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袁燕群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所特有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党对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攻坚时期。
我们党要广泛深入地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强大武器。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需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国外敌对势力同我们进行的“西化”与反“西化”、“瓦解”与反“瓦解”、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长期而复杂。
国内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格局等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也容易诱发人们产生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加上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多种取向,形成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织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群众认清形势,理顺思路,明辨是非,排除干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2、推进改革发展需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层是群众集中
的地方,是推进改革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第一线,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群众中去。
我国的改革发展能不能再上新台阶,很大程度取决于基层广大群众是否理解并支持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各项举措,是否能够振奋精神,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合力。
要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基层党员干部脚跟立于群众,直接面对群众,如果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个群众的身上,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如果削弱或放弃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就会遇到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
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付诸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迅速扩展,原有的利益格局面临新的调整,一部分人的现实利益受到影响,因而必然会产生各种社会矛盾和群众思想问题。
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势必给社会增添不和谐因素,甚至会引发各种群体性恶性事件。
基层是社会和谐的基地,群众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思想的桥梁,把问题讲明白,把道理讲清楚,让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为他们已经做了或正在做哪些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群众的心绪就会理顺,矛盾就会化解,这样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还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实现。
二、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讲解道理
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导人的工作,讲道理则是开启人们心灵门户的钥匙。
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多讲道理,善讲道理,通过讲道理去开导群众,达到以理服人、以理育人的目的。
善于讲解道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把道理讲透。
由于不同群众的文化素养、社会经历和觉悟程
度不同,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能力也有差别,进行理论教育时必须注意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不断章取义,不掩头盖脸,把所讲道理的含义讲准确,实质讲清楚,条理讲清晰,内容讲透彻,切实增强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二要把道理讲细。
一般情况下,大道理总是抽象一些,深奥一些;小道理总是形象一些,浅显一些。
群众思想朴实,乐于从浅显的小道理中去感知和认识大道理。
因此,我们在讲道理时要善于把大道理分解成若干小道理,一点一点进行讲解,像分解蛋糕那样,把一块大蛋糕切成一块块小蛋糕,以便一口一口地吃。
道理分得越细,离实际问题越近,越易深入浅出,越能说服人、感染人。
三要把道理讲新。
讲传统道理不能几十年一贯制,陈词旧调无改进。
要及时总结并应用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念和获得的新认识,赋予传统道理新的时代内容,把过去尚未完善的补充完善,把过去讲片面了的讲全面,把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及时填充进去,增加新的内涵,使传统道理具备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
把老道理讲出了新内容,群众就会觉得更真实、更新鲜、更生动,就会更愿听、更想听、更爱听。
如果把传统道理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脱离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脱离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的生活实践,传统道理就会僵化枯萎,从而丧失说服力和战斗力。
四要把道理讲实。
要把学习宣传科学理论同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变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回答现实生活反映的、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使所讲道理具体化、现实化,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
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解答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威力,真正打动群众。
当前,客观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予以阐明,基层群众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也需要从理论上予以澄清。
比如,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等等,都需要实实在在地讲清道理。
尤其是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容易引发思想矛
盾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动人心弦的解释和说明,让科学道理放射出令人信服的导向魅力和渗透威力。
只有坚持讲实话、真话,不讲虚话、假话,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五要把道理讲活。
运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讲道理,最容易把道理讲活,也最具示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
当代英雄模范人物是时代的精华,如任长霞、牛玉儒、张云泉等,他们的言行体现着时代精神,体现着科学道理,他们产生并生活于现实之中,他们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广泛,用来讲解道理、教育群众,最容易使群众产生共鸣。
要注意收集和总结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常用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教育群众,尤其要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本单位的事教育本单位的人,让群众经常得到现实生动的教育。
六要把道理讲白。
人民群众不喜欢听“官话”和“书面语言”,我们只有把从书本上学来的道理和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理,转换成“白话”——地方语言和口头语言,并融合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讲的生动语言之中,形象逼真地去比喻和描述,人民群众才会乐意听,也才能听得顺,听得懂。
除上述之外,还可以创造一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务实有效的说理方法,使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抽象的道理生动起来,务虚的道理现实起来。
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各种道理讲得入情、入耳、入心,增强科学理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有效地起到开导群众的作用。
三、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相连。
在现实生活中,群众的思想问题多数是在遇到困难、挫折等实际问题时产生的。
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道理固然要讲清讲透,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第一,体察群众实情。
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密切联系群众。
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体察民情。
要“下高楼、出深院”,到生产一线去,到家庭住宅去,特别是到艰
苦的地方和困难的家庭去,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况,体验群众的辛苦和困难,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知心朋友。
要尽可能多到最偏远、最落后、最贫穷、问题最多、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去,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第二、重视群众意愿。
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凡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应让群众参与决策,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使各种决策更接近科学,更符合民情,更体现民意,党的工作更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不仅注意听会上的意见,也要留心听会下的意见;不仅收集普遍的意见,也要收集个别的意见;不仅了解正面的意见,也要了解反面的意见。
这样才能全面、透彻地掌握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干什么,才能发现群众的实际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第三、排解群众忧患。
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要思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做到群众有忧我不安,群众有难我上前,主动积极地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乐于为群众排忧解难。
对群众渴望解决的大事、难事,要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努力办好;对群众反映的油盐柴米之类的具体事情,也要认真办好,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
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长期处于困难境况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主动服务群众,对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给予关心顾问,对他们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帮助解决,勤手快脚为群众办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
要从群众最关心、最担忧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盼望、最紧要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影响群众工作、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
第四,谋求群众利益。
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首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党员干部目标管理工作中去。
目标管理对党员干部的
工作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这个环节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用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党员干部的工作,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员干部头脑中要绷紧“群众利益”这根弦,作重大决策时,先想一想群众乐意不乐意、赞成不赞成;出台政策时,反复考虑一下群众究竟能不能得好处、享实惠。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和实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决策举措,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据。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使决策举措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广大群众得到尽可能多的实惠。
其次,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停留在漂亮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文化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
群众利益无小事。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下岗职工、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感情去帮助解决,切实把党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再次,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尽责尽力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专心致志做好经济工作,千方百计多创效益,为群众增加收入。
要支持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活动,坚决维护好群众的民主权利。
实践证明,只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求利益,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好,通过为群众谋利益来体现党的宗旨和政策,使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起到赢民心、凝民智、聚民力
的重要作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200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