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比大小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4_比大小》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说课稿一、说教材1. 说课内容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大小》。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加减法和乘除法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材简析《比大小》这一部分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材以运动会跳高和跳远比赛的情境为载体,先通过直观模型和小数意义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接着借助数位顺序表和数线比较小数的大小,最后概括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二、说学情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比较物体长短、高低、重量等经验,这些都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但学生对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活动,学生能够探索并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五、说教学方法与学法1.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通过运动会跳高和跳远比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直观演示:通过直观模型和小数意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4)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比大小(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比大小(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活动目的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大小概念,初步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知识要点1.数字的大小关系。
2.用数字比较大小。
3.用不等号比较大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2.学生能够使用不等号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理解教学内容。
2.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会出现较大比较数字时的困难。
2.学生可能会对于大数的大小关系理解不够清晰。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10个贝壳,要求学生按照大小关系排列。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贝壳大小关系,并引导学生将之转化为数字大小关系的认识。
3.教师提出规律:数字越大,表示的数量越多,要求学生思考并总结出这一规律。
2. 提出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3和5哪个数更大?5和8哪个数更大?5和5哪个数更大?要求学生进行思考。
2.学生进行回答和讨论,并将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出来。
3.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3. 实际操作1.教师提供一些数字,要求学生两两比较大小,并使用不等号指出大小关系。
2.学生进行操作,并将结果口头报告出来。
4. 练习和巩固1.教师提供一些数字,要求学生两两比较大小,并使用不等号指出大小关系。
2.在教学辅助工具的帮助下,学生进行数字比较游戏。
3.学生进行游戏,和同学进行合作和竞争,巩固数字大小关系的认知。
5. 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问答题,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内容。
2.教师给予肯定和评价,并指出下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五、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对于数字大小关系的讨论和表现。
2.记录学生在游戏中的答题情况。
3.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大小概念,可以初步认识和使用不等号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比大小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节,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基础上来进行小数比较的。
二、说教学目标1、探索并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运用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四、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阳光小学正在举行春季运动会,小明、小强、小刚和小军报名参加了跳远项目,这是他们的成绩。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通过给他们排名次,引出今天的内容——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得出今天的结论。
二、加强方法少年演讲比赛,小强、小刚和陈明的名次排列。
依据上面得到的结论,给出排名。
思考问题:王平的表现比陈明差一些,比小刚好一些,他可能得多少分?(也就是比9.90大,比9.96小,所以可能是9.91、9.92、9.93、9.94、9.95.)三、快速练习1、在数轴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航模比赛飞行时间记录表,(飞行时间越长,成绩越好)。
四、巩固练习1、在里填上“<”、“>”或“=”。
2、把小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小明不小心抄丢了小数点,请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796<883<688<524.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六、说板书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1、先比较整数部分,2、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教课设计一、教课目标1.在详尽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研究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序次摆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水平。
3.经过小数比较大小,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教材解析教材创建了少年演讲竞赛的情境,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比较郑强和李明两个同学“谁的得分高”。
在比较和哪个数大时,学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有的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能够得到 9.90 分比 9.87 分高,最后能够指引学生从数位来思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因此9.87<9.90 。
第二个问题是比较三人的得分状况,张华的得分是 9.96 分,要比较郑强、李明、张华的成绩,就需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序次摆列起来,第一要让学生看清楚是按从大到小摆列还是小到大摆列,再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比的。
使学生领会到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第 3 个问题“王平可能是多少分呢?”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确立其范围。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解析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只有很少量学生来自于乡镇企事业单位。
我校实行新课程改革已经是第四个年头,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教课方法,使孩子们养成了优异的学习习惯,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相互怀疑,英勇推行小组合作交流,自主研究,自主学习。
学生开朗可爱,思想灵巧,敢说敢做,既有着农村孩子独有的朴素与直爽,又有着优异的合作和创新意识。
只若是切近孩子生活的实质的学习资料和内容,他们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课过程。
(一)创建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手大奖赛吗?生:看过。
师:一场竞赛结束后,你最关怀的是什么?生 1:我最想知道谁得了第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小数比大小 北京版 (5)

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比大小北京版 (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 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3. 小数比较大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
2. 教学难点:小数比较大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出小数比较大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思考如何比较大小。
(2)学生尝试比较几组小数的大小,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商店相同商品的价格。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小数比较大小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小数比较大小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3. 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北京版)2. 辅助材料:练习题、实际问题案例等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1章《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案(1)

