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退位减法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不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减法的基本概念。
2.能完成简单的不进位减法计算。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不进位减法的基本概念。
2.解决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解决复杂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1.黑板、粉笔。
2.小数字牌、算盘、计算器。
3.练习题。
教学方法
1.示教法
2.问答法
3.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
不进位减法
不进位减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数位进位,仅依次相减得到结果的减法。
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对于个位数的减法,直接相减即可。
2.对于十位数的减法,需要先对被减数和减数的十位数进行比较,如果被减数的十位数大于减数的十位数,则可以直接相减;如果被减数的十位数小于减数的十位数,则需要先向被减数的个位借位,再进行相减。
3.对于更高位数的减法,同样需要进行类似的比较和借位操作。
练习题
1.20-10=
2.23-13=
3.56-28=
4.76-69=
5.343-238=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知
通过示教法,让学生了解不进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举例说明10减1的计算过程,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第二步:示范计算
通过算盘、计算器等工具,向幼儿展示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幼儿亲自操作试验。
第三步:练习题讲解
老师会在黑板上给出练习题,并且完成一部分后,让幼儿完成剩余计算,检查孩子们的计算结果。
第四步:小组合作
把孩子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相互合作,检查彼此计算结果,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记忆不退位减法。
教学总结
通过该教学,成功地实现了幼儿对不进位减法的理解和记忆。
掌握了如何进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也成功的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