为均匀杠杆OA的中点,A端所挂重物的重力为20 N,为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B点画出需要施加的最小力的示意图,并求得这个最小力为40 N。
答案如图所示8。
(2017山东济宁模拟)现在不少学校里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带盖子的垃圾桶,它能有效阻隔垃圾散发的气味,图乙为打开桶盖时的简化图。
若动力作用在A点上,请在图中画出:(1)桶盖重力G的力臂L;(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示意图。
【中考突破】人教版2016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物理课件-第十一章 力和机械(共31张PPT)
![【中考突破】人教版2016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物理课件-第十一章 力和机械(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d20214b52acfc789ebc92f.png)
第十一章
力和机械
勤思而优学
【本章考点】
1. 功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 功率;
3. 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
LOGO
基础知识小测
力的方向上 通过一段距 1.机械做功的必要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 W=FS . 离.公式是________
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 , 2.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做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GO
较.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 速度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
第十一章
力和机械
勤思而优学
解题思路
(1)图甲,两小球滚下高度相同,速度相同,两小球的质量不同,探究的 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 越大. (2)图乙两小球的质量相等,滚下的高度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
LOGO
第十一章
力和机械
勤思而优学
不能 ;理由是 (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法比较动能的大小
LOGO
第十一章
力和机械
勤思而优学
(4)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 “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 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小球的 小球自由滚 实验 质量 下的高度 序号 m/g h/cm 1 30 10 2 30 20 3 60 10 木块被撞后 运动的距离 s/m 4 16 8
初中物理《机械功与机械能复习》(共28张)ppt
![初中物理《机械功与机械能复习》(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94a97a312b3169a451a46d.png)
(5)、两个不同装置提升相 同的重物时的机械效率相不 相同?那个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高,为什么?对于同一个 滑轮组来说,如果提升的重 物不相同,什么时候机械效 率高?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提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机械能
什么是能?它的单位是什么? 物体做功的本领叫能。单位是焦耳。
如何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如何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⑴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 做匀速运动
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沿力的 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车没有推 动。 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 离 . 但物体移动的距离跟物体受到力的 方向垂直.
功的计算公式: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
额外功: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 的功。 因为W总=W有用+W额外,所以
W 有用 < W 总 , 即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 机 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 决定的,要正确区分出有用功和总功。
实验: 测定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滑轮组中哪个是定 滑轮,哪个是动滑轮? (2)、动滑轮和重物各有 由几段绳承担的呢? (3)、如果要将重物提高h 厘米,那么绳子的自由端各 要移动多少? (4)、实验中弹簧秤应如 何拉动?
4、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有用功W有在总功 W 总里所占百分比叫机械 效率,机械效率用 ŋ 表示。 ∴ŋ=W有/W总×100%
F
竖直方向
W有=Gh W总=Fs s=nh
G
如果滑轮组在水平方向放置:
有用功 W有=fs1
F
(S1是物体在水平 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总功:
2016中考物理 第四单元 机械与人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课件.
![2016中考物理 第四单元 机械与人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b633f04afe04a1b171de12.png)
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
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实验 序号 1 2 3
小球的质 量m/g 30 30 60
小球自由滚下 的高度h/cm 10 20 10
木块被撞后运 动的距离s/m 4 16 8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探究2 例3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2015·枣庄] 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4-3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图14-3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1)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
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图14-5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1)本实验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刻度尺 和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需____________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 弹簧测力计 竖直向上 动滑轮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点拨]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起的物重、动滑轮的重、 绳重、摩擦等有关。(1)利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的货物,提 升的货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高。(2)利用不同的滑轮 组提升相同的货物,含有动滑轮个数越多的,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越低。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2016年中考科学 第20讲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解析
![2016年中考科学 第20讲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fbabbeb0717fd5360cdc20.png)
A.乙种情况下更省功 B.甲种情况的机械效率高 C.两人做同样多的功 D.小勇做功的功率要大些 【解析】A.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利用斜 面可省力,但不能省功。B.由于乙中情况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所以乙种 情况下的机械效率小,甲的机械效率要高。C.这两种方法,都把重物推 到了高台上,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但乙中方法需要克服摩擦做功, 因此乙中方法做的总功更多。D.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由于题中没 有给出时间,不能确定谁做功的功率大。
例3.如图所示,物体重50牛,不计滑轮自重及轴心摩擦,用F=10牛的拉 力将物体沿水平面匀速拉动,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多大?
