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12]版数学二上《动物聚会》word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动物聚会》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动物聚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动物聚会》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物体的多少”的概念,学会用数词表示物体的多少,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材以动物聚会的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和探究。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数量的概念还不太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数词表示物体的多少的方法。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数词表示物体的多少。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掌握数数、识数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动物聚会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数数、识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聚会的场景,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多少只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提问“物体的多少应该如何表示?”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课堂讲解:a.教师讲解数的顺序,让学生认识数字1-10。
b.教师讲解如何用数词表示物体的多少,举例说明。
c.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识数。
4.课堂练习:a.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比一比哪个组数得快、数得准。
b.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动物图片,学生用数词表示动物的多少。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数一数家里的物品,用数词表示物品的多少。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数:1 2 3 4 5 6 7 8 9 10识数:一(个)二(个)三(个)… 十(个)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第三单元动物聚会(说课稿)二年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动物聚会(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四边形。
1.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1.3.掌握分类的方法。
2.能力目标2.1.能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和模仿几何图形。
2.2.能够根据条件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
3.情感目标3.1.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理性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2.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知识点1.1.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四边形。
1.2.比较大小的方法。
1.3.分类的方法。
2.教学重点2.1.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2.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3.掌握分类的方法。
3.教学难点3.1.比较大小的方法。
3.2.分类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教学手段1.1.教师讲解。
1.2.小组合作。
1.3.游戏。
2.教学过程2.1.引入新课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常见的物体,如球、三角板、正方形木块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几何形状,并让学生尝试描述这些形状的特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画面或图形的方式来引入新课。
2.2.讲解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在引入新课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介绍圆、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的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图形和实物,向学生展示这些图形间的异同。
2.3.合作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探究实际中的几何图形,并尝试分类和比较。
同一小组的学生们要一起搜集、比较,找规律,再汇总到全班进行交流。
2.4.游戏练习为了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分类和比较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2.5.教师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地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及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愉快地完成小组合作任务,进入状态,思维活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通用4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通用4篇)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动物聚会》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中心校的孟庆超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二级年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节《动物聚会》。
教材分析:本单元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
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学情分析: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认识,并能够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
由于本班学生思维敏捷,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并且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依据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难点设为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法与学法: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共同探讨获得新知。
教学中我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掌握“移多补少”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圆片教学过程:根据《课标》指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创设了白雪公主来到森林里答谢小矮人,小动物们为白雪公主举办动物聚会的童话故事,引出新课。
通过实践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成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课堂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课堂说课稿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课堂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课堂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课堂说课稿1说设计意图对于动物,孩子们是十分喜爱和熟悉的。
喜欢看动物的动画片、图书,喜欢模仿它们的动作、声音,喜欢用画笔画出它们或可爱、或狡猾、或憨态可掬的样子,更喜欢讲动物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
我选择的《动物聚会》表现的正是发生在大森林里动物们之间有趣的故事。
由于幼儿对于动物的喜爱和种种了解,可以使他们在一种非常轻松和愉快的情绪中来观察和理解挂图内容。
说活动目标1、能按一定方位顺序较连贯地讲述。
2、感受动物聚会其乐融融热闹氛围。
说活动准备1、小猴子毛绒玩具。
2、挂图分别用三张纸遮着四组小挂图。
3、活动音乐磁带。
说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挂图。
难点:按一定方位顺序较连贯地讲述。
说活动过程一、导入:大家看,谁来了?——出示猴子。
小猴子说:“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都来聚会了,你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去看看吧!二、看图、猜图(一)池塘里动物1、蓝色的是个大大的池塘,大家看,池塘里有谁?河马躺在什么上面?表情怎么样?另一只河马在干什么?嘴巴是什么样的?猜一猜它会发出什么声音?2、岸边是谁呀?它看到了什么?什么表情?3、教师小结:池塘里一只河马悠闲地躺在气垫上,气垫上还插了一顶遮阳伞,另一只河马“哎呦哎呦”地推着气垫,大河马张着嘴巴呵呵地笑个不停,岸边两只仙鹤朝池塘里看去,啊!大鳄鱼朝小猴子游过去了。
