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概念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 级为了实现国家职能而建 立起来的互有联系的国家 机关的总和。
国家机构
按照《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有10种: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 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 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损失;(8)支 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 赔礼道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实施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的行为
(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 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人权” 与“公民权”的区别体现 在:
公民权是依宪法而享有的权利;人权是 在一定社会中的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应该 享有的基本权利。 人权是人性反对神性的产物;公民权是 宪法和法律规定和赋予的。
人权内容相对广泛;公民权内容范围比 人权狭窄。 人权既有国际性又有国内性;公民权完 全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体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家主席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央军委
国务院 各部委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Biblioteka 法人的分类•企业法人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如有 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
•非企业法人 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关、事业单位 或社团法人。
(3)非法人组织
•其他组织,也可以称为“非法人组织”,是 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如银行的分支机构。 •合伙是最具代表性的“其他组织”之一。参 加合伙的自然人要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 责任。
1、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1)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 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
(2)民法的特征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 关系。例如:商场和消费者之间的买 卖关系、房东和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关 系。 民法调整的对象是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以自己的 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 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根据自然人的年龄、智力状 况和精神状况来确定的。《民法通则》把自 然人分为三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和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 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和不能完全 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可以进行 与他们的年龄、智力或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 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 不能 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 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法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本经济制度
(4)民事主体的特殊形式
包括以下两种特殊形式: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经营承包户,以营利为目 的,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联营,以营利为目的,既可以是企业联营, 也可以是事业单位联营,分为三种形式:法 人型、合伙型和合同型。
3、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 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我 国 的 国 家 制 度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 一制(由历史原因和民族 原因决定的) 我国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 非公有制经济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即国家的 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 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宪法第 1 条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我国的国体或国 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房东和房客) 自愿原则(例如不能强买强卖)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货不二价,童叟无欺)
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买卖毒品)
2、民事主体制度
• 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 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
自然人 法人 其他组织(非法人组织) 民事主体的特殊形式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或行政法制原 则,可分解为行政和发行原则和行政和理性原则等。
“权利”和“义务”
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可 能性; 义务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必 要性。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叫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 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 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 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济全; 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 主专政制度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爱国统一战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特点: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 多党派参政 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 与共 组织形式:政治协商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港澳台)
(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度 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 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 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我国宪法明确规 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 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二)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三)行政行为 1抽象行政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 (四)行政责任 (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二)民事主体制度 (三)民事行为制度 (四)民事权利制度 (五)民事责任制度 (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七)合同法律制度 (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九)商事法律制度
法人的成立条件:
依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人进行民事活 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 格。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 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 务的资格。
(1)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
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行为不得违背法律或社会公益
(2)无效民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以外的行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 不相适应的行为以及纯获利益以外的行为,其法定代理人未予 以追认的
(五)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解以生产 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 则和政策的总和。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 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 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 则。”同时还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 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所谓宪法是指规范民主施 政规则的国家根本法,它是 有关国家权力及其民主运行 规则、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公 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一)宪法的特征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 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 为严格
(二)宪法的指导思想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 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 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 意志的,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中国各民主党派:
民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盟:中国民主同盟 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 农工:中国农工民主党 致公:中国致公党 九三:九三学社 台盟: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 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我 国采取的是单一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宪法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 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无效或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处理
返还财产 赔偿损失 追缴财产
(5)代理
代理的涵义和特征
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代理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独立做出意思表示 代理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
代理的种类
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 指定代理
5、民事责任制度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 的民事法律后果。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含义 (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含义: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 据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 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公民”与“人民”的区 别
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 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 治概念;公民在范围上比人民更 广泛,既包括人民又包括敌人。
(1)自然人
• 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 格的人。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其人身是不可分割的,自 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 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监护制度
• 监护是指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监 管和保护制度。 •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例如未成年 人的父母就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2)法人
什么是“法人”?
法人是依法设立,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 能力,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目录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 基本法律制度,充分认识提高法律意 识,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 社会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