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日期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学习重点:是“血染卢沟桥”和“南京大屠杀”等日军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罪行,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时日本极力掩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学习过程】
[探究一]材料一: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
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之歌》
(1)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发生于何
时?
(2)这次战事对中国的抗日有什么影响?
[探究三]
材料一:南方网讯曾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江藤龟井派会长江藤隆美在自民党福井市支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再次否认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的侵略历史。
报道说,江藤在谈到日中和日韩历史问题时称,“说南京大屠杀有30万人被杀,Array这完全是捏造出来的谎言。
”
材料二:下图是九十多岁的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跪在
“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上,为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所犯
下的罪行向中国人民进行谢罪。
(1)历史回眸:请你用充足的史实来反驳材料一中江藤所说
的话。
(2)实践探究:如果让你为日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去寻找证据,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3)分析感悟: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本多立太郎的做法?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一,对如何发展中日两国的关系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2.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3.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l949年历史图片展”。
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4.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D.日本的官方言论
5.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6、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这一决定有利于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知识拓展】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你认为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