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第2课时)详案MicrosoftWord文档
李时珍(第二课时)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了解了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对《李时珍》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来听写词语,请听要求:(听写准备: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准备听写。
听写要求:跟随老师的读音默写生字,每个词语读两遍。
《李时珍》听写训练,本课总共听写十个词语。
诊费、救治、而且、积累、访问、解除、志愿、留心、严寒酷暑、救死扶伤。
听写结束:请同学们检查自己的生字是否正确。
不正确的字课下一定要多写几遍。
正确答案:诊费、救治、而且、积累、访问、解除、志愿、留心、严寒酷暑、救死扶伤)2、从小朋友脸上的笑容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都写对了,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还记得么吗?请跟着冬冬一起读一遍吧!(课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读一遍吧!解除:去掉、消除。
志愿:志向和愿望。
记载:把事情写下来。
完善:完备美好。
积累:逐渐聚集。
鄙视:轻视看不起。
救死扶伤:救活将死的,照顾受伤的。
疑难病症:各种病理不明或难治的病。
严寒酷暑:天气极冷或极热。
)3、扫清了词语的障碍,我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请看大屏幕:(课件:课文影片)4、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上节课我们用填空的方式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理清了课文的层次,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课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想好了吗?有位同学已经高高举起了小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的答案吧:(课件: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用了27年的时间,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迹。
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家世代行医,他也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李时珍》教学设计优秀3篇
《李时珍》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式,能认7个生字,学会写9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2、抓重点词,品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3、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著作。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有关的句子。
3、舒缓、优美的音乐。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2、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3、教师简介李时珍,揭示课题。
4、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选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解决。
2检查初读:(1)开火车比赛。
(出示生词:医学家诊费鄙视患病判断完善危险本草纲目救死扶伤)(2)出示句子,认读:a.李时珍发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
b.卡车上载满了运往灾区的救灾用品。
师: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发现?这个字有两个不同的读音,读书时要注意区分。
课文里还有一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硕果累累累劳累(3)指导书写难写字。
(4)师范写,生观察要求: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把字写好在田字格中的。
(指名说)鄙:左右结构。
左宽右窄。
左边要写得紧凑些。
载:半包围结构,“戈”字旁的横要写得够长,弯钩要写得舒展。
(三)引导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想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2、交流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偷偷留心”、“暗自记下”说明李时珍勤奋好学,刻苦认真。
《李时珍》教案10篇
《李时珍》教案10篇《李时珍》教案篇1第二教时一、复习检查师:(出示小黑板)请看半分钟后填写,注意记忆方法。
本草纲目医学家药物学家药方世代行医古方疑难病症对症良方药材药性药效完善救死扶伤师:请同学互相批改。
(出示小黑板)师:请填对8个以上的举手。
请填对最多的报。
师:请最多的同学介绍经验。
(怎么记忆的)生:我是用的归类法。
先记有“药”字的词:药方、药材、药性、药效;再记有“方”字的词。
生:我是记每个词的开头第一个字。
导读第四节师: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3节的方法?生:读课文思考这一小节几句话。
每句话讲什么。
师: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习第四节,小小班讨论交流。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5)(出示小黑板)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走了上万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师:李时珍为写书作准备,做了三件事,只要两句话就行了,你们读一启遍。
(学生读时教师圈:积累经验;采药;拜访)师:中间三句话不写可以吗?为什么要写这三句话?生: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这样写具体。
生;这样写突出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工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这三句话一定要写。
师:课文具体地写了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动人事迹。
赞扬了他的可贵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
这三句话不能不写。
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读这三句话。
师;再请同学们插图,想想:这是李时珍在向谁请教?从何见得?生:这是李时珍在向樵夫请教。
我从图上画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来。
师:讲得对,李时珍不耻下问,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请教,为的是编写好《本草纲目》。
三、导读第五节(指名读第五节)师: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伟在的著作?生:因为写这本书用了27年的时间。
(板书:时间长)生:因为这本书字数多,有一百多万字。
(板书:字数多)生:这本书内容丰富,记下了一千八九种药物。
(板书:内容丰富)生:这本书流传广,已译成几国文字。
《李时珍》教学设计3篇
《李时珍》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名人,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2、生发言(略)3、谈到李时珍时,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收集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4、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5、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锁定李时珍,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6、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老师请五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
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
(2)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3、出示词语,比赛读。
诊费鄙视患者记载积累编写疑难病症对症下药严寒酷暑本草纲目4、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重点:(1)完善:完美。
(2)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3)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4)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5)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三、再读课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全文讲什么。