(二)大树周围动物1、池塘一边大树上有些谁?(引导幼儿从树上到下,从前到后观察),它们分别在干什么?如:大树的最上边是谁?在干什么?嘴巴是什么样的?在说什么?松鼠下边是谁?在干什么?树枝被压得怎么样?松鼠后边是谁?本来在做什么?现在在干啥?神态怎么养?啄木鸟后边是谁?神态怎么样?2、教师小结:池塘一边有棵茂密大树大树上,松鼠一个劲儿地叫好,原来三只顽皮小猴正攀着树枝,树枝被压得一颤一颤地,可们还不停地“忽悠忽悠”,啄木鸟医生顾不上给大树看病正瞧得入神。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4《动物聚会》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4《动物聚会》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动物聚会》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动物聚会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发现加减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物聚会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应用。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3.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总结。
4.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遵循简洁明了、条理清晰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动物聚会》2.教学内容:加减法的应用3.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4.教学难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名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动物聚会》1.2 教材内容本教材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共13个单元,本篇所涉及的是第一单元《认识小动物》中的第二个故事——《动物聚会》。
1.3 教材特点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通过动物的各种形态、特点及生活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中的图形、计数、比较大小等基本概念。
同时,还融入了儿歌、故事、游戏等活动,生动有趣,易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 - 认识小动物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 认识小动物的特点,如兔子长耳朵、大象长鼻子等; - 能够用图形名称描述动物。
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 - 通过观察和比较,辨认图形; - 能够应用图形名称,描述动物。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动物的图形、特点和名称。
•学生能够用图形名称描述动物。
3.2 教学难点•学生辨认部分图形的名称。
•学生学会用图形名称描述动物。
四、教学过程4.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学案、小动物卡片等教具。
•在教室里展示各种形状的大型动物和图形卡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手持一个兔子和大象模型,引导学生猜测两个动物的名称,并根据模型引导学生分辨出两个动物的特点,如长耳朵和大鼻子等。
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特点都是由图形组成的,如圆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图形,并询问学生认识哪些形状。
步骤二:讲解教师走到展示台前,出示图形卡片,分别讲解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等数学术语,并让学生观察、感受和形象记忆,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步骤三:操练教师发放小动物卡片和图形卡片给每位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辨认图形和动物的特点,并将正确的图形卡片放在对应的动物卡片旁边,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步骤四: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小动物卡片展示在台上,并用图形名称描述小动物。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word版)

动物聚会。
(教材第22、23页)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运用数学的意识。
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在生动的“动物聚会”情境中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难点: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里今天特别的热闹,因为小动物们在聚会。
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有3只小猴子端着桃子来了,还有3只小兔子抱着萝卜来了。
·有6只小松鼠端着松果来了,树上的3根树枝上,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
·有6篮松果,每篮有3个。
·有3盘桃子,每盘有6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心,收集的数学信息真多啊!由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简单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计算的问题,并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喜爱的童话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读图,了解、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
1.想一想,连一连。
师:你能看懂图意吗?该怎么做呢?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松果每篮3个,有6篮。
就是6个3,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3+3,改写为乘法算式就是3×6或6×3。
·桃子每盘6个,有3盘。
就是3个6,写成加法算式是6+6+6,改写为乘法算式就是3×6或6×3。
师:解释得真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逐一出示并解答)。
师:说一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是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动物聚会》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动物聚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动物聚会》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动物的数量进行认识和计数;二是对动物的数量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品数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动物,如五趾动物、四趾动物等,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加深对动物数量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数出各种动物的数量,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数出各种动物的数量,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操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数一数各种动物的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数出各种动物的数量。
3.教学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数一数、写一写各种动物的数量,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动物的数量,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5.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各种动物的图片和数量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各种动物的数量。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聚会》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聚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动物聚会》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动物们参加聚会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比”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们还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法,自主地探索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比”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比”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动物们参加聚会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动物们身高、体型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的概念和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5.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聚会》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聚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动物聚会》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动物聚会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自然而然地引入数学运算的概念。
教材在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0以内的数字有所了解。