教学设计比大小教材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简单的小数大小,一般不得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小数的大小,且小数部分仅限于两位小数。
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给跳远的成绩排名次”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出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根据课前对本班的调查,学生对于整数和简单的一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得都较好,但是比较的方法较单一。
本课以“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
“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意义”为依托,以“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成绩单”的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出小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但是同整数的大小比较相比,本节课的知识很容易会产生“位数多的小数就大”的负迁移影响,所以如何恰当处理好小数同整数的大小比较关系,是本节课及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掌握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难点: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在黑板上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
提问: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2.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3.学生猜测大小。
(预设:前面大;后面大;不能确定)4.揭题。
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之间的联结点,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以几张卡片作为切入点,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的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复习,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探究新知:通过实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例如,可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 归纳小结:通过总结和回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PPT、实物投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反馈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等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2. 总结:本节课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比大小》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填一填8.75米=()米()分米()厘米2.56元=()元()角()分0.05里面有()个0.01,0.30里面有()个0.01。
0.2里面有()个0.1。
2.用分数与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分数()分数()分数()小数()小数()小数()3.比较大小。
5690○3670 120000○156700632○756 999○1000师生共同小结:比较两个整数大小,先看两个数的数位,那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如果两一、获取信息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反馈:在跳高比赛中,王红跳了0.69米,李娜跳了0.8米。
在跳远比赛中,郑强跳了2.97米,李明跳了3.13米,张华跳了3.08米。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呢?师:要想知道谁跳得高和谁跳得最远,实际就是比较小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大小2.比较整数部分是“0”的两个小数的大小。
师:她们谁跳得高呢?课件出示: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分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师:看来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真好!能利用小数的意义比较0.69与0.8的大小,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图。
得出:0.8>0.69。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知道了……?2.学习比较三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课件出示跳远成绩。
师:谁跳得最远呢?想想可以怎样比较呢?师:想一想有没有更简捷的比较方法呢?可以回忆一下比较整数大小是怎么做的?师:说的真好!老师这里有两种做法,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出示:师:你们看懂了吗?反馈:第一种方法借助的是小数数位顺序表:2.97,3.13,3.08的整数部分分别是2、3、3,所以可以先判断出最小的是 2.97,要比较 3.13和3.08的大小,应该看它们的十分位,3.13十分位上的数是1,3.08十分位上的数是0,所以3.13>3.08。
第二种方法是用数线上的点来比较的:图上每一小格表示0.1,由此分别找到2.97,3.13,3.08,然后根据越靠后数越大来比较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大小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大小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大小比较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2.学会利用实物和图形进行比较,理解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1.怎样正确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2.怎样将大小关系运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图片或图形进行简单的比大小练习,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的学习状态。
2. 梳理知识点首先,老师可以向学生简单解释“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及使用方法,然后利用实物、图形等进行大小比较,让学生感性地理解大小关系。
3. 温故知新接着,老师可以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有关大小比较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问答,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4. 引导探究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然后进行分类讨论。
此外,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符号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5. 合作探究在分组和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大小比较的方法,如运用比较符号,比较物品的大小差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大小比较知识。
6. 引导复习在课后,老师可以搜集有关大小比较的例子进行复习,并要求学生平时需要多加注意,加强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及时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犯错误,并指导他们正确的方法。
2.结合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际运用,处理整个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大小比较”的实际应用。
3.评价方式:老师可以采用课堂测试、作业评定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六、课后作业1.回忆本节课上学习的大小比较知识,自己动手练习。
2.整理生活中出现的大小比较的问题,多思考多发现。
七、课堂扩展1.将大小比较扩展到货币和时间等其他方面,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比较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比大小∣北师大版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比大小∣北师大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
2. 比较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教学难点:比较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大小。
2. 新课讲解- 讲解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 通过例题,展示比较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巩固-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整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
-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整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
- 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 作业内容:整数、小数大小比较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与几何》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能力,为后续学习面积、体积等概念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比较方法掌握不牢固,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比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比较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具。
