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无机推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推断
1. 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
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A、D、F都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
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是。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
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有毒,③的反应中还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相遇有白烟生成,则A、D反应产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

通常
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

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
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1)F的电子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4)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5)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 sp=7.0×10—9。

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4.A、B是中学化学里常用的物质,其中B应用广泛的金属单质,A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相互反应以及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B和A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而常温下难反应的原因是。

(2)写出F和G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G;G→F。

(3)L转化成I的的化学方程式。

5.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
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
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1)I、G、J三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
(4)若28g A单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kJ(Q > 0),写出这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反应⑦中若有18g I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N A。

7.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可作为工业生产J的原料,B、C、H、I为非金属单质。

常温下,X是一种液态化合物, F为常见的红棕色防锈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O是常见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A、E、J、N中含有同一种元素。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X的分子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写出反应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在高温的条件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和2molD,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的转化率为50%,则D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这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

(3)K和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也能生成H,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1mol A参加反应,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生成N的质量为1165g,生成K的质量为224g,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A→D的反应必须加热,否则会发生钝化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E的化学式依次为、、。

(2)写出B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B和过量过氧化钠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

10.图中C至L分别表示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物质,E、F、I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单质,其中E有刺激性气味,X、Y是常见的金属单质。

W是由甲、乙元素按1∶1的比例组成的,其中甲元素的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的一半,乙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水已从图中略去)
填写空白:
(1)E是___________(化学式),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K+G H+J+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W +L J +C +I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分离H 和J (写出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B 、C 为常见的两种金属单质,E 、I 为常见的两种非金属单质,A 为硫酸盐。

反应②为D 的浓溶液与C 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P 溶液和G 溶液中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 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中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 。

(4)每生成1 mol 气态K ,反应放出98.3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2.在下列各变化中,E 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常温下),F 为淡黄色粉末,G 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反应②中,每生成2.24L 气体G (标准状况)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⑵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 、C 、D 均含氯元素,且A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 与D 之间。

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⑶若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且C 、D 是两种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⑷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 是一种强碱,B 是一种酸式盐,D 是一种气体,且B 遇盐酸有气体产生。

在加热条件下,当A 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⑸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 是一种强酸,B 是一种含有两种金属元素的盐,且B 的水溶液显碱性,A 、B 均由短周期元素构成,当A 过量时,C 及D 均易溶于水。

则A 过量时反应①的化学
方程式是__________。

14.下图所示五元环代表A 、B 、C 、D 、E 五种化合物,圆圈 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

① A
F
B
C D
E
G
H
短周期元素形成,每种化合物仅含有两种元素。

A 是沼气的主
要成分;B 、E 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 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 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C 是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D 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A 、B 、C 、D 、E 的化学式: A 、 ,B 、 ,C 、 ,D 、 ,E 、 。

15.下图是无机物A ~M 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I 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K 为红棕色气体、D 是红棕色固体。

(1)物质K 的分子式为 。

(2)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写序号) (4)将化合物D 与KNO 3、KOH 共熔,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 2FeO 4(高铁酸钾),KNO 3被还原为
KNO 2。

请推测其余的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

17.现有A 、B 、C 、D 、E 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H +
、Na +
、A13+
、Ag +
、Ba
2+ 阴离子
OH -、C1-、CO 32-、NO 3-、SO 4
2-
①A 、B 两溶液呈碱性;C 、D 、E 溶液呈酸性。

②A 溶液与E 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 溶液与C 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 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C 只能与D 反应产生沉淀。

(1) 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D_________
(2) E 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将C 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量的浓度的A 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

(4 )在100mL0.1mol·L
-1
E 溶液中,逐滴加入35mL 2mol·L -1
NaOH 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 mol
16.现有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氯化铁和苯酚五种物质的溶液,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X 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 、Y 一定是氯化铁溶液
C 、Z 可能为碳酸氢钠溶液
D 、M 、N 必定各为苯酚、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17.如下图所示的各物质的相互转变中,反应①、②是重要的工业反应,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X 被人体吸入会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Y 会造成温室效应,D 会形成酸雨,E 是常见的金属,F 分子的结构与Y 分子的结构相似,且F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M N
X
Y Z
⑴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写出F的结构式:。

