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学 眼科临床视野检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局限性视野缺损相比,弥漫性视野压 陷的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弥漫性压陷也 可由视网膜前因素,如屈光间质浑浊、 瞳孔缩小、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等引起。 其次,轻度弥漫性视野压陷于正常视网 膜敏感度有较大重叠。不过,医生不应 过分强调弥漫性压陷的非特异性,而应 该仔细寻找其原因。如果弥漫性压陷不 能用视网膜前因素解释,则应考虑存在 弥漫性视神经损害。
4.剖面图(profile) 可从不同角度显示视岛 的轮廓,如某一径线静态切削图。
5.概率图(probability map) 概率图显示视野中某点测得值与相应正常值之 间的统计学差异。
(三) 超阈值静点检查结果分析
1.阴性结果
即所有检查点均能被看见。超阈值静点检查阴 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概率下视野属正常,但并不 意味视野绝对正常。应该考虑该检查方法光标 刺激强度是单一水平还是阈值相关,检查点的 分布范围和间距。单一水平刺激强度光标可以 检出受检区周边部暗点,但也可能漏诊中心区 同一深度的暗点。同样,受检点与受检点之间 的距离过大可能漏掉较小的暗点,如自动视野 计常用的受检点间距为6°,其可能漏诊<6° 的小暗点。因此,超阈值静点检查阴性结果应 从所采用方法的敏感性上进一步估计结果属正 常的概率。
②与对侧眼比较,研究表明,同一正常人双眼 平均光敏感度具有相当的对称性,平均差值仅 为0.44~0.65dB。因此,在除外双眼屈光参差, 单眼屈光间质混浊等因素后,双眼平均光敏感 度差值>2dB可考虑较低光敏感度眼存在弥漫 性压陷。③自身前后比较,慢性视神经损害多 经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自身前后比较常可 发现这种进展性变化,这也是诊断弥漫性视野 压陷最敏感的方法。
2.灰度图(grayscale)
根据不同等级光敏感度,以不同灰度显 示。一般高敏感度区用浅灰度,低敏感 度区用深灰度表示。灰度图比较直观, 使有缺损的部位一目了然,但是灰度图 比较粗糙,图中大部分打印点由内推法 计算,有时可能产生误导。
3.符号图(symbols) 用不同形态的符号表示检查点可见或不可见, 相对暗点或绝对暗点。符号图主要用于超阈值 静点检查结果。
判断有无局限性视野缺损时,也应考 虑短期波动这一基本因素。短期波动是 一次性视野检查中光阈值出现的离散。 形成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测定光阈 值的方法,自动视野计打印出来的光阈 值实际上是在光标可见率为0~100%区 间某点上“碰巧”被看见的某一光标, 并不一定是正好可见率为50%的阈值光 标,因此打印值只能作为估计值。
(四)阈值定量检查结果分析
根据阈值定量检查结果,可从局限性缺 损和弥漫性压陷两方面进行分析。
1.局限性缺损
某些眼病可选择性损害视神经的某局部神经 纤维束,而其他部位视神经纤维仍正常或相对 正常时,表现为局限性视野缺损。
局限性缺损主要通过缺损区光敏感度与其他相 对正常视野区光敏感度的比较而认识:①与周 围邻近点光敏感度比较;②与相对应视野区光 敏感度比较,即垂直径线左右相对应点或水平 径线上下相对应点比较;③与对侧眼相对应视 野区光敏感度比较;④与正常值或期望值比较, 一般在典型易受损部位l点光敏感度下降10dB, 相邻2点光敏感度下降8~9dB,相邻3点以上的 点群光敏感度下降5~6dB可考虑局限性缺损。
2.可疑或阳性结果
任何人在超阈值静点检查中均可能因眨眼或 “走神”而未看见一点或数点,即使对所有未 看见点均经再次复查,仍可能有少数点记录为 “未看见”,尚无绝对标准判断这种情况属正 常或异常,但可根据以下特征进行评价:①相 邻数点看不见与散在数点看不见相比,前者属 视野异常的可能性大;②在看不见的点上,增 加光标刺激强度复查仍看不见,则多为异常; ③不可见点位于受检区中心部比位于周边部者 意义更大;④看不见点分布与临床其他佐证相 吻合;⑤多次复查,看不见点位置不变,属异 常的可能性大。
(五)利用视野指数判断
计算机自动视野计的特点之一是阈值定 量,数字化表达,因此通过视野指数的 计算和分析可判断视野正常与否,缺损 属弥漫性或局限性。常用的视野指数有:
1.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
MS为受检区各检查点光敏感度的算术
平均数,该指标反映视网膜平均光敏感
性。
2.平均缺损(mean defect, MD)
MD为受检眼光敏感度与同年龄正常 人光敏感度之差。MD是反映全视网膜光 敏感性有无下降及下降程度的指标,其 受局限性视野缺损的影响较小,正常人 平均缺损为0-+2.4dB.