他们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但对具体的运算规则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践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动物聚会的故事情境,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计数棒等教具,以及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动物聚会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教具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算规律。
3.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运算方法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
4.巩固:学生进行游戏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知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并强调运算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动物聚会》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章节,主要内容是通过动物聚会的场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数数、计算和比较来解决问题。
他们将遇到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例如“3只兔子加上2只兔子等于多少只兔子?”或者“如果有5只小鸟,又有3只小鸟飞走了,还剩下多少只小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动物聚会》这一课时,我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计算能力,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他们可能对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悉,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通过数数、计算和比较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如涉及到多个动物的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故事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聚会的情景,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04《动物聚会》说课稿

《动物聚会》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课时《动物聚会》。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本课时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利用乘法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看图提问题,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力图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乐学数学,活用数学。
➢学情分析: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认识,并能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由于本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思维敏捷和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能写出简单的乘法算式;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的乘法算式提出用乘法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问一问、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乘法算式3×6,提出用这个算式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动物聚会说课稿

动物聚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动物聚会》。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动物聚会》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初步感受乘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意义。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动物聚会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乘法运算的简便性,为后续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
他们已经掌握了加法的运算,但对于乘法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的和。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的和。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观察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聚会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举行聚会呢!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有 3 只小兔子,每只小兔子拿着 2 根胡萝卜。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动物聚会》word说课稿

《动物聚会》说课稿倪家营镇马郡小学候德山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课时《动物聚会》。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本课时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利用乘法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看图提问题,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力图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乐学数学,活用数学。
学情分析: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认识,并能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由于本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思维敏捷和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能写出简单的乘法算式;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的乘法算式提出用乘法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问一问、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乘法算式3×6,提出用这个算式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聚会》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聚会》说课稿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节,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时教师要保护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乘法问题的解决上。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会应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熟悉学校环境、生活环境的经验,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前3节乘法的初步认识已经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我根据本班学生自学能力强,乐于动手,善于合作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尝试学习方式,加强了动手操作与说一说、找一找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体会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生活中处处有乘法,处处有数学。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同时培养兴趣,提高自信心。
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关系,通过内推,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
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2、通过问、摆、说、找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乘法的实际运用分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说教学重点: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乘法的含义。
说教学难点:体会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
说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说教具准备:圆片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电脑出示动物聚会的情景图)师:小朋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上《动物聚会》word教案 (2)

動物聚會
學習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
2、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重點:乘法運算的運用。
教學過程:
導入(情景設計)
一、看一看、練一練。
1、請學生觀察教材第8頁“動物聚會”圖或黑板上的掛圖。
先在小組內討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再由一個學生回答。
2、評價學生的答案,要求學生列出每個問題的算式和結果,並請一位同學上臺在黑板上進行運算。
3、評價該生的答案,同時指出正確答案。
二、練一練、說一說。
1、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8頁第二部分“連一連”。
2、請一位同學說出自己的答案,並進行評講。
3、表揚學生,繼續引導:6+3呢?