【解析】利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时,所克服的不是重力,而 是地面的摩擦力。此时有几股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接,则动力就是摩擦 f 力的几分之一, 即 F= 。 由图可知, n=3, 所以摩擦力 f=3F=30 牛。 n
A.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 N B.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 C.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 D.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 N
【解析】以哥哥的肩 A 为支点,由 F1l1=F2l2 可知,弟弟对杠杆 OA 的支持力 F1=G× =900 N×0.8 m/1.8 m=400 N;由于压力和支持 AB 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弟弟承担的压力为 400 N,故 A 正确。以 F1 l 2 O 为支点,由 F1l1=F2l2 可知,兄弟二人对杠杆支持力之比为 = = F2 l 1 OA 0.8 m 4 = = 由于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因此兄弟二人承 OB 1 m 5 担的压力之比为 4:5 或 5:4,故 BC 错误。以弟弟的肩 B 为支点, OB 900 N×1 m 由 F1l1=F2l2 可知,哥哥对杠杆的支持力 F1=G× = = AB 1.8 m 500 N; 由于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因此哥哥承担的压力为 500 N,故 D 错误。
2016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2016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89e593a8114431b80dd80a.png)
初中物理总复习初中全册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
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2016年中考物理机械与人复习课件复习题
![2016年中考物理机械与人复习课件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adab72cfc789eb162dc800.png)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中考物理复习《第四单元 功和机械》课件 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复习《第四单元 功和机械》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62ab44be23482fb4da4cdd.png)
A O
B
C
F1
F2
上述三个力的大小一样吗? 思考: 怎样找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 问题:
学.科.网
F3
方法小结:
使杠杆平衡最小力的作法:
1.在杠杆上找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力的作用点
2.把该点与支点连接的线段作为力臂
3.对应的力最小(注意力的方向)
例2、O为支点,作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的力
A O
B
C
练习2、 O为支点, 作出使杠杆平衡的 最小的力的示意图 O A
考点四: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被定义为: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希腊字母“η”表示。
注意: 机械效率一般是个百分数,任何机械的效率 都小于1.
辨析:机械效率与功率 1、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两个物理量 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它们之间没有必 然的联系。 2、功率大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效率高表示机 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 3、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例如内燃 机车功率可以达到几千千瓦,但效率只有30%~ 40%,反之,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不一定大。 例如,安装在儿童玩具汽车里的电动机效率可达 80%,但功率却只有几瓦特。
(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
在左侧的3个钩码下添加1个钩码,要使杠杆 仍然保持平衡,则应将右侧钩码改挂在
________ K 处。
(4)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 件是:
2016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全套645页)
![2016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全套645页)](https://img.taocdn.com/s3/m/c6f9522a31126edb6e1a100c.png)
了1500 m-600 m=900 m ,乙车行驶了1050 m-600 m=450 m,
两车相距Δs=900 m-450 m=450 m.
【方法点拨】会识图、能从x-t图像得出相关信息是解本题 的关键.由题知,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同时、 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 m;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 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 乙车的时间(20 s),再行驶 30 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离。
3.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不变 的运动,叫 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 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 不相等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 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s (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 v= t来粗略地 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 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s [易错警示]①平均速度公式 v= t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 确是计算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且要注意运动路 程和运动时间应一一对应.②平均速度不能理解为速度的平均 v3+v4 值,如果认为平均速度 v=v1+v2+ ,那就大错特错了,必 4 须根据具体的运动路程和对应的运动时间,运用速度公式进行 运算.
四、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易错警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是针对由于测量的 人导致的误差而言,且最后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 量过程量应保持一致.
