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同步复习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精选人教版摸底复习测试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4.(4)“奉公守法”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平原君。
7.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估计李明一定知道这件事的起因。
B .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对莫泊桑的启发很大。
C .受到别人的嘲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D .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六年级最好的一个班。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而是______。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②①④⑤③B .③②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②①③④⑤11. 补充课文1.(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____,______。
”则让我们明白______。
2.(2)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这句话写出了______。
3.(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
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
”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
精选人教版摸底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鸿毛还轻。
D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和泰山一样重,有的人死得和鸿毛一样轻。
9. 判断正误。
1.(1)“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意思是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不可以去扫天下的。
2.(2)《跳水》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在文中,作者批评了船长用枪指着儿子,逼儿子跳水的错误做法。
3.(3)《大自然的秘密》告诉我们: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不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4.(4)《成吉思汗和鹰》中,成吉思汗从怒而杀鹰的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10.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 补充课文1.(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____,______。
”则让我们明白______。
2.(2)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这句话写出了______。
3.(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
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
”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
”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情之情。
4.(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有被日本人称为“______”和“______”的聂荣臻将军,有______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有______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个个都令我敬佩。
我们还在作者的带领下神游了浙江金华的______,欣赏了______的三亚落日……收获真的不小啊!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节选自《孔子游春》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精选全真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H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______7. 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为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1)在空白处按原文填空。
2.(2)联系实际举例说一说司马迁的话的含义。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而是______。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10. 补充句子①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陆游《示儿》)②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_____.(王充《论衡·量知篇》)③______,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④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1. 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的意思。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摸底全能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法用语言表达,于是你想起了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这种美的享受。
9.(9)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写出了桃花的艳丽。
10.(10)鲁迅的名言以及他的人格深深地感染了旧的人民,请填写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______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②①④⑤③B .③②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②①③④⑤11. 补充课文1.(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____,______。
”则让我们明白______。
2.(2)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这句话写出了______。
3.(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
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
”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
”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情之情。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综合练习题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而是______。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②①④⑤③B .③②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②①③④⑤11. 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的意思。
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语言积累与运用。
1.(1)【以诗言志】古人常以诗言志,于谦借石灰言志:“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借竹言志:“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大声高呼“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也曾借落花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2.(2)【智者之声】古人告诫我们,少年是做学问最好的时光,切勿荒废:“少壮不努力,______。
”做学问不懂就要多问,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学本领要多实践,不要空谈,正如《文心雕龙》中说的“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认为诚信非常重要,他说:“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
”3.(3)【阅读感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应对,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本,举例说说其中的某个人物是怎么应对困难的。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B.《鲁滨逊漂流记》C.《汤姆索亚历险记》D.《童年》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精选人教版复习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罗医生抚摩着他的头,轻轻地说:“遇事要______,不要激动和慌乱,李老师吃了药,慢慢就会好的。
”7. 下面句子与课文原句一样的一项是()A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名姓。
B .生命的过程,大约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
C .他呵,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D .跨峻岭,横瀚海,穿荒原,经绝壁,纵横十万里。
8. 请根据要求完成句子考查1.(1)修改病句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且不改变句意。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3.(3)根据场景补充的人物语言学校正在实施20+20亲近母语,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工程。
你的好朋友吴天浩读书结结巴巴添字、掉字现象严重。
你想帮他提高朗读能力,会这样对他说:“______”4.(4)实现“梦”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加上关联词,把两个小句子合成一句话)5.(5)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
地球有一个斜轴,造成一年四季的变化才有了绿叶之后赏红叶的美景。
9. 判断正误。
1.(1)“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意思是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不可以去扫天下的。
2.(2)《跳水》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在文中,作者批评了船长用枪指着儿子,逼儿子跳水的错误做法。
