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柳州峒氓》原文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柳州峒氓》原文赏析
柳宗元《柳州峒氓》原文赏析
《柳州氓》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此诗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描写出作者和柳州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接近的情况。
头二句写作者初到柳州时的感受;中间四句描写了柳州氓的贫苦生活和迷信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最后两句抒写作者心意,表示愿意入乡随俗。
柳州氓⑴
郡城南下接通津⑵,异服殊音不可亲⑶。
青裹盐归客⑷,绿荷包饭趁虚人⑸。
鹅毛御腊缝山⑹,鸡骨占年拜水神⑺。
愁向公庭问重译⑻,欲投章甫作文身⑼。
词句注释
⑴:古代对广西、湖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泛称。
氓(méng):民,百姓。
⑵郡城:郡治所在地。
这里指柳州。
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诗:“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
⑶异服:不合礼制的服饰;奇异的服装。
《礼记·王制》:“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郑玄注:“异服,若聚冠、琼也。
”殊音:异音。
特殊的乐音或声音。
《后汉书·西南夷传论》:“夷歌巴舞殊音异节之技,列倡于外门。
”
⑷青:竹的叶子。
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
宋周密《武林旧事·进茶》:“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护以黄罗软,藉以青。
”
⑸趁虚:即“趁”。
赶集。
宋钱易《南部新书》辛:“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谓之趁虚。
”
⑹御腊:就是御寒的意思。
腊,腊月,即阴历十二月,是天气很冷的时候。
山(jì):山民用毛制作的毯一类的织物。
这里指用鹅毛缝制的被子。
元倪《次韵曹都水》:“萧闱馆里挑灯宿,山重敷六尺床。
”
⑺鸡骨占年:鸡的骨头。
古时或用以占卜。
宋苏轼《雷州》诗之
一:“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水神:水域之神;司水之神。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
⑻公庭:公堂,法庭。
唐王勃《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怀道术于百龄,接风期于四海,依然梵宇欣象,教之将行莞尔公庭,惜牛刀之遂屈。
”
⑼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这里指代士大夫的服装。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
”文身:在身上刺画花纹。
这是古代越地的一种习俗。
白话译文
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
回家去的人拿青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
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
为判决案件要靠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人。
文学赏
此诗头二句写初到柳州时的感受。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这两句是总起,“不可亲”三字,深含感叹之情,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中间四句接着写氓的.生活、习俗。
柳州氓,多住在山村,日常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盐,要到郡城集市去买,所以三、四两句接着描写他们赶集的情景:“青裹盐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这两句是用倒置法,说氓们赶集买盐往返甚是辛苦。
第五句“鹅毛御腊缝山”,写氓御寒之物,说在天气寒冷的腊月里,氓们用鹅毛制成的被子来抵御寒冷。
下句接着写氓的迷信风俗。
“鸡骨占年拜水神”。
“鸡骨占年”,是氓的迷信风俗,以为占卜可以知道年景的好坏。
“拜水神”,即向水神礼拜。
氓们用鸡骨去占卜,问水神祈一年的好收成。
以上四句描写了柳州氓的贫苦生活和迷信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最后两句抒写心意,表示愿意随俗。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庄子·逍遥游》里说:宋国人到越国去贩卖章甫这种礼帽,越国人断发文身,用不着这种礼帽。
这里化用这个故事,表示愿
意随俗。
作者不乐意只在公庭上通过译员来和氓接触,而宁愿抛掉中原的士大夫服装,随氓的习俗,在身上也刺上花纹,学习他们的样子,与他们亲近。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描写出诗人和柳州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接近的情况。
起初虽然感到“异服殊音不可亲”。
最后却“欲投章甫作文身。
”诗人自己本来不信神,而民间有迷信风俗,但他不肯疏远他们,而愿意和他们在一起,表现出了入乡随俗的思想。
对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地方官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这样,他在柳州刺史任上,施政能够从人民的生活实际出发,为他们兴利除弊,做了不少有利于民的好事,如减轻赋税,引导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特别是想方设法赎回许多被典质的贫苦人民的子女,使他们从奴隶的命运中解放出来,因此作者任柳州刺史虽仅四年便病逝了,却一直深为柳州人民感激和怀念不已。
至今柳州还有纪念他的“柳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