★常考点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理 机械与人 复习ppt
![物理 机械与人 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f80f383968011ca30091d6.png)
·北京专用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
条件 运动情况 动能 重力势 转化方向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 能
能
减小
加速下降 质量一定 减速上升
·北京专用
1.实验中通过观察 判断球所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采用 的方法,使得木球和钢球滚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3.图甲和丙探究的问题是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 4.由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 。
实验装置
1.水平面上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2.让木球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3.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4.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
·北京专用
【例 3】(2012 年福州)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 实验中: (1) 实验前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其目的是 _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___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 6-2-2 甲所示的 A 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当在 B 位置再挂上
4 _______个钩码时,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
图 12
(4)标力臂(大括号或背向箭头)。
例2
如图 9-3 所示,O 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 F 的力臂,
并用字母 l 表示。
图 9-3 会画杠杆的力臂是本类型的基本要求,中考的常见考 点。
如图所示
[解析] 延长力的作用线,用数学中画点到线的距离的画法, 画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标出垂直符号、大括号、字母。
·北京专用
·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因素 探究方法 物体质量、运动速度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实验装置
①让体积相同的钢球和木球从同一高度下滑,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
实验过程 平面时的____________;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物体______的关系; 速度相同 质量 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物体动能的大小 被撞物体移动距离的长短 运动速度 ①甲、乙说明:________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 越大 质量 ______;甲、丙说明:________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 实验结论 越大 动能______; ②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更大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01篇教材复习第二单元力学第09课时机械与人第02讲功功率机械能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01篇教材复习第二单元力学第09课时机械与人第02讲功功率机械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52d8b5fe4733687f21aa42.png)
30°,重500 N的物块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小明通过
定滑轮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 m的过程中(此过程弹簧
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忽略绳重、滑轮与轴的
摩擦)
重
难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J,物块与
[解析]斜面倾角为 30°,则物块
上升的高度是沿斜面运动距
=Gh=500 N×1 m=500 J,克
)
图 9-15
重
难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1
A. W1=2W2
B. W1=W2
C. W1=2W2
D. W1=4W2
[答案]B
[解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得W1=Fs,W2=Fs,可见W1=W2,故选B。
教
材
梳
理
例3 [2019·株洲]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9-16所示。若
具有的能
质量 和运动 速度
重力势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高度位置所
物体因弹性形变而具
具有的能
质量 和被举高的
高度
有的能
材料和弹性形变程度
教
材
梳
理
考点四 机械能及其转化
1. 机械能及其转化
夯
实
基
础
概念
重
难
探
究
巧析机械能
逐
个
击
破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 机械能
,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
式的能量
机械能内部转化情况如图所示(不计能量损失、物体质量不变)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01篇教材复习第二单元力学第09课时机械与人第01讲杠杆滑轮机械效率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01篇教材复习第二单元力学第09课时机械与人第01讲杠杆滑轮机械效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bb8e10998fcc22bdd10d96.png)
有用功和额外功 之和
计算方法
W有=G物h,W有=fs物
W额=G动h(忽略摩擦和绳重),
W额=W总-W有
W总= W有+W额
W总=Fs,W总=Pt
;
教
材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重
难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2. 机械效率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 比值
,用符号 η
表示
公式
说明
有
η= ×100%
总
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
原理
Fl=Gh,由公式可知,斜面
1
(不计摩擦) 越长越省力
F1作用在轮上可省力,若作用在轴上则费力
应用
单机械,但必须多移动距离
螺旋楼梯、盘山公路、螺
丝钉
方向盘、水龙头、扳手
教
材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点四 机械效率
1. 三种功及计算
三种功
有用功
额外功
重
难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总功
概念
为了达到目的而必须做的功
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10
动一定的滑轮组,n=2,忽略绳子
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