2.准备大小不同的图形卡片。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如正方形和长方形,提问:“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比较过程。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比较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大小不同的图形卡片。
小组内成员互相比较,并用语言和手势表示比较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比较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然后,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演示比较过程,并说出比较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4《比大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4《比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4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要学会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逻辑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比较符号。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比较大小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符号“<”、“>”正确地表示大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练习法等。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比较两盘水果的重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整数,让学生尝试比较大小,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如比较带小数的数的大小,比较负数的大小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和符号表示。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 北师大版

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100以内整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整数大小的比较规律。
3.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游戏竞赛。
4. 教学工具:教材、教具(如卡片、小黑板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整数比较游戏,激发学生对整数大小比较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整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尝试比较整数的大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3)教师总结:比较整数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比较次高位,以此类推。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整数比较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总结拓展(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整数大小的比较?(3)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尝试在生活中找到应用实例。
四、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思维能力?4.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
第一单元《比大小》(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
2.掌握“大于”、“小于”的表示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
2.“大于”、“小于”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 教学内容
1.数字的大小比较;
2.“大于”、“小于”的表示方法。
2.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流程
1. 教师为学生引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生活例子,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了解大小比较,并介绍“大于”、“小于”符号的意义。
2. 提出问题
提出一些数字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相互交流。
3. 讲解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对数字大小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注意比较的对象,以及比较时的不同情况。
4. 讲解“大于”、“小于”符号的表示方法
教师讲解“大于”、“小于”符号的表示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实践操作。
5. 实践操作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字大小比较,以及“大于”、“小于”符号的表示操作,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6. 总结归纳
教师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应该设置相关练习题,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为下一次教学提供改进方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材分析教材创设了跳高和跳远两个情境,比较谁跳得高一些和谁跳得远一些,旨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学生完全可以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迁移类推出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因此教学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时,可以放手让孩子讨论,这时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如有的同学可能会通过画图来比较,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从数位来思考。
教学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大小时,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思考后,说是怎么比的,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最后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点。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强化二者的不同之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在数线上表示它们的位置。
2.能运用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小数的意义,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运用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比较多个小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活中除了比较整数的大小,我们还经常遇到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如:上面四种家庭用品,最便宜的是(),最贵的是(),大家猜一猜。
预设生:最贵的是清洁拖布27.60元,最便宜的是牙膏14.45元。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要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板书:比大小)[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先感受一下小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借此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然导入新课,熟中孕新,定位准确,富于实效,同时激发了学生想探究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的欲望。
比大小-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大小-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比较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能够正确理解数的大小与位数的关系。
3.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三个符号。
教学重点1.理解数的大小与位数的关系。
2.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三个符号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三个符号进行比较。
2.通过练习培养思维敏捷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比大小的概念,通过例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比较大小,以及如何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举例说明什么是比较大小,比如让学生比较自己身高、年龄等方面的大小关系。
2.以数学表达式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符号理解大小关系,比如2<5表示2比5小。
3.让学生动手练习简单的数字大小比较,比如17<19。
2. 讲解新知识在学生初步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1.理解数的大小与位数的关系。
比如比较两个两位数34和52,通过观察个位数、十位数的差异,可以判断哪个数更大。