3.短期波动(short-term flutuation,SF)
SF为一次性视野检查光阈值出现的离 散。短期波动主要提供三个信息:①结 果是否可靠;②根据短期波动值,可估 计实际阈值范围;③青光眼早期可表现 SF增高。正常短期波动值为0~2dB。
超阈值静点检查结果的判断法则,也适 用于阈值定量结果分析,如多个相邻点 光敏感度下降,视野缺损的可能性大, 而单一或少数散在点光敏感度下降则意 义不大。此外,视野诊断总是应参考病 人的其他临床资料,如上方Bjerrum区相 邻数点光敏感度下降,伴有视乳头下方 切迹和眼压增高,则无疑是青光眼视野 缺损。
4.丢失方差(LV)
LV表示非均匀性的视野缺损。它的最 大用处在于当MD相当小,或在正常范 围内而LV表现为异常时,提示视野有 局部缺损,而这种缺损小到对MD几乎 没有什么影响。
5.矫正丢失方差(corrected loss variance,CLV)
CLV为判断有无局限性缺损的指标, 正常人或有弥漫性视野压陷者,矫正丢 失方差为0~4dB,而在各种局限性视野 缺损(如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局限 性压陷),矫正丢失方差值增加。
≥3个相邻点,丢失值≥5dB
≥2个相邻点,丢失值≥10dB
鼻侧水平径线上下,阈值所以差异≥10dB, 范围≥2个相邻点
严格(Strict)标准
≥4个相邻点,丢失值≥5dB ≥3个相邻点,丢失值≥10dB 鼻侧水平径线上下,阈值所以差异≥10dB, 范围≥3个相邻点
2. 弥漫性压陷
视神经纤维广泛性损害,可产生全视网膜光敏 感度普遍性下降,在视野上表现为弥漫性压陷。 弥漫性压陷也主要通过定量比较而认识:①与 正常值比较,明显的弥漫性压陷较易认识,其 平均光敏感度比正常值下降10dB以上。但由于 阈值波动性的干扰,轻度弥漫性压陷较难发现, 一般95%的正常人平均光敏感度在正常值士 3dB范围内,而99%正常人平均光敏感度在正 常值±4~5dB范围内。因此,平均光敏感度下 降>5dB可考虑弥漫性压陷。
2.假阴性反应或假阴性错误 (false-negative errors)
相反,视野计也不时在某些已证实为可 见点部位呈现刺激强度更大的光标,如 受检者无反应,则记录为1次假阴性错误。 高假阴性错误率表明受检者注意力不集 中,而结果有假阳性的可能(即在某些 应该可看见点上受检者仍无反应)。 一般假阳性错误率和假阴性错误率在5% 左右,若假阳性错误率和假阴性错误率 超过20%,说明检查结果不可靠。
估计阈值与实际阈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 距,根据短期波动值,我们可以用正态
曲线下面积分布的规律来估计实际阈值 范围,如某检查点测得值为21dB,短期 波动为1.6dB,实际阈值在21±2×1.6dB (17.8~24.2dB范围)的可能性为95%,
故某检查点比周围邻近点光敏感度下降 3~4dB可能仅仅是由于短期波动的原因, 而不是异常改变。
弥漫性压陷 指全视野敏感度一致性的下 降。在动态视野检查时,表现为所有等 视线向心性缩小,在静态视野检查时表 现为DB值一致性下降,光阈值增高。
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结果的 分析方法
(一)自动视野计检查结果分
析的基础知识
虽然计算机自动视野计对大多数眼科医 生来说已不再是新事物,然而以大量数 据资料为特征的检查结果仍然令不少人 感到困惑,要正确分析和解释检查结果, 首先应掌握一些分析自动视野计检查结 果的基本知识。 在对视野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前,首先 应了解结果的可靠性,自动视野计检查 一般设计有三种“捕捉试验(catch trials)”来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
