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普外科实施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普外科实施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普外科的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选取2014-06
至2015-06期间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小儿患者21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实验
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普外科日常护理,实验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实验
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症,护理工作是否达到患者期望水平和患者对疾病相
关知识的了解情况,都相比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普
通外科小儿治疗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减少治疗中的不适症,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加深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力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普外科;儿童;效果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由于先天发育的畸形或者感染,普外科收治的小儿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1]。

儿童由于语言表达不清楚,在治
疗和护理中采用普外科日常护理方法有疏漏,容易影响治疗效果[2]。

临床护
理路径是在日常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和小儿患者的自身特
点所制定的特殊护理方法,选取2014-06至2015-06期间我院普外科的小儿患者210例,施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成效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06至2015-06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小儿患者210例,其中男患
儿107例,女患儿103例,患儿年龄从30天到14岁不等,平均年龄(5.3±1.2)岁。

实验组有105例患儿,其中男患儿53例,女患儿52例,年龄由最小的32天到
最大的13岁,平均年龄(6.1±1.1)岁;对照组105患儿中,有54例男患儿,51例
女患儿,年龄30天到14岁,平均(5.9±0.7)岁。

选取的这些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这
些患儿,大多患有先天性疾病,如腹股沟斜疝,先天性的幽门梗阻等。

对比患儿
一般情况,统计学上没有差别(P<0.05)。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儿施行日常护理方法,包括小儿的饮食,病情的日常护理和对
患儿家长进行不定时的疾病相关教育。

对于实验组的小儿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以日常护理为基础结合疾病特点的临
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⑴对患儿身体状况评估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儿的一
般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患儿所处的阶段和适用的护理方案。

⑵患儿入院时的护理
对于刚刚入院的患儿来说,陌生的环境是十分不适应的,患儿容易啼哭喧闹。


理人员应安慰患儿,主动与患儿亲近,消除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和紧张害怕
的情绪。

告知患儿家长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基本情况,使患儿及其家长尽快适应新
环境。

⑶术前准备在患儿要施行手术之前,应告知患儿家长术前的注意事项,比
如饮食有什么禁忌等。

同时要对患儿的身体指征进行评估,并结合患儿的状况调
整护理方案,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

⑷术后护理患儿手术后,由于儿童的特殊发
育情况,应密切关注患儿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指导患儿家长对患儿饮食进
行规范,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不清楚,当患儿沉默不言时应密切留意。

术后患儿
若出现手术后不适症状,及时汇报上级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⑸出院指导患儿治
疗后各项指标平稳时,给予患儿办理出院手续,并对出院后的生活做出指导,并
注意定期电话回访。

1.3观察指标
施行针对性临床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指征⑴对比护理人员
工作是否达到患儿及其家长的期望值。

⑵对比两组患儿及家长对所患疾病的了解
程度。

⑶对比两组患儿在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
标准差( ),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成效
调查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是否达到患儿及家长的期望值,实验组105例
患儿及家长,有91例表示达到预期效果,有13例表示基本达到期望值,仅有一
例未达到;对照组有80例表示达到期望护理水平,8例表示基本达到要求,17
例表示未达到,按照统计学进行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儿及家长疾病了解情况
对比两组患儿及家长对相关疾病的了解程度,实验组患儿及家长有95例对
疾病相关知识十分了解,有10例基本了解此病。

对照组患儿及家长有85例十分
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有5例基本掌握,还有15例未掌握相关知识。

在统计学中,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

2.3对比患儿治疗中的不适症状发生情况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中发生的不适症状,其中对照组患儿有10例出现感染,
实验组患儿出现感染2例,统计学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质量是否有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儿童作为一个家庭的希望和一个国家的未来,保障其健康是重中之重。

由于儿童
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手术后身体机能恢复比较缓慢。

各种
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较多,再加上儿童言语表达不清楚,不能准确表达自己
的不适症状,采用日常护理方法容易造成手术后伤口愈合迟缓。

为此特采用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之上结合某种疾病的自身特点,针对此病术后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特殊的针对性护理方法,称之为临床护理路径[3]。


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更好的分配护理人员资源,根据护理人员的层次不同
分配不同的工作,同时由于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使患儿各种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
减少,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在患儿及家长的期望值,对于普外科小儿手术治疗过程
中有十分积极的意义[4]。

本次研究的情况也与理论基本一致,患儿在普外科的护理中由于临床护理路
径的实施,提高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加深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力有十分积极的
意义,同时也减少了治疗中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推荐临床护理工作广泛推广和
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瑛,徐宏宇.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普外科实施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
业,2013,10(33):65-66.
[2]李芳,曹丽丽,韩丽.临床护理路径在50例小儿普外科实施中的疗效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20):114-114.
[3]张彬.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普外科实施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
志,2012,19(2):138-139.
[4]叶顶英.小儿外科手术的临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5(33):990-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