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微视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微视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29T14:39:26.11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7期9月作者:袁雅珠
[导读] 微视频在教学中具有多种使用方法,对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作
袁雅珠
东莞市石排镇石岗小学
摘要:微视频在教学中具有多种使用方法,对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遵循主题明确、内容丰富且具有启发性的原则设计微视频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选择合理方式授课,将微视频贯穿于教学的整体过程中,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一切之根本的原则,全力推进数学学科新目标、新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原则
引言:微视频是伴随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行应运而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微视频主要是对某一项知识点进行加工,并依照新课标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
微视频具有高度灵活性,能够贯穿课堂的整个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学情,科学、合理的应用微视频进行教学,对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进行全面创新,改变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一、微视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要确保微视频能够深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就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微视频的特点与学生的发展特征,确定微视频的应用原则。
首先微视频的内容中需要具有明确的主题,小学生尚未具备成熟的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如果微视频内容并未明确体现主题和重点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一头雾水的现象,无法聚焦到关键知识点上,导致后续线下教学学生缺乏基础的认知,难以跟上课堂节奏,教师应对微视频中重点内容做出特殊标记。
其次教师应确保微视频内容丰富,小学生天性活泼,微视频内容富有趣味方能吸引学生投入其中,倘若微视频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就难以静下心投入学习中,因此教师应秉持趣味性原则,在视频中融入生动的卡通人物图片,选用色彩鲜明的背景,都能够吸引学生投入其中。
最后教师应确保微视频的内容具有启发性,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塑造的关键时期,启发性对学生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应避免平铺直叙地传授知识,选取适当时机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方能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微视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进行课前预习,开展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并无固定形式,但都需要依托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
教师需精准把握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开展混合教学并非为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样不是单纯为了教学创新,混合教学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何种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深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是根本目的。
微视频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堂时间中,学生可通过微视频提前掌握基础学习内容,教师在线下课堂中对于学生观看微视频过程中所产生的共性问题和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为学生创造探究和思考的时间,由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应注意视频内容应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投入到学习中。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在微视频中为学生回顾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随后在视频中将正方形进行分割,将分割图形进行充足转变为平行四边形,由此使学生掌握通过正方形面积算法推理平行四边形面积算法的过程,后续教师可如法炮制将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算法推理三角形、梯形面积算法的过程进行演示,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本质过程,在后续课堂线下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多面形面积计算的变式题型和重点题型进行讲解,并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深化课堂教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降低学习难度
微视频同样可用于创设教学情境,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不成熟,抽象的知识内容通常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视频创设教学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内容以具有形象化特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此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高效掌握知识内容。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中,教师可在互联网上搜集关于中秋节的纪录片片段,将其内容进行剪辑与整合,制作成创设情景所用的微视频,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微视频,视频时长以2分钟左右为最佳,在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为情景做下铺垫:“同学们都习惯吃月饼吗?”学生通常会异口同声表示喜好,教师可顺势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假如中秋节你和妹妹去了奶奶家,有一种月饼你和妹妹都很喜欢吃,但这种月饼此时只剩下一块了,你和妹妹该怎样分这块月饼?”在学生表示每人半块月饼后,教师可通过提问“半块月饼”如何用数字表示引发学生思考,并用多媒体展示月饼一分为二,其中一份记作的过程,由此使学生能够直观、动态的理解分数的含义。
(三)加强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复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设计微视频内容时,应注意把控微视频的时长和内容,时间应恰到好处,能够温故知新的同时也要避免为学生带来过大负担,课后复习的微视频内容同样应带有趣味性与启发性,使学生能够自主观看微视频进行复习,实现由受教育主体向自我教育主体的转变。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在《圆》的课后复习微视频制作中,教师可设计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复习内容,如“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已知跑道的直线长度为85.96米,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米,每条跑道间的间隔为1.25米,400米跑的项目起跑线该如何设置最合理?”并在微视频中附上跑道的平面图,在图中标出各项数据,由此使学生通过圆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微视频作为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需以新课标与核心素养的理念为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在制作微视频时参考实际学情与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此外,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持续、长期的
对教学进行优化,贯彻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方华强.微视频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22(1):69-70.
[2]赵秀珍.以生活情境为导向的小学数学微视频教学探析[J].求学,20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