生理盲点:与无感光功能的视乳头对应, 在视野注视点颞侧10~15度有一看不见区, 称为生理盲点。生理盲点在视岛上表现 为一垂直深洞。
管状视野或中央视岛 视野极度向心性缩 小,仅残存中心5-10范围的视野。
扇形或契形缺损 视野缺损的边界大致沿 视野图的二个经线走行,缺损区呈扇形, 尖端指向生理盲点,主要见于颞侧视野 缺损。
交界性暗点 由一侧视神经与视交叉交界 处损害引起,表现为同侧的中心暗点和 对侧颞上象限盲。
中心偏盲性暗点 指具有偏盲性质的中心 暗点,暗点限于中心区的一半,不超过 垂直径线或水平径线。
鼻侧阶梯 指同一阈值等视线在鼻侧水平 径线上下错位即为鼻侧阶梯。
局限性压陷 局部视野光敏感度下降,但 未形成暗点者称为局限性压陷,表现为 等视线内陷,与暗点不同,暗点四周围 以相对正常的视野区,而局限性压陷至 少有一个方向没有明确的边界。
视岛:以光敏感度表示海拔高度,面积 表示岛屿范围,视野可以描绘为一个三 围空间的立于“盲海”中的视岛,视网 膜上的每一点在视岛上都有相对应的位 置,与黄斑中心凹相对应的固视点光敏 感度最高,构成视岛的顶峰,而与周边 部视网膜相对应的周边视野光敏感度较 低,构成海拔较低的视岛周边部。
等视线: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 表示该点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的各 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视野学上 称等视线。
1.假阳性反应或假阳性错误 (false-positive errors)
在投射型自动视野计检查过程中,可因光投射 装置转动或“快门”开闭而发出声响,为避免 受检者仅仅根据声响反应而并未真正看到光标, 视野计不时发出类似的声响而不呈现光标,在 这种“模仿呈现”时,如受检者反应,记录为 1次假阳性错误。高假阳性错误率表明受检者 过于紧张,而结果有假阴性的可能(即在未看 见的点上受检者仍有反应)。
3.固视丢失(fixation losses)
在检查过程中,自动视野计不时在生理 盲点中央呈现高刺激强度的光标,以监 测受检眼的固视情况(生理盲点监测 法)。如光标呈现在生理盲点时受检者 反应,记录一次固视丢失。高固视丢失 率表明受检眼固视差。
(二) 自动视野计检查结果显示
方式
1.数字打印(numeric printout) 数字打印有三种基本形式:①光敏感度打印, 打印出各检查点dB值,②正常值离差打印 (difference-from-normal printout),打印出各 检查点测得值与相应年龄正常值的差值;③期 望值离差打印(difference-from-expected printout),即利用少数主要检查点的阈值,根 据视岛坡度规律,估计其余各点的期望阈值, 打印值为实际测得值与期望阈值之差。
Caprioli提出一套判断局限性视野缺损的 标准(表),表中丢失值指测得值与正 常值或邻近点阈值比较得出。
表 中心30°局限性视野缺损的判断标准
宽松(Loose)标准
≥2个相邻点,丢失值≥5dB ≥1个相邻点,丢失值≥10dB 鼻侧水平径线上下,阈值所以差异≥5dB, 范围≥2个相邻点
中等(Moderate)标准
眼科临床视野检测 视野学
视野学常用术语
差别光阈值:在恒定背景照明下,若一 刺激点(光标)的可见性为50%,该光 点的刺激强度为差别光阈值。
短期波动:一次性视野中(一般在20分 钟内),对某一固定检查点多次光阈值 测定的离散称为短期波动。
长期波动:间隔数小时或数日两次光阈 值测定结果不一致称为长期波动。
象限性缺损 也称象限性偏盲,缺损二个 边界分别为一水平经线和一垂直经线, 即缺损范围占据视野的一个象限。
环形暗点 指上、下方弓形暗点对接成环, 将视野可见区分为中心区和周边区二部 分。
相对暗点 指增加光标刺激强度暗点即消 失者。
绝对性暗点 指增加光标至最大亮度仍不 可见,生理盲点即为典型的绝对性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