3.(3)《大自然的秘密》告诉我们: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不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4.(4)《成吉思汗和鹰》中,成吉思汗从怒而杀鹰的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10.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 将序号填在相应的著作后面①红孩儿②乔奇③美猴王④王熙凤⑤汤姆⑥林冲⑦刘姥姥⑧哈克⑨武松⑩贾宝玉1.(1)《西游记》______2.(2)《汤姆·索亚历险记》______3.(3)《水浒传》______4.(4)《红楼梦》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请根据要求完成句子考查1.(1)修改病句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精选同步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泰戈尔《飞鸟集》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②①④⑤③B .③②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②①③④⑤11. 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的意思。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里填上与课文相对应的人物1.(1)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穿着一双拖鞋,……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______2.(2)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______3.(3)父亲仍旧穿着那件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睛。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4.(4)她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______5.(5)他很年轻,宽宽的额头,明亮的眼睛,当他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里,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欢迎。
______13.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①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②我读完了那本课外书。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迎着风走①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立即就赶去探险。
当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
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天然形成的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知不觉越走越深。
虽然岔路很多,他们却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②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
于是。
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路了。
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他们有些惊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
精选人教版摸底总复习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8. 请根据要求完成句子考查1.(1)修改病句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且不改变句意。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3.(3)根据场景补充的人物语言学校正在实施20+20亲近母语,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工程。
你的好朋友吴天浩读书结结巴巴添字、掉字现象严重。
你想帮他提高朗读能力,会这样对他说:“______”4.(4)实现“梦”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加上关联词,把两个小句子合成一句话)5.(5)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
地球有一个斜轴,造成一年四季的变化才有了绿叶之后赏红叶的美景。
9. 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______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②①④⑤③B .③②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②①③④⑤11. 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的意思。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节选自《孔子游春》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
2.(2)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_____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_____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_____。
精选人教版综合练习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好的一个班。
8. “我们怎么会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呢?”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A .我们不可能不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B .我们绝对不会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C .我们一定会记住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9. 判断正误。
1.(1)“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意思是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不可以去扫天下的。
2.(2)《跳水》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在文中,作者批评了船长用枪指着儿子,逼儿子跳水的错误做法。
3.(3)《大自然的秘密》告诉我们: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不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4.(4)《成吉思汗和鹰》中,成吉思汗从怒而杀鹰的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10. 补充句子①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陆游《示儿》)②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_____.(王充《论衡·量知篇》)③______,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④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1. 《匆匆》的作者是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语言积累与运用。
1.(1)【以诗言志】古人常以诗言志,于谦借石灰言志:“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借竹言志:“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大声高呼“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也曾借落花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2.(2)【智者之声】古人告诫我们,少年是做学问最好的时光,切勿荒废:“少壮不努力,______。
”做学问不懂就要多问,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学本领要多实践,不要空谈,正如《文心雕龙》中说的“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认为诚信非常重要,他说:“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
”3.(3)【阅读感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应对,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本,举例说说其中的某个人物是怎么应对困难的。
精选人教版精选摸底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写四个中外童话故事名称,并写出其中一个主人翁的名字10. 填空1.(1)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的《七步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2.(2)晚报上对股票形势的分析一点也不具体,让人看了______——摸不着头脑。
3.(3)燕子去了,______;杨柳枯了,______;桃花谢了,______。
4.(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仍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_____,______。
5.(5)春天,是个让人神往的季节,漫步河边,微风轻浮,突然发现头顶的柳树已吐出新绿,真可谓“______,______”;放眼望去,小鸭子早已在乍暖还寒的水中嬉戏,你怎能不感叹:“______,______”。
11. 补充课文1.(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____,______。
”则让我们明白______。
2.(2)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这句话写出了______。
3.(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
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
”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
”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情之情。
4.(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有被日本人称为“______”和“______”的聂荣臻将军,有______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有______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个个都令我敬佩。
我们还在作者的带领下神游了浙江金华的______,欣赏了______的三亚落日……收获真的不小啊!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请根据要求完成句子考查1.(1)修改病句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精选人教版同步综合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宽容如______,______;宽容如______,______。
3.(3)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转述句)6. 找出一首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写在下面。
