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团结一家亲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民团结一家亲说课稿
军民团结一家亲》说课稿
一、概述
本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16册第六单元的《军民团结一
家亲》。

这是一首学唱歌曲,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的插曲。

歌曲采用了海南岛黎族民歌《五指山歌》的音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歌曲结构简单,由四个乐句构成,节奏平稳、旋律优美。

通过运用附点音符的突出表现,强调音乐力度,展现了军民团结打敌人的决心,歌颂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之情。

根据教材的结构与内容,我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通过情境创设、知识反馈到新歌教学再到拓展,层层推进,营造轻松愉快的研究氛围,培养学生感知、欣赏、表现音乐的基本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同时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之情。

2)、掌握歌唱的亲切的演唱情绪,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演
唱歌曲。

并能够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随音乐哼唱旋律并学会演唱舞剧选曲《军民团
结一家亲》。

通过研究歌曲表演,体会情境。

2)、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和体验舞剧选曲的风格
特点,培养对舞剧、舞剧选曲这种艺术形式的喜爱。

3、感情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唱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体会歌曲
的亲切、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热爱红军,军民团结亲如一家的鱼水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研究、互相团结的情感。

2)、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扩大学生音乐
视野,领略在芭蕾舞台上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根据课程标准,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点
1)、学会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2)、能用圆润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1)、体会歌曲的亲切抒情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和红军的革命热情。

2)、体验研究芭蕾舞基本手位动作。

五、研究者特征分析
对学生特征进行分析,更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1、学生是13—15岁的青少年,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带有明显的敏感性。

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就会被感动或是振奋、激动,显得非常热情,或者是动怒、呕气,甚至感到泄气,变得消沉。

2、学生喜欢音乐,因为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上课内容丰富多彩。

3、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辨别音乐的情绪和风格。

六、学法指导
1、以引导学生为主的学法指导。

通过聆听音乐和观赏舞剧视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民热爱红军、军民团结亲如一家的情感。

2、启发式学法指导。

通过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并学唱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启发学生领略___在舞台上展现的英
姿飒爽形象。

七、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课件、电子琴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授课,结合视听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情感与认知需求为主要目标。


八、课时准备: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红色娘子军》插曲《红色娘子军连歌》的歌曲视频。

课前播放歌曲《红色娘子军军歌》律动,并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讲故事导入,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师:这首歌曲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坚定、雄壮有力。

师:这首歌曲是娘子军》的插曲《红色娘子军连歌》。

(PPT出示:剧情介绍:十年内战期间,在海南岛有一支___领导下的___——___。

___原是恶霸地主南霸天家的女奴,因不堪欺凌与压迫逃出了南府,但被___追上打得昏死过去。

___以为___已死,带领狗腿子离去。

党代表___带领通讯员___化妆侦察,途经椰林寨时救起了___,并问明身世,指明投奔方向。

___加入娘子军以后,为了歼灭___,___化妆成华侨巨商带她深入南府,由于___擅自开枪,过早地暴露了战斗信号,致使___逃脱。

___在党的教育下觉悟不断提高,在解放椰林寨的战斗中,击毙了南霸天。

___成为优秀指挥员。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而且至今还有活着的当年的娘子军战士。

红色娘
3子军英勇杀敌的精神成为革命的旗帜,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许多文艺作品都表现了这段革命历史,其中最著名的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这部舞剧由___根据梁信的同名剧本
改编,由___、___等作曲家创作音乐。

___是一位作曲家和音
乐教育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和芭蕾舞剧《鱼美人》。

___是一位作曲家,他的主要作品有舞剧《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的音乐。

这部舞剧于1964年在
北京首演,成功地将芭蕾艺术形式与中国人民革命生活相结合,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

音乐中融入了海南民歌的元素,并运用了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性手法,塑造了独特的音乐形象。

二)授课
1、播放《军民团结一家亲》音乐视频,创设情景,加深
感受。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斗笠舞》并引入歌曲的研究。

教师适时引导,纠正学生的不足,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知识。

4(1)、视频中展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乡亲们编织斗笠、慰问红军,展现了军民团结、军爱民、民拥军的和谐景象,表达了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之情。

2)、感受音乐的旋律给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旋律亲切而优美,表达了抒情的情感。

2、教师分析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了解与认知。

军民团结一家亲》是为了姑娘们表演《斗笠舞》而创作的舞蹈配乐。

这首歌曲是《乡亲们慰问红军》中合唱部分的一段乐曲,通过老百姓们送给红军战士斗笠的场景,表达了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之情。

音乐的旋律生动地展现了姑娘们手拿斗笠翩翩起舞的场景,优美的音乐加上芭蕾舞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歌曲采用G大调,2/4拍,由两个乐段组成,这两个乐段基本相同,只在结尾处稍有不同。

开始有一个8小节的引子,中间还有8小节的间奏。

引子以平稳、亲切的歌声,___地唱出战士和老百姓之间深厚的感情。

通过音像资料的欣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歌曲表达的情感处理,使他们了解如何在音乐表演中处理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来
演唱?2)歌曲中需要注意哪些乐理符号?学生回答后,教师
可以模唱歌曲来引导学生。

学生回答:1)应该用抒情优美的
声音演唱。

2)需要注意倚音和结束句的重音记号。

在聆听两次歌曲后,学生已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轻声哼唱。

教师可以示范并伴奏,教学生唱这首歌曲。

掌握歌曲后,让学生讨论并提出歌曲中的疑难部分,特别关注唱歌的力度和情绪。

教师可以示范并教唱。

整首歌曲应该用中速来演唱,前半部分力度较轻,最后的“打敌人”处有重音记号,要唱得重一些。

因为敌人太可恨了,打敌人要有力量,要坚定一些。

请个别同学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在整个歌曲教学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听赏、讨论、感受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使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一直保持高涨的研究情绪。

课堂延伸活动:
1)了解芭蕾舞:观看图片,介绍芭蕾舞的起源和特点。

芭蕾舞是一种古典舞蹈,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后来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

芭蕾舞最重要的特点是女演员在表演时以脚尖点地,因此也被称为脚尖舞。

2)活动创编:让学生一起体验芭蕾舞的美妙舞姿。

请学
生在教师示范下研究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动作。

通过课堂延伸活动,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芭蕾舞,亲身体验芭蕾舞的美妙。

通过研究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我们初步了解了在芭蕾舞台上展现的___形象,她们英
姿飒爽,穿着尖鞋。

这让我们体会到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对军队的爱,军队对人民的爱,以及军民团结亲如一家的深厚情感。

这种团结就像一个班级集体,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团结,共同进步。

这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