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份支付
[多项选择题]
1、关于可行权条件的修改,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应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相应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
B.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企业应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C.如果企业缩短等待期、变更或取消业绩条件(非市场条件),企业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不应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D.如果企业以减少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的方式修改条款或条件,企业应继续对取得的服务进行会计处理,如同该变更从未发生,除非企业取消了部分或全部已授予的权益工具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如果企业按照有利于职工的方式修改可行权条件,如缩短等待期、变更或取消业绩条件(非市场条件),企业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应当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选项C错误。

[填空题]
2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16年1月1日股东大会批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甲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00份股票期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人员从2×16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200股甲公司股票,从而获益。

甲公司每股股票面值为1元。

甲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2元。

2×16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
2×17年又有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预计未来1年不会有管理人员离开,于是将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2×18年实际又有4名管理人员离开。

2×18年12月31日未离开公司的管理人员全部行权。

编制2×16年至
2×18年与股份支付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参考答案:①2×16年1月1日授予日不作账务处理。

②2×16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64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4000
③2×17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72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2000
④2×1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58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8400
⑤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81000[(100-10-5-4)×5×2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94400[(100-10-5-4)×12×200]
贷:股本16200[(100-10-5-4)×200×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59200
①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均不作会计处理。

②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③员工行权时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计算,即员工行权取得的认股款+等待期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一行权应确认的股本或冲减的库存股得出。

[填空题]
3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16年1月1日股东大会批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甲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00份股票期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人员从2×16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200股甲公司股票,从而获益。

甲公司每股股票面值为1元。

甲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2元。

2×16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
2×17年又有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预计未来1年不会有管理人员离开,于是将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2×18年实际又有4名管理人员离开。

2×18年12月31日未离开公司的管理人员全部行权。

分别计算2×16年至2×18年每年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

参考答案:①2×16年应确认的管理费用=200×100×(1-20%)×12×1/
3=64000(元);
②2×17年应确认的管理费用=200×100×(1-15%)×12×2/3-64000=72000(元);
③2×18年应确认的管理费用=(100-10-5-4)×200×12-(64000+72000)
=58400(元)。

[多项选择题]
4、下列关于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上市公司对未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需回购股票的,按照应支付的金额,借记“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B.上市公司对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无需回购的股票,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C.在现金股利可撤销的情况下,对于预计未来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至的现金股利应当冲减相关的负债,借记“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等科目,贷记“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科目
D.在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的情况下,对于预计未来不可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选项B,上市公司对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无需回购的股票,按照解锁股票对应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等科目,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库存股的账面价值,贷记“库存股”科目,如有差额,则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多项选择题]
5、2×14年8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提议,依据公司业绩授予高层管理人员股票期权。

12月20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1万份股票期权。

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这些高管人员自2×15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即可在2×18年12月31日之前无偿获得授予的普通股。

2×14年8月1日甲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2×14年12月20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6元,2×14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

2×15年1月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8元。

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开公司。

2×17年12月31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

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3.5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针对该项股份支付协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2×17年12月31日为可行权日
B.等待期内应当以每股16元的价格为基础确认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
C.甲公司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D.甲公司在2×17年12月31日之后需要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对甲公司而言,2×17年12月31日为可行权日,而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选项D不正确。

[多项选择题]
6、2×16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为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并约定:第一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甲公司当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5%;第二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甲公司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率为12%;第三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甲公司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0%。

每份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24元。

2×16年年末甲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3%,预计2×17年将以同样的速度增长。

2×17年年末甲公司净利润仅增长了10%,当年公司仍然估计能够在第三年取得较理想的业绩,从而实现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0%的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公司应当以授予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在等待期内确认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
B.2×16年年末西风公司预计等待期为2年
C.2×17年年末西风公司将预计等待期调整为3年
D.甲公司的等待期自始至终都是3年,没有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甲公司的该项股份支付只约定了净利润增长率,没有约定服务期限等条件,所以等待期不能始终定为3年,选项D错误。

[多项选择题]
7、下列有关股份支付确认与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授予员工现金股票增值权的股份支付属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B.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
C.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以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应的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
D.以内在价值计量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结算支付的款项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内在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相关成本费用,选项B错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以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应的成本费用和负债,选项C错误。