7. 下面句子与课文原句一样的一项是()A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名姓。
B .生命的过程,大约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
C .他呵,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D .跨峻岭,横瀚海,穿荒原,经绝壁,纵横十万里。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而是______。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10. 填空1.(1)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的《七步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2.(2)晚报上对股票形势的分析一点也不具体,让人看了______——摸不着头脑。
3.(3)燕子去了,______;杨柳枯了,______;桃花谢了,______。
4.(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仍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_____,______。
5.(5)春天,是个让人神往的季节,漫步河边,微风轻浮,突然发现头顶的柳树已吐出新绿,真可谓“______,______”;放眼望去,小鸭子早已在乍暖还寒的水中嬉戏,你怎能不感叹:“______,______”。
精选人教版水平练习题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而是______。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10.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 《匆匆》的作者是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里填上与课文相对应的人物1.(1)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穿着一双拖鞋,……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______2.(2)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______3.(3)父亲仍旧穿着那件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睛。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4.(4)她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______5.(5)他很年轻,宽宽的额头,明亮的眼睛,当他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里,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欢迎。
______13. 读课文《故宫》,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构成了一座永恒(héng)的文化殿堂。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迎着风走①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立即就赶去探险。
当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
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天然形成的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知不觉越走越深。
精选人教版水平综合练习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镇定镇静③但这小姑娘的______、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④声音是那么______、坚强,而又充满着慈爱。
7. 下面句子与课文原句一样的一项是()A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名姓。
B .生命的过程,大约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
C .他呵,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D .跨峻岭,横瀚海,穿荒原,经绝壁,纵横十万里。
8. “我们怎么会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呢?”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A .我们不可能不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B .我们绝对不会忘记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C .我们一定会记住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
9. 写四个中外童话故事名称,并写出其中一个主人翁的名字10.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 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的意思。
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请根据要求完成句子考查1.(1)修改病句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且不改变句意。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3.(3)根据场景补充的人物语言学校正在实施20+20亲近母语,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工程。
你的好朋友吴天浩读书结结巴巴添字、掉字现象严重。
你想帮他提高朗读能力,会这样对他说:“______”4.(4)实现“梦”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加上关联词,把两个小句子合成一句话)5.(5)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
地球有一个斜轴,造成一年四季的变化才有了绿叶之后赏红叶的美景。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摸底练习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冶炼)出了0.1克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
1.(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冶炼)______纯净的镭进行______(提炼冶炼)(抛弃废弃)______的破棚子(提炼冶炼)______出了0.1克镭2.(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3.(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
4.(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_____,而只是为了_____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
三、写作(30分)15. 童年生活是天真烂漫,充满趣味的。
童年是课堂上摇头晃脑的读书,童年是操场上数不尽的乐趣。
童年是我们每个人心头那个甜蜜的回忆,亲爱同学们,你的童年也一定充满了童真童趣,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吧?请以“童年的记忆” 为题,写一篇作文。
(400字左右)3 / 3。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摸底专题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写四个中外童话故事名称,并写出其中一个主人翁的名字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②①④⑤③B .③②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②①③④⑤11. 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的意思。
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请根据要求完成句子考查1.(1)修改病句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且不改变句意。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3.(3)根据场景补充的人物语言学校正在实施20+20亲近母语,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工程。
你的好朋友吴天浩读书结结巴巴添字、掉字现象严重。
你想帮他提高朗读能力,会这样对他说:“______”4.(4)实现“梦”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加上关联词,把两个小句子合成一句话)5.(5)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
地球有一个斜轴,造成一年四季的变化才有了绿叶之后赏红叶的美景。
13. 读课文《陆羽与<茶经>》说说句中双引号的作用。
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lù)为荣,不屑于写这样的“闲书”,而陆羽却毫不动摇。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摸底水平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A .我估计李明一定知道这件事的起因。
B .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对莫泊桑的启发很大。
C .受到别人的嘲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D .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六年级最好的一个班。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判断正误。
1.(1)“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意思是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不可以去扫天下的。
2.(2)《跳水》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在文中,作者批评了船长用枪指着儿子,逼儿子跳水的错误做法。
3.(3)《大自然的秘密》告诉我们: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不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4.(4)《成吉思汗和鹰》中,成吉思汗从怒而杀鹰的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②①④⑤③B .③②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②①③④⑤11. 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的意思。
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语言积累与运用。
1.(1)【以诗言志】古人常以诗言志,于谦借石灰言志:“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借竹言志:“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大声高呼“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也曾借落花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精选人教版混合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7.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估计李明一定知道这件事的起因。