4、先請學生觀察教材第9頁“說一說”的圖畫,再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圖畫的意思,最後獨立列出自己的算式。
5、請一位學生說一說2和3的由來。
6、評一評。
7、觀察教材第9頁第三題,看清題意,提出問題,然後列出算式計算。
三、實踐活動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並與同伴說一說。
2、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

小学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教材分析:《动物聚会》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节本单元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学情分析: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认识并能够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由于本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思维敏捷和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思考目标:通过问一问、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教法与学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相互启发共同探讨获得新知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圆片教学过程:经过上课实践结合网友们的研讨和大家的建议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一上课我创设了这样情景:同学们你们都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吧美丽的白雪公主被英俊的王子救活之后两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呀白雪公主一直想找机会感谢一下七个小矮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于是这一天她来到了森林王国小动物们为了欢迎白雪公主的到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物聚会(板书课题)同时出示主图题图通过实践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成功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过来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动物聚会》说课稿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了图中的数学信息这个时候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问题我让他们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汇报这样很好的保护了孩子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然后课件出示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4个问题:(1)一共有几只小鸟(2)一共有多少个松果(3)一共有多少个桃子(4)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在这里我把主题图中的每捆4根胡萝卜改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然后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复习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并且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同学们的回答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列出下面三个题的算式运用鼓励性语言学生们很主动的思考问题积极回答这时我把学生回答的加、乘两种方法都进行板书通过比较让学生再次感受乘法运算的简便性在这里我把原来的一个小环节删掉了就是问题(2)和(3)都可以用36表示它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大家研讨时觉得和练习中连一连的环节重复又因为本节课时间不够充足所以我决定在这里把它删掉在练习中稍做强调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最后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是网友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由于同样地问题在前两课《儿童乐园》出现过一次我认为同学们都能知道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可上这节课时班级里还是有一些孩子不知道办这时我利用了学生手中的学具圆片让学生在小组内用圆片代替胡萝卜分别摆出3个一堆4个一堆5个一堆然后动手摆一摆摆成每堆相同的数量学生通过讨论和直观感受一下就明白3+4+5可以变成3个4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再回归到主题图上只要从5根胡萝卜里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能列出乘法算式了本环节的设计我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我是这么想的学生们这段时间学习乘法以来接触了很多加数相同的情境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形成思维定势特别是一些不仔细观察的孩子可能看到第一捆是三根其余的就想当然的也是三根在交流时他们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细心观察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再通过看图想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这个问题也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这对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所起到的帮助时显而易见的最后通过比较这四道题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总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练习时我采用了海的女儿的建议把闯关游戏用下面的情境换掉了师:同学们白雪公主来到森林里很想见到七个小矮人可是小矮人们为了防止再有像恶毒皇后那样的坏人来他们的家安了几道安全门快帮帮白雪公主打开这些门吧!这样不仅衔接的自然而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学生的积极性还很高涨又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思想教育练习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接受很好个别同学对乘法的意义理解的有些吃力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会掌握其中的道理体会乘法的意义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让学生通过连一连、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个想像和发展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动手实践过程中去理解、去发现从而对乘法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四、总结延伸、情知共融让学生谈谈收获再评价一下自己和他人学生们谈的很好有的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有的夸奖了他人决心要向他学习还有的谈关于这节课学习的乘法接着同学们说的我又对本课做了延伸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把找到的乘法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告诉小组成员应该解决试讲时这部分时间有些紧张如果时间再充足些能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给学生留了一项作业同学们美丽的白雪公主明天就要回家了请你把课下找到的乘法问题做为礼物送给白雪公主好通过小结与评价使学生知识系统化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找一找生活中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聚会》向阳中心小学王群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向阳中心小学的王群。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课时《动物聚会》。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本课时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利用乘法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看图提问题,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力图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乐学数学,活用数学。