1
人对绳子的拉力 F 乙=2(G+G
1
图9-5
动)= ×(400 N+20 N)=210 N。
2
教
材
梳
理
例6 [2019·自贡]如图9-6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 N、 [答案]B
初中物理 力和机械复习 人教版优秀课件
![初中物理 力和机械复习 人教版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54c2e449649b6649d74700.png)
确定杠杆的支点。
分析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明 确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确定各个力的力臂。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 求解,必要时要对结果进行讨论。
1、将一圆锥体推上台阶,现分别在A、B、C
点用力,力的方向如图,则最小的推力是
( B)
④、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力的力臂为零。√
⑤、定滑轮的半径越大越省力。 ( × )
② ③、
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的段数,就是承担 物重的绳子的段数。
当滑轮组平放时,这时滑轮组不是承担物 重,承担的是拉动物体所需要的力,当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在判断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不习惯,可将滑轮 组转动到熟悉的竖直方向来分析。
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
那么 …………………………………(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下,且F1=F2 D.F1向上,F2向上,且F1=F2
答案:D
5、某同学在水平地板上用300牛的力向右推一只木箱,使 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一找支点 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定距离(力臂的长)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 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力的作用线是指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 向所画的直线。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若作用点不变,但作 用力的方向改变,力臂一般也改变,力的作 用效果也不同。
杠杆的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L1 O
F1
例、 一个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5kg, 用重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它的大小、方向、 作用点。
G=N
G=mg=5kg×9.8N/kg=49N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章机械与人二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章机械与人二](https://img.taocdn.com/s3/m/e1c8d71558fb770bf78a55b2.png)
第十章 机械与人(二)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 功1.物理学中把__力__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_距离的乘积叫作机械功。
2.功的计算公式:__ W =Fs ___,式中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 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
功的国际单位是__焦耳___,用符号__J__表示,1 J =__1__N ·m 。
注意:(1)将一袋10 kg 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150 J ;将两个鸡蛋举高1 m 做功约1 J ;体重为600 N 的某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功约1 800 J ;将一瓶约500 mL 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并举高,做功约10 J 。
(2)功的计算公式的其他表达式:重力对物体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时,功的公式常写作W =Gh ;若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计算公式可写作W =fs 。
知识点二 功率1.在物理学中,把一段时间内做的__功_与做功所用的这段__时间___的比叫作功率。
通过比较功率就可知道物体做功的_快慢___了。
2.计算功率的公式: ,功率的国际单位是_瓦特__,用符号__ W __表示,1 W =1 J/s 。
知识点三 机械效率1.我们把__有用功__和__总功_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它的计算公式为___η=(W 有_÷W 总)×100% __。
2.对于机械效率,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 有__小于_ W 总,因此机械效率总___小于___1。
知识点四 能量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_做功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 _焦耳__。
知识点五 机械能1.物体由于___运动__具有的能叫作动能。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质量__和_速度__有关。
___质量__越大,__速度__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高度位置___所具有的能叫作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_高__,_质量__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中考物理总复习(贵阳专版)课件 第1部分 第七讲 机械
![中考物理总复习(贵阳专版)课件 第1部分 第七讲 机械](https://img.taocdn.com/s3/m/9ff75729a76e58fafab00343.png)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新突破江西省2016届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同步复习第11章机械与功课件教科版解析
![中考新突破江西省2016届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同步复习第11章机械与功课件教科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c09973680203d8cf2f2424.png)
(4)特点:使用轮轴不能省功,只是改变了做功的方式. 2.斜面 (1)定义: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 (2)功能:省力. (3)省力的原理:如果不计物体与斜面之 间的摩擦,用 F 沿斜面把物体匀速拉上去 所做的功(如图所示),应该等于直接将物体举
高所做的功.即 Gh=○42 __F_L__,拉力 F=○43 ____G_Lh___.
提升高度 h.
【备注】 滑轮组绕线作图方法 (1)画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就必须使得与动滑轮相连的 绳子段数最多; (2)根据拉力和重力的关系画滑轮组绕线,就必须先求出 重力G和拉力F的比值,确定与动滑轮相连绳子的段数n,假 设n为整数,那么按照“奇动偶定〞的原那么,“从里到外 〞的顺序依次绕线即可;假设n为小数,那么按照进一的方 法(如n=3.2那么按n=4)方法确定n,然后按照“奇动偶定〞 的原那么.“从里到外〞的顺序依次绕线.
○30 ____乘__积_____.