⑷ Y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多种物质,既可获得经济效益,也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①若G是一种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G的分子式为:。

②若G是Y与H2按1∶3的比例反应而得,则G可能是。

(填编号)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18、a-j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a为固体单质,b为淡黄色粉
末,c、f、i为气态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且e可由c、f合成,j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
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反应⑤、⑦的离子方程式:⑤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AlCl3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B,写出AlCl3与物质B按物质的量比2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以Pt为电极电解滴加有少量酚酞的H饱和溶液,则在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填“阴、阳”)极
附近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简述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转化关系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

已知A、B为氧化物,C为固体单质,D为黄绿色气体。

请回答:
(1) A为______,G为 ______ (均填化学式)。

(2)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 ___ , 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 _。

(3) 写出G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

(4)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M的水溶液不呈中性的原因:____ __。

(5) 已知一定质量的B与足量的浓酸X反应生成的D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 L,则被氧化的X的质量为__ ____o
19.答案:
18答案:
1答案:(1)2C+SiO2=高温Si+2CO↑(3分)
(2)2Fe2++Cl2=2Fe3++2Cl-(3分)
H
.. ..
(3)〔 H∶N∶H〕+〔∶Cl∶〕- (3分)4NH3+5O2 Pt=△4NO+6H2O (3分)
.. ..
H
2
2.答案:
3答案:(1)CaCO 3; KCl ; H 2O (2分) (2)CaSO 4+CO
2-
3
= CaCO 3↓+SO
2-
4。

(2分)
(3)将滤液滴加到盐酸中产生气泡。

(1分) (4)a ;d 。

(2分)
(5)碳酸钙用于制水泥原料、硫酸钙,氯化钾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氨在工艺中循环使用等(原子利用率
高,没有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2分)
4答案:(1) 加热 , 表面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 (2)F→G 3NO 2+H 2O=2HNO 3+NO ;G→F 2NO+O 2 = 2NO 2 。

(3) 4Fe(OH)2+O 2+2H 2O=4Fe(OH)3 。

5答案:、(1)H 2+S

H 2S (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2)H 2SO 3 + 2H 2S=3S + 3H 2O (3)C+2H 2SO 4(浓)

CO 2 ↑+2SO 2 ↑+2H 2O 或Cu+ 2H 2SO 4(浓)

CuSO 4 +SO 2 ↑+ 2H 2O 等
(4)①H 2SO 3 +2OH —
= SO 32—
+ 2H 2O
②大于;Na 2SO 3溶液中SO 32-
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③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 2SO 3溶液的水解。

6答案:⑴第3周期、第ⅢA 族 (每空2分) ⑵4Fe(OH)2+O 2+2H 2O=4Fe(OH)3 (2分) ⑶O H AlO OH
O Al 223222+===+-
-
(2分)
⑷3Fe (s )+ 2O 2 (g )= Fe 3O 4(s );△H = -6Q kJ·mol -1
(3分) (5)2 (2分)
7答案: ⑴ H2O2(2分),极性(2分), 2Fe3+ + SO2 + 2H2O==2Fe2+ +SO42- + 4H+(2分) (2) C+H2O CO+H2(2分),25%(2分), 16.8(2分)
⑶3Fe + 4H2O(g) Fe3O4+ 4H2(2分),CO2+2NH3 CO(NH2)2+H2O (2分) ⑷Fe4S5+8O2 2Fe2O3+5SO2(2分)
8、(1)FeSO 4;Fe 2(SO 4)3;(NH 4)2SO 4 (各1分,共3分) (2)2Fe 2+
+H 2O 2+2H +
=2Fe 3+
+2H 2O (2分)
(3)4Na 2O 2+6H 2O+4FeSO 4==4Fe(OH)3↓+4Na 2SO 4+O 2↑(2分) 或写成
2FeSO 4+H 2SO 4+3Na 2O 2+2H 2O==2Fe(OH)3↓+3Na 2SO 4+O 2↑(2分)
若反应分三步书写:2Na 2O 2+2H 2O==4NaOH+O 2↑;FeSO 4+2NaOH==Fe(OH)2↓+Na 2SO 4;4Fe(OH)2+O 2+2H 2O==4Fe(OH)3 全部写正确,同样给分,其中有一个错误就不给分。