学情分析: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认识,并能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由于本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思维敏捷和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能写出简单的乘法算式;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的乘法算式提出用乘法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问一问、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乘法算式3×6,提出用这个算式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我之所以把根据乘法算式提出能利用乘法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原因:根据问题列乘法算式,即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前几课已经学习过,也就是说,上几节课已经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本节课重点再来体现数学还是应用于生活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本节课来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再者说,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语言表达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怕举例,所以这个内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每小组准备一样:如18张圆形纸片片,18个小棒,18个三角形纸片……教法与学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相互启发共同探讨获得新知。
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最后我来说一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经过上课实践,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对小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一上课我创设了这样情景: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住在大森林里,为了庆祝动物节的而胜利召开,它们特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聚会,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瞧!小鸟飞来了,落在枝头上欢快的唱着歌;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猴都来了,它们还带来许多好吃的。
同学们,你们愿意来参加吗?但大会的组织者说,这次聚会,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参加,在这次聚会的场面中有很多数学问题,谁能找出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参加。
你们想试试吗?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同时出示主图题图。
通过实践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成功,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过来。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了图中的数学信息,这个时候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问题,我让他们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汇报,这样很好的保护了孩子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然后课件出示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4个问题:(1)一共有几只小鸟?(2)一共有多少个松果?(3)一共有多少个桃子?(4)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在这里我把主题图中的每捆4根胡萝卜改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
然后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动脑筋,那么谁能把第一个问题读一读并列出算式呢?学生读问题,并独立在稿纸上列式计算,结合乘法算式复习各部分名称并且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同学们的回答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列出下面三个题的算式。
运用鼓励性语言,学生们很主动的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这时我把学生回答的加、乘两种方法都进行板书,通过比较让学生再次感受乘法运算的简便性。
在这里我把原来的一个小环节删掉了,就是问题(2)和(3)都可以用3×6表示,它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大家研讨时觉得和练习中“连一连”的环节重复,又因为本节课时间不够充足,所以我决定在这里把它删掉,在练习中稍做强调,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最后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由于同样地问题在前两课《儿童乐园》出现过一次,我认为同学们都能知道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可上这节课时班级里还是有一些孩子不知道怎么办。
这时,我利用了学生手中的学具圆片,让学生在小组内用圆片代替胡萝卜,分别摆出3个一堆,4个一堆,5个一堆,然后动手摆一摆,摆成每堆相同的数量。
学生通过讨论和直观感受一下就明白3+4+5可以变成3个4。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再回归到主题图上,只要从5根胡萝卜里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能列出乘法算式了。
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7 3+7=( ) ( )”旨在让学生理解3个7加上1个7是4个7,并列出算式7 4,以此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这些环节的设计我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学生们这段时间学习乘法以来,接触了很多加数相同的情境,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形成思维定势,特别是一些不仔细观察的孩子,可能看到第一捆是三根,其余的就想当然的也是三根。
在交流时,他们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细心观察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再通过看图想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这个问题也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这对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所起到的帮助时显而易见的。
最后,通过比较这四道题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总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练习时,仍然把学生带到具体故事情境中,让学生扮演小松鼠、小白兔等角色进行互动练习,通过连一连、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个想像和发展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动手实践过程中去理解、去发现。
从而对乘法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最后再把学生从故事中带到现实生活中,我利用本课的3*6这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个乘法算式来解决呢?1.分组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小组准备的学具拿出来,也就是18个东西,看看能不能摆成能用乘法算式3×6解决的图形,并说说图形的意思,如:DIYI 小组.我们组摆的是:一组里有3个三角形,共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乘法算式就是3×6;第二小组:我们小组是这样的:一堆里有6个小棒,共3堆,一共多少个小棒:乘法算式也是3×6……2.多媒体展示:动画演示能用乘法算式3×6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图画:如:①6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共有三排,让学生根据这个图完整的表达图的意义,并提出数学问题:6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共有三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②一个盘子里放3个苹果,共三个盘子……3.让学生根据以上摆图形,和多媒体展示所说的一些实际生活情景,能不能自己在说一些能用算式3×6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最后选代表集体交流,对于说的特别好的给予表扬。
四、总结延伸、情知共融让学生谈谈收获,再评价一下自己和他人,学生们谈的很好,有的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有的夸奖了他人,决心要向他学习,还有的谈关于这节课学习的乘法。
接着同学们说的,我又对本课做了延伸,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把找到的乘法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告诉小组成员应该解决?试讲时这部分时间有些紧张,如果时间再充足些,能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最后,给学生留了一项作业,同学们,小动物们明天就要回家了,请你把课下找到的乘法问题做为礼物送给它们,好吗?通过小结与评价,使学生知识系统化,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板书设计动物聚会一共有几只小鸟? 3×3=9(只)一共有几个桃子? 6 × 3=18(个)或3 × 6=18(个)一共有几根萝卜? 3 × 4=12(个)或4 × 3=12(个)一共有几个松果? 3 × 6=18(个)或6 × 3=18(个)3 × 6还可以表示?效果预测:相信通过再次实践,学生能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他们的发现问题、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各种能力一定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设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们的帮助与支持,真诚的道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