公 式 : W = ○31 ____F_·_s_____. 克 服 重 力 做 功 : ○32
___W__=__G__h__. 4.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1 J=
1 N·m.
【备注】 以下三种情况力对物体不做功 (1)劳而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这个 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例如:推桌子时,未推动,搬石头时, 未搬动. (2)不劳无功:由于惯性而运动的物体,虽然通过了一段 距离,但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情况也没有做功.例 如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手对铅球不做功. (3)垂直无功:物体运动方向跟力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 下虽然有力的作用,物体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 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做功.例如提着 物体在水平路面上运动一段距离,提力不做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①_弹__性__形__变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 性势能。物体的②_弹__性__形__变_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 越大。 4.机械能:①___动__能___和②___势__能___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若不考虑其他能量损耗,则 总机械能不变。
考点 1 功和功率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1.晓亮同学从地面走上10 m高的四楼教室,估计他克 服重力做的功为( )
A.500 W
B.500 J
C.5 000 W
D.5 000 J
2.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与慢 的问题。如图所示的两位同学将相同的重物均从一楼搬 运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不同。从图中提供的信 息,小红归纳了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提升物体的重力和绳子间的摩擦。
3.(槐荫一模)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
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
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 1、η 2。下列关 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F1>F2,η 1=η 2 C.F1<F2,η 1=η 2
B.F1 > F2,η 1>η 2 D.F1<F2,η 1>η 2
A.Ek铜>Ek木 C.Ek铜<Ek木
B.Ek铜=Ek木 D.无法判断
解析: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当两球速度相等
时,实心铜球的质量大于实心木球的质量,而质量大的动能大。故选A。
答案:A 解题技巧: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由二者大小变
化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变化。
5.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在同一 土质中的处于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 经打击后某一瞬时三个地桩所处的位 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_____锤 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 始下落时,______锤所处的高度较大。
四、能量 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①__做__功___,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在国际单位制 中,能量的单位是②___焦__耳___。
五、机械能 1.物体由于①_运__动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 与物体的②___质__量___和③___速__度___有关。④____质__量__ 越大,⑤___速__度___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①_高__度__位__置__所具有的能叫做重 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②___高____,③___质__量__越大,
A.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B.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C.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D.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
解析:图中提升的物体的重力相同(钩码的个数相同),但是使用滑轮
组的动滑轮不同,因此这两个图研究的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 力的关系。
答案:B 解题技巧: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动滑轮的重力、
A.物体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C.做相同的功,比较时间,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D.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考点 2 机械效率 例2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 率的因素”时,小明同学用如图所 示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来验证 的猜想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 与( )
三、机械效率 1.我们把①__有__用__功__和②___总__功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 率。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它的计算公式为
W有 100% ③______W_总__________。 2.对于机械效率,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① _小__于__W总,因此机械效率总②__小__于____1(均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4.现要利用斜面将木箱拉上汽车,下列做法中可以提 高斜面机械效率的是( )
A.以较快的速度拉木箱 C.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
B.以较慢的速度拉木箱 D.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考点 3 机械能及其转化
例3 (2013山东济南)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木球
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铜球的
动能为Ek铜,木球的动能为Ek木,已知铜的密度大于木 头的密度,则( )
例1 下列几种现象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解析:A选项,物体受拉力作用,并且在拉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了距离,
拉力对物体做功;B选项,静止的小车受拉力作用,并且在拉力作用下向 前移动了距离,拉力对小车做功;C选项,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最终 停止,汽车速度降低,克服阻力做了功;D选项,人用力搬石头,石头不 动,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选D。
二、功率 1.在物理学中,把一段时间内做的①___功___与做功所 用的这段②__时__间__的比叫做功率。通过功率比较就可 知2.道计物算体功做率功的的公③式_是_快_:_慢①___了P__。= _W_t _,功率的国际单位是 ②_瓦__特___,用符号③____W__表示,1 W=1 J/s。
(1)乒乓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___减__小____; (2)该实验体现了转换的思想,将比较球的弹性分别 转换为比较弹起的高度和_____反__弹__次__数___。
6.(2015浙江丽水)2015年在苏州举行的第53届世乒 赛中首次使用了“40 +”新球,新球与“40”旧球如 图甲所示。
小科想比较两种球的弹性大小,做了如下实验:将两 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比较两球落到同一桌 面上弹起的高度得出弹性大小,发现很难比较两球弹 起的高度;继续观察,两球在桌面上反复弹跳,发现 新球停止弹跳时,旧球还在弹跳,如图乙所示,多次 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旧球的弹性比新球好。
第十章 机械与人(二)
一、功 1.物理学中把①_____力_____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②___距__离____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功的计算公式:①____W_=_F_s___,式中F表示作用在物 体上的力, 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 示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的国际单位是②__焦__耳__,用符 号③___J___表示,1 J=④___1___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