2.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三个符号进行比较。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0的大小关系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详细的讲解。
3. 课堂练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组活动和个人练习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比如以下练习:1.让学生做一些字母大小比较的题目,通过比较不同字母的字母表顺序,判断大小关系。
2.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通过口算或者书写数字,强化数字的大小意识。
3.给学生分发一些简单的练习册子,供学生课后自行练习。
教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三个符号进行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举例、口算、个人和小组练习等。
通过不断练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基本的比大小技巧,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比大小-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比大小-北师大版知识目标•了解数的大小关系,能够根据大小比较数的大小。
•认识使用数学符号表示大于、小于、等于。
•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判断数的大小,运用比较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寻找规律比较数量的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运用比较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掌握找规律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比较数的大小关系。
•学生能否独立找出规律,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教师: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练习题。
•学生:教科书、练习本、笔、橡皮。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大小关系,如家庭成员的年龄、机场、车站的滑动门的宽度等,引入本课比大小内容。
提高认知•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数的大小,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并用大于、小于号表示出来。
示例1:24 __ 46问号填什么符号?正确答案是“<”。
示例2:50 __ 30问号填什么符号?正确答案是“>”。
•讨论所有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解释他们的答案,同时纠正不正确的答案。
•回顾大于、小于号的含义,强调它们的区别。
拓展知识•让学生观察一组数的大小,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解释这些规律,理解它们与大小的关系。
并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的回答。
示例3:12,24,36,48,60学生提出的规律: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2。
•通过多个例子提高学生的找规律能力,并说明找规律是比大小的有效方法。
回顾与总结•回归本课思路,通过例题、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综合梳理本课知识点和整个教学过程。
•总结本课重点难点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评估本课的教学效果。
课后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或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反思•教学中应注意设置合适的情境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的收获。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比大小

(3) 8.2 米
8 米 30 厘米
8 米 1 分米 8 米 400 毫米
( 8 米 400 毫米)>(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米 30 厘米)
>( 8.2 米 )>( 8 米 1 分米)
6.在 里填上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13.03)。 (2)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93.93)。 (3)使这个数最接近 30,这个数是( 33.03)。
7.19 < 71.9
2. (选自教材P10 T3)在 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 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90.97);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30.97 )。
3.(选自教材P10 T4)数学游戏。
7.95元
8.18元 8.05元 8.30元
7.85元 7.50元
5.把下列各数(或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列起来。
(1)0.73 0.729 0.74 0.72
(0.74)>( 0.73)>( 0.729)>( 0.72)
(2)6.7 千克 6 千克 70 克
6.007 千克 6.707 千克
(6.707 千克 )>( 6.7 千克)>( 6 千克 70 克) >( 6.007 千克)
方法三: 利用示意图比较。
0.8 > 0.69
答:李娜跳得高。
谁跳得最远?下面的做法你看懂了吗?
跳远成绩
姓名 王红 李娜 张华
成绩/米 2.97 3.13 3.08
2.97<3.08<3.13 答:李明跳得最远。
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知识提炼
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 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那么就 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先比较十分位上的数, 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 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次往下 进行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课时 比大小教案与反思

一、观察图片信息,提出问题:
1、问题1:王红和李娜谁跳得高?
2、问题2、郑强、李明和张华谁跳得远?
(小组讨论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
二、讲授新课
1、汇报1: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几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时,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0.69<0.8
2、如果几个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97<
3.13<3.08
3、汇报2:
4、针对两种比较方法,请同学们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比较大小,你有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
第10页练一练1、2题
五、板书设计比大小
比大小的方法
教学反思:
【素材积累】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比大小》导学案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9—11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一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或 。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或 。
4、0.307的3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
5、1米= 分米,1分米= 米;1千克= 克,1克= 千克。
二、合作探究。
1.谁的得分高。
在一次少年演讲比
赛中,先出场的两位
选手的得分如图所
示。
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9.87 ○ 9.90
2.你会排列吗? 第三位出场的选手张华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
3.猜一猜。
第四位选手王平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
你来猜一猜他可能得多少分。
你能将这三名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吗? ( )>( )>( ) 你是怎么比较的?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以你猜测的得分作为王平的得分,把这四人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
( )>( )>( )>( )
4.我们来总结。
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 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 部分相同,就从 部分的 位比起, 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课内巩固训练。
1.在下图中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
0.839 ○ 0.9 6.07 ○ 6.7 5.45 ○ 5.63
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 =( )米 37厘米 =( )米
5元4角 =( )元 150克 =( )千克
4. 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 0.720, 0.702, 0.712 (2) 8.09, 8.91, 9.08
( )<( )<( ) ( )<( )<(
) 6.根据要求,写出三个小数。
(1)在0.6和1.0之间:( ),( ),( )。
(2)在0.25和0.5之间:( ),( ),( )。
(3)在0和0.1之间:( ),( ),( )。
7.下面数中的□内可以填几?
0.□7 < 0.6 1.□<□.2
□.□ < 1.□ 0.□1 > 0.1□
四、学习体会。
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吧。
五、数学游戏。
(教材第11页)
六、数学阅读。
(教材第10页)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