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概论》课程平时作业讲评(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渝文化概论》课程平时作业讲评(4)
第四次平时作业涉及教材第六编、第七编的内容。

本次作业讲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考核的知识点:第二是答题思路:第三是答案提示。

下文中,黑色的文字是问题与答案,其它颜色的文字是说明和解释。

简述题: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的发展具有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掌握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发展的意义。

答题思路:
1.审题。

这是教材第六编的内容。

2.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的史实,并思考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发展的意义。

3.按题目要求作答。

答案提示如下:
①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推动了巴渝教育的发展,传播了文化,为巴渝地区创办了很好的文化教育氛围。

②明清巴渝书院受政府和科举的影响小于官学,因而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术天地,涌现了许多热心教育的官绅和卓有眼光的教育家。

③巴渝的书院还为搜集和保存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巴渝书院藏书甚多,为提高教育质量,繁荣学术提供了条件。

④书院的兴盛,促进了重庆教育的发展。

宋朝,重庆府所辖州县先后中进士208人,元朝不重科举,统治近百年间,重庆府中进士仅9人。

明朝一代,重庆府科举中进士318人,举人1295人。

清朝二百年间,重庆府中进士98人,举人1117人,中武进士20人,武举人336人。

论述题:试比较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异同。

考核知识点:重点掌握并分析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异同。

答题思路:
1.审题。

这是一个比较分析题,既要了解蜀文化的特点,又要了解巴渝文化的特点,,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2.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

3.按题目要求作答。

巴渝文化与蜀文化同属一种文化系统。

蜀文化渊源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巴文化渊源于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晚期的季家湖文化(类型)。

尽管巴渝文化与蜀文化各自独立,但是,从大的地缘角度看,巴蜀属于一个大的文化区。

①这一点首先可以从考古发现找到证据;
②其次,从文化间的相互影响角度看,巴蜀两地地域紧邻,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这也是俗常将巴蜀合称的一个原因。

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区别:
①蜀文化重商,民风尚文;巴渝文化崇武,民风强悍
②巴渝文化受楚文化的影响较大,蜀文化受秦陇文化的影响较深。

作业中的问题:条理不清晰,回答不完整。

建议:耐心读教材,思路应清晰。

有问题与老师同学讨论。

可以在小组讨论,也可以上网到课程论坛发贴,老师会给你解答学习中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