[单项选择题]
8、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采用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2×16年1月1日,公司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股自身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授予价格为每股6元。

当日,50名管理人员全部出资认购,总认购款项为3000万元,甲公司履行了相关增资手续。

甲公司估计该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6元。

激励计划规定,这些管理人员从2×16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的,所授予股票将于2×19年1月1日全部解锁;等待期内离职的,甲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每股6元回购。

对于未能解锁的限制性股票,甲公司在回购股票时应扣除激励对象已享有的该部分现金股利。

2×16年度,甲公司有5名管理人员离职,甲公司估计3年中离职的管理人员合计为10名,当年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为每股1元(限制性股票持有人享有同等分配权利)。

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甲公司
2×16年12月31日,因该项激励计划应确认的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为()万元。

A.100
B.400
C.500
D.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甲公司2×16年12月31日,因该项激励计划应确认的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1×(50-10)×10=400(万元)。

[单项选择题]
9、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可行权日后相关负债公允价值发生变动的,其变动金额应在资产负债表日计人财务报表的项目是()。

A.资本公积
B.管理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单项选择题]
10、2×15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其5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5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管理人员从2×15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满4年,即可按照当时的股价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现金股票增值权应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

2×15年和2×16年没有管理人员离职,截至2×16年年末累计确认应付职工薪酬150000元,在2×17年有5名管理人员离职,预计2×18年没有管理人员离职,2×17年年末该现金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2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项股份支付对2×17年当期管理费用的影响金额和2×17年年末应付职工薪酬的累计金额分别为()元。

A.18750,120000
B.75000.125000
C.52500,202500
D.22050,22500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2×17年年末应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累计金额=12×(50-5)×500×3/4=202500(元),对2×17年当期管理费用的影响金额=202500-
150000=52500(元),选项C正确。

[单项选择题]
11、甲公司为黄河公司的母公司。

2×17年1月1日,甲公司向黄河公司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万份股票期权,等待期为3年,行权条件为黄河公司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到6%以上,甲公司估计黄河公司每年均能实现该目标。

等待期结束后,每持有1份股票期权可以免费获得甲公司一股普通股股票,授予日,甲公司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5元。

2×17年12月31日,签订协议的人员中有8人离职,甲公司估计三年中离职比例为16%。

因该项股份支付协议,2×17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列示的金额为()万元。

A.0
B.420
C.504
D.84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合并财务报表中,要将子公司确认的资本公积与母公司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抵销,抵销后,长期股权投资的列报金额为0,选项A正确。

[单项选择题]
12、下列关于股份支付市场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市场条件是指行权价格、可行权条件以及行权可能性与权益工具的市场价格相关的业绩条件
B.如果职工没有满足市场条件,但是满足了其他所有的非市场条件,那么企业不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
C.企业在确定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需要考虑股份支付协议中规定的市场条件和非可行权条件的影响
D.业绩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对于可行权条件为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在确定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选项B表述不正确。

[单项选择题]
13、下列各项中,应作为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工具是()。

A.优先股
B.股票期权
C.限制性股票
D.现金股票增值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最常用的工具有两类: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最常用的工具有两类: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

[单项选择题]
14、甲公司系上市公司。

2×15年1月1日,甲公司向其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

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从2×15年1月1日起3年内,净利润增长率平均达到12%以上,并且从2×15年1月1日起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100股山水公司股票,甲公司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

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2元。

2×15年、2×16年和2×17年年末该期权的公允价值分别为每份13元、12元和10元。

2×15年有5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估计
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2×16年又有3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将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8%;2×17年又有2名管理人员离开。

2×17年12月31日未离开公司的管理人员全部行权。

第1年年末,第2年年末,甲公司均预计下年可以实现该业绩目标。

则2×17年12月31日行权时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金额为()元。

A.2000
B.48000
C.46000
D.64000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行权时的会计处理为:2×17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20000[(50-5-3-2)×100×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8000[(50-5-3-2)×100×12]
贷:股本4000[(50-5-3-2)×100×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4000
因此,2×17年12月31日职工行权时,应当确认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64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