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9.3大气压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9.3大气压强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本节主要讲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
1. 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分子的撞击产生的。

2. 托里拆利实验: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

3. 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呼吸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托里拆利实验的操作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吸管、饮料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用吸管喝饮料,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思考,引入新课。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测量过程。

4. 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5.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呼吸、吸管喝饮料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6. 知识巩固: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大气压强
1. 概念: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分子的撞击产生的。

2. 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3. 应用:吸管喝饮料、呼吸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解释大气压强的概念。

(2)简述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应用。

2. 作业答案:
(1)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分子的撞击产生的。

(2)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表示大气压强,通
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

实验方法:将一根长的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插入水银中,管
中水银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会上升到一定高度。

(3)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吸管喝饮料、呼吸、抽水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
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但在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其他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
并进行交流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1. 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大气压强的经典实验,通
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

实验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强
与水银柱高度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计算大气压强。

实验方法是将一根长的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插入水银中,管中水
银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会上升到一定高度。

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1)实验前要检查玻璃管是否有裂缝或漏气的地方,确保实验的
准确性。

(2)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水银溅出或玻璃管破裂。

(3)要准确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可以使用刻度尺或读数尺,注意
单位转换。

二、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
1. 吸管喝饮料:吸管喝饮料是大气压强的一个典型应用实例。


我们用吸管吸走饮料瓶中的饮料时,口腔内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而外
部大气压强将饮料推入口腔。

这个现象就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2. 呼吸:呼吸过程中,肺部扩张时,肺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
强将空气推入肺部。

当肺部收缩时,肺内气压增加,大于外界大气压强,使空气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中,大气压强起到了关键作用。

3. 抽水机: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设备。

当抽水机工作时,通过减小水箱内的压强,使得外部大气压强将水推入水箱。

这个原理
在现代的抽水马桶中也得到了应用。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在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原理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要生
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描述实验操作和现象时,语言要准确规范,语调要平稳,确
保学生能够清楚理解。

3. 在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应用时,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变化
丰富,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讲解、实验、练习等环节的时间充足,让学生充分参与和理解。

2. 在实验环节,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实验现象,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3. 在课堂练习环节,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解答,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三、课堂提问
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设计问题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 在实验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四、情景导入
1. 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如吸管喝饮料,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实验导入,如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创造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