25《李时珍》第二课时-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5《李时珍》第二课时-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2、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3、积累运用生动的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课文中对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过程的描写,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高尚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挂图2、简介周恩来3、简介时代背景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三、再读课文,长出故事了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出示自读提纲1)自由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或问题2)在小组里讨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3)再读课文,思考: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需要提出来让大家来帮助2、精讲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A为什么要用“突然”?B飞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飞机怎样?C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划记重点词)D危急关头,机长采取什么措施?3、师小结五、学习三、四、五自然段1、默读思考:飞机上发生了什么事?2、小扬眉哭了,周恩来同志怎样做?3、他知道小扬眉没有伞包,又怎么做的?4、再读课文,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小组交流体会6、反馈体会7、三读课文,尝试的自己的体会读出来8、师小结9、自学第四五自然段,解决当大家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时,他为什么用命令的口吻对大家说话?体会周总理的把生的希望让给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五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欢腾”是什么意思?六、总结全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七、作业25《李时珍》第二课时。
李时珍第二课时
《李时珍》第二课时教学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齐:李时珍2、书上是这样介绍他的。
(ppt出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3、李时珍怎样?生:伟大板书:伟大4、上节课我们从1、2段中了解到,在那个行医被人鄙视的年代,李时珍看到医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了——(齐)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板书:立下行医志愿——可以看出他伟大。
5、要想了解他的伟大,我们还要来了解他的著作《本草纲目》。
——(板书)有没有孩子了解的,简单介绍下吧!(2)(简短)6、声音响亮,内容详细,让我们明白了1、《本草纲目》内容非常的详细2、很多国家都在使用。
(PPT出示)你怎们知道的这么详细。
生回:网络、资料7、方法好!多种途径查找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板:查找资料)8、课文中也有一段对《本草纲目》的介绍。
出示(ppt):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你从这段的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什么?生1:如果学生答道27年,师可补充:是啊,那是324个月,9855个日日夜夜,他都在不停地写书。
生3:如果学生答终于师可补充:真的不容易啊,李时珍从三十多岁开始写书(老师这么大)一直写到两鬓斑白的老人,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啊。
生2:如果学生答字数多,药物全,师可补充:一个人要写一百多万字,而且还是用毛笔写,有图有文字,师:这本书耗时长,字数多,内容全面、详细,所以说它是一本——伟大的著作。
孩子们,带着你的感悟,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好吗?9、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呢?(ppt自学提示:)请孩子们默读第3自然段,用——勾出李时珍编书的原因。
10、出示(ppt)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产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这段中,作者运用了两个特殊符号——(分号),告诉我们旧的药物书有( 3 )个缺点?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ppt)齐读: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师:这句话比较长,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你能说的简洁点吗?(逐步引导学生说出“不全”,请2个学生说,学生说不出,老师说)师:抓住中心,概括简洁,能帮我们理解、记忆。
25《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5《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次。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听老师将课文读一遍。
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
编提醒学生注意读音。
拜、籍提醒学生注意字形。
有关词语解释: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伤的人。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针对病情。
记载:把材料写下来。
完善:完美。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指导分段。
1.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2.课文可分为几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跟父亲学医。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四)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3.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呢?4.齐读。
(二)讲读第二段。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
2.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3.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4.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李时珍 二课时优秀教案
《李时珍》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2.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和想象语言画面的能力。
3.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李时珍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的原因和为写书所做的准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了解李时珍1、学习1自然段,了解李时珍的地位和志愿师:(板书课题:李时珍)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这篇课文。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李时珍有了哪些了解?(课件: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师:那么课文讲了他的哪两件事呢?生:课文讲了李时珍学医与写书的两件事。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故事。
师:有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师:这一段除了介绍李时珍,还介绍了李时珍的父亲。
书中怎样介绍他的?生: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
师:请你夸夸李时珍的父亲。
生:善良的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带着对他的夸奖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他家……师:李时珍从父亲的身上看到了什么?生: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
师:所以李时珍(生: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二、了解李时珍从医的经过1、了解李时珍当医生的经过师:李时珍是不是就这样顺利的当上了医生呢?生:不是。
师:“那时候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不愿儿子当医生。
”但是课文又说,“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课文前后不一致,是不是写错了呢?生:不是师:请你们细细的默读第二段,勾画出父亲同意他学医原因的最关键的词语。
生:李时珍有一次想出了一个古方。
所以父亲就同意了。
师:古方是用来干什么的?生:治疗疑难病症的。
师:哦,老师知道了,“对症良药”就是父亲同意他学医的原因之一。
2021年有关《李时珍》教案4篇
2021年有关《李时珍》教案4篇《李时珍》教案篇1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三部分课文内容。
1、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呢?2、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3、从李时珍的想法和决心重新编书,说明了什么?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5、什么叫“经验”?怎样做叫“积累经验”?6、李时珍怎样“亲自到各地去菜药”呢?7、请你想象:“一个人严寒酷暑到处走,钻进深山老林去寻找,见人就拜访请教,亲口品尝药材”的情景,说说能体会到写什么二、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部分内容。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2、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呢?(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有图,译成几国的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四、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画面。
