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5:2.5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经典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3—5题。
3.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模拟题) 相关系数(r)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lrl值越大,
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lrl值越接近O,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
下表为安徽省农业旱灾受灾面积与不同时段降水的相关分析表,读表回答6—7题。
6.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秋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安徽省旱灾的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B.夏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安徽省旱灾的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C.安徽省春季降水偏少,因此春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其旱灾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D.冬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旱灾受灾面积没有影响
7.关于安徽省旱灾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安徽省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是造成其旱灾的重要原因
B.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C.季风气候,年际之间季风的不稳定性是造成其干旱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D.安徽省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和蒸腾极为强烈,农业需水量很大,容易造成旱灾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8.该游牧活动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9.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盛行西北风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D.30°~40°盛行西南风
11.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7月份、夏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下图为世界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半球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选项中表示7月份全球等压线分布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13.图示同一半球气压中心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球的公转 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D 从图中可看出气流向两侧辐散,说明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2.C 由图中近地面风带1风向为东南风、风带2风向为西北风判断,图中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新西兰受风带2(西风带)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易错提醒】D选项中关于罗马气候的形成是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影响所形成,但是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是位于南半球,罗马是位于北半球。
3.A 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
4.C 根据风向可知,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5.B 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6.B 根据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大并结合表可判断,夏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安徽省旱灾的受灾面积影响最大,其次是秋季、春季降水的变化程度。
7.C 安徽省属于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
夏秋季节正是作物的旺盛生长时期,当降水量偏少、持续晴天无雨时,就会形成伏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灾面积就会增加。
【易错提醒】应对干旱的措施要根据干旱的形成原因,安徽位于东部季风区,季风的不稳定造成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应对措施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调节降水的季节分配。
8.B 维多利亚湖附近虽在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形的抬升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明显的干湿季,这才有了迁移的路线。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夏季北迁,冬季南迁。
该区域为热带草原区,无热带雨林,A错;该区域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受飓风的灾害很小。
9. D 游牧活动的移动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甲地位于向南移动的过程中,即7到12月期间的时间;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要求。
【解题技巧】热带草原游牧业的迁移规律取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季节分配又受到热带(赤道)低气压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影响的季节就是热带草原降水丰富的季节。
10.D 从甲图中判断,气压带、风带南移,表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0°~10°N盛行东北风,10°~20°N盛行东北风,20°~300N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0~400受西风控制盛行西南风。
11.B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甲图气压带、风带南移,表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乙图气压带、风带北移,表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12.D 7月份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此时,北半球大陆受低压控制,南半球大陆受高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