B .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对莫泊桑的启发很大。
C .受到别人的嘲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D .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六年级最好的一个班。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而是______。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10.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 补充课文1.(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____,______。
”则让我们明白______。
2.(2)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这句话写出了______。
3.(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
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
”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
”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情之情。
4.(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有被日本人称为“______”和“______”的聂荣臻将军,有______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有______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个个都令我敬佩。
我们还在作者的带领下神游了浙江金华的______,欣赏了______的三亚落日……收获真的不小啊!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请根据要求完成句子考查1.(1)修改病句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摸底全真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标准版

7. 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为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1)在空白处按原文填空。
2.(2)联系实际举例说一说司马迁的话的含义。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_____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缩句)______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转述句)______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9. 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______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②①④⑤③B .③②①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②①③④⑤11. 补充课文1.(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能正确解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是()
A .人都有一死,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和鸿毛一样轻。
B .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比泰山重,或者死得比鸿毛轻。
C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D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和泰山一样重,有的人死得和鸿毛一样轻。
9. 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______
10.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 《匆匆》的作者是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这时,铃声响了。
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
马蒂尼里________起来,拥抱我,________我的脸颊,在我脸上留下了唾沫印儿,他们________住我的手,________着我的上衣。
达尼埃里把那几张瑞士邮票________在我衣袋里,斯巴多尼把他的笔帽也________给了我。
铃声还是不停地响着,别的班级都已经离开教室了。
“到时候啦,孩子们,咱们得走了。
”
我本应该让他们排好队,但现在是不可能的了。
全体学生簇拥着我,实际上是跑着出去的。
但是一到街上,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奶奶、姐姐早把他们带走了。
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
谁会拿走我的纽扣呢?我脸上还有粘呼呼的唾沫印哩。
再见吧,学校。
很久以后我再回来时,会遇到陌生的老师。
那时候,我能找个什么借口才能回到那间老教室,才能拉开那个马蒂尼里放过蜥蜴的抽屉呢?
不管怎么样___我还有聊以自慰的东西___达尼埃里的瑞士邮票和斯巴多尼的笔帽___还有___马蒂尼里也可以保存一点东西___因为只有他___才会把我的上衣纽扣扯去的___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
1.(1)本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的
____________。
()
A .《学校的最后一天》意大利乔万尼·莫斯卡
B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美国乔万尼·莫斯卡
C .《学校的最后一天》意大利大卫·欧文
D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意大利乔万尼·莫斯卡
2.(2)文中横线上依次要填写的字词是()
A .站吻拉抓塞放
B .跳吻抓拉塞塞
C .站吻抓啦放塞
D .跳吻拉抓塞塞
3.(3)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应该加的标点是()
A .,:。
,,,。
B .,,。
,。
,。
C .,:,,,,。
D .,。
,,,,。
4.(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
”这句话用
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师生之间要分别之前的难分难舍。
______②“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这句话是说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是一时冲动,见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忘了老师,是孩子的天性。
______
③“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是说老师和孩子们分开以后感到很失落,很孤单。
______
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是说这些孩子太调皮,把老师的纽扣都扯掉了。
______
⑤“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这句话是说“我”极想留下一些什么学生的东西作为永久的纪念,所有没收上来的东西都已经还给了学生,只有这“唾沫印儿”是学生主动给予的,“我”极为珍惜,不忍洗去,也就是含蓄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不舍,对学生的爱。
______
5.(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烟消云散:______。
②聊以自慰:______。
6.(6)第二自然段中孩子们和老师分别时做了哪几件事?
请按顺序写下来,这样写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怎样的感
情?
7.(7)你也即将离开母校,和你的老师分别,有什么话想
对你的老师讲吗?请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
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
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
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
同学们(惊奇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1.(1)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产生了______ (兴趣爱好) (惊奇奇怪) ______地看着
2.(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 渺小——______
3.(3)开始老师不大喜欢爱因斯坦,因为______,后来老
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因为______。
4.(4)“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
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5.(5)在文中最后一段中没有标点的加上标点。
同学们(惊奇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______老师___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__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冶炼)出了0.1克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
1.(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冶炼)______纯净的镭进行______(提炼冶炼)
(抛弃废弃)______的破棚子(提炼冶炼)______出了0.1克镭
2.(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
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3.(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
______。
4.(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
会到了什么?
5.(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
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_____,而只是为了
_____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
三、写作(30分)
15. 生活中时时有欢乐,一场温暖的亲人聚会,一次欢快的课外活动,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甚至一次助人为乐之举……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最快乐的元素。
本次习作就请以“快乐”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意新颖,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
题目自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