2、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呢?他是怎样编写出这部伟大著作?教后记:学生知道了故事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了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故事。
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Yàocáizhíyèqíngkuàngbàifǎng()()()()pǐnchángpànduànbiānxiějīngyàn()()()()组词扶()症()诊()肤()证()珍()效()缺()译()郊()缸()泽()《李时珍》教案篇2一、揭题:同学们,在俺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它是俺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
你们了解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吗?(《本草纲目》李时珍)今天,俺们就来学习25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板书课题:(当写到“珍”时)请大家注意,“珍”左边的“王”字旁写得稍微窄一些,右边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儿”一撇要比一撇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
全文从“立志-学医-编书”三个方面介绍李时珍,反映了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精神。
课文通俗易懂。
本册教材的阅读训练重点要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要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主体课文后面的思考题。
“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根据课文特点及本册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我认为《李时珍》一课的导学应突出一个“读”字:初读,理线索;引读,明大概;细读,识经过;品读,悟精神。
二、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诊费”“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4.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三、教学思路:
教学生字词——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
四、教学资料:
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2岁随父学医。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
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五、教学用具:投影仪和幻灯片。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李时珍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出示幻灯片:看看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李时珍的照片
二、初读,理线索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李时珍是怎样一个人?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的?板书:立志、学医、编书。
2.找出与上面三方面对应的自然段。
3、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4.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引读,明大概
课文第1、2自然段是非重点内容,所以采用引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李时珍是何时、何地、怎样的人,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四、细读,识“经过”
(1)指导学生围绕“编书”质疑。
(2)梳理学生提问,并有针对性地释疑。
A.导读第3自然段,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完善的药物书,并进行分层训练。
出示幻灯片: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
1、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不全面。
2、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不详细
3、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结合第二句话进一步理解“完善”的意思)
①引读第1、2句。
②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在书上标序号。
引读旧的药物书有三个缺点,并指导概括:不全、不详、不准。
③理解句与句的联系:“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与后面几句是什么关系?(总分)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总分关系。
④旧的药物书有这么多缺点,李时珍有什么想法?(读第3句)有什么决定?(读第4句)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⑤比较句子:
他决心编写一部药物书
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a.默读三句话,比较句子异同;
b.引导学生理解“决心”、“重新”、“完善”的意思,重点理解“完善”:完善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请联系第2句理解。
⑥第2句和第3、4句是什么关系?(因果)指导用“因为......所以......”说话。
B、讲读第4自然段时,提问:“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出示文字课件:“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
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
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上千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
)学生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
真是不辞辛苦呀。
同学们,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艰辛吧)“他有时----------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虚心请教。
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
“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①读第1句,可以看出这一段主要写李时珍哪方面工作?(亲自上山采药)
②朗读写他亲自上山采药的句子。
③结合课文插图,指导理解“走遍了”,“不怕......不怕”,“拜访”等词意思,学习李时珍严谨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崇高品质。
④出示句子:
他还品尝了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还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a.品尝是什么意思?
b.品尝药材会有什么危险?
c.品尝越多,遇到的危险就越大,他明知道这一切,他为什么还亲口品尝许多药材?
d.三句话相比,哪一句更体现了李时珍献身医学的崇高品质?再读体会。
⑤后面4句和第1句是什么关系?(总分)用“--”画出总起句。
⑥教给学生“抓总起句概括自然段意思”的方法。
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老师引背第4自然段,出示幻灯:同学们,李时珍正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详细、准确”的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还亲自到()。
他不怕(),不怕(),走遍了()。
他有时(),饿了(),天黑了就在()。
许多药材他都要(),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走了(),拜访千百个(),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
C、自由读第5自然段,了解李时珍编的《本草纲目》是否已达到完善的要求。
①《本草纲目》达到了完善的要求吗?自由读第5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
②指导朗读,注意突出“伟大”一词。
③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完善”的意思。
4.再读第5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编书的不容易。
①编写这部书容易吗?从哪些词体会到?用“…”标出来。
②自读体会编书的不容易。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分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四、品读,悟精神
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情景。
比方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五、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骄傲。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
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板书:
救死护伤,立志学医
立志
处处留心,暗记药方
李时珍
不详细
学医:一面行医,一面研究不全面态度严谨
不具体
不怕……不怕……不辞辛劳编书亲自采药,亲口品尝献身医学积累经验,拜访别人虚心请教
整整27年,终于编成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