其它合理的反应过程参照给分。

10答案:(1)Cl 2 第四周期第Ⅷ族
(2)3AlO +Fe 3+
+6H 2O=3Al(OH)3↓+Fe(OH)3↓ (3)4Na 2O 2+4FeCl 2+6H 2O=4Fe(OH)3↓+8NaCl +O 2↑
(4)①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NaOH 溶液过滤洗涤滤渣得Fe(OH)3②向滤液里通入足量的CO 2过滤洗涤滤渣得Al(OH)3 11答案:(1)Cl 2(2分)
(2)Cu 2+ + 2e -
Cu (2分) 2CuSO 4 + 2H 2O 2Cu + O 2↑+ 2H 2SO 4(2分) (3)Fe 3O 4 + 8H +
2Fe 3+
+ Fe 2+
+ 4H 2O (2分) Fe + 2Fe 3+
3Fe 2+
(2分)
2Fe 3+
+ SO 2 + 2H 2O 2Fe 2+
+ SO 42-
+ 4H +
(3分)
(4)SO 2(g) + 2
1
O 2(g) SO 2(g),△H =-98.3kJ/mol (3分)
12答案:⑴0.200 mol (不带单位不给分) ⑵Cl 2+2OH -
=Cl -
+ClO -
+H 2O ⑶C +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⑷NH 4+
+HCO 3-+2OH


NH 3↑+CO 32-
+2H 2O
(或:NH 4+
+HSO 3-
+2OH -

NH 3↑+SO 32-
+2H 2O ,
或:NH 4+
+HS -
+2OH


NH 3↑+S 2-
+2H 2O ,其它正确答案亦可)
⑸4HCl +NaAlO 2=NaCl +AlCl 3+2H 2O
(或:4H 2SO 4+2NaAlO 2=Na 2SO 4+Al 2(SO 4)3+4H 2O ,注:若H 2SO 4写成硝酸亦可) 13答案:(1)Cu(NO 3)2 (2分)
(2)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

(2分) (3)①③(2分)
(4)3Fe 2+
+ NO 3-
+ 4H +
== 3Fe 3+
+ NO ↑+ 2H 2O (3分) (5)2Na 2O 2+2Cu(NO 3)2+2H 2O=2C u (O H )2+4NaNO 3+O 2↑(3分) (6)0.2 mol/L (2分)
14答案:.A 、CH 4,B 、H 2O 2,C 、SiO 2,D 、Si 3N 4,E 、N 2H 4。

15答案:(1)NO 2 (2分); (2)Fe 2O 3+2Al 2Fe +Al 2O 3 (3分) (3)③ (2分) ; (4)Fe 2O 3+3KNO 3+4KOH 2K 2FeO 4+3KNO 2+2H 2O (2分)
16ª
17答案: (1) Na 2CO 3 Ba(OH)2 AgNO 3 (2) Al 3+
+ 3H 2O
Al(OH)3 + 3H +
(3)c (Na +
)>c (C1-
)>c (HCO 3-
)>c (OH -
)>c (H +
)>(CO 32-

电解 催化剂
或c(Na+)>c(C1-)>c(HCO3-)>c(OH-)>c(H+)
(4) 0.01mol
17答案:⑴4FeS2+11O22Fe2O3+8SO2⑵ Fe2O3+3CO2Fe+3CO2⑶ COS ⑷①CH4O ②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