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效果分
析
【摘要】目的:分析在ICU重症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出本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的90例ICU重症患者,分组方式:抽签法。
选取4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即参照组,选取45例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即研究组,对比MCMQ评分和家属工作满意度。
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屈服得分、回避得
分和面对得分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屈服得分、回避得分
和面对得分明显比参照组低,差异有意义,P<0.05。
较比参照组,研究组护理
工作满意度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在ICU重症患者中开展人性化
护理可让其应对方式进行转变,家属获得更高的认可,可作为临床首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ICU重症;满意度
ICU主要对危重患者的治疗、抢救等工作进行负责,且此病房患者病情相对
特殊,为了对交叉感染的发生有效预防进入ICU后常与外界保持隔离[1]。
此时患
者需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之自身疾病的困扰和家属陪伴的缺失会致使患者表
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最终严重影响了疾病治疗和康复速度。
除此之外,
ICU患者的卧床时间较长,机体凝血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加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手术和环境等会降低机体免疫水平,从而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率增加。
有研究证实,对ICU住院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快速康复具有积
极作用[2]。
基于此,本文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ICU重症患者90例展开研究,比
较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所获取的差异,现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出本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的90例ICU重症患者,分组方式:抽签法。
研究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周岁范围介于23岁至75岁之间,均值
(48.46±12.38)岁。
参照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周岁范围介于22岁至73
岁之间,均值(49.18±13.07)岁。
2组病患的一般资料经证实差异无意义,可
对比,(P>0.05)。
入选标准:患者年龄超过18岁;入住ICU清醒后24小时至48小时;家属
知晓内容后签订自愿表。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异常;存在DVT病史;精神障碍。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生活护理、疼痛护理以及体位指导,严格
遵循医嘱行对症治疗,并严密关注患者的病情。
研究组(人性化护理):(1)病房环境。
维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将安静的环境提供给患者,日常需加强通风和消毒。
对患者的自由给予更多的尊重,患者物品摆放和行为习惯不得强行限制,给予更多的安慰和鼓励,让患者体
会到温暖,最终将休息质量提高。
若患者的病情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允许家属进
入陪护,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
(2)人文关怀。
进入ICU病房后护理人员需对
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并实施关怀护理。
若患者的卧床时间过长需加强皮肤
的清洁工作,每隔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1次的翻身,并对受压部位有无红肿和皮
损进行观察。
若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进食可独立完成,护理人员需给予肯定,
从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
若患者进食困难,可通过鼻饲和空肠营养等方式
让患者的机体保持在最佳状态。
衣物更换期间需尊重其隐私,并给予更多的关爱。
(3)健康教育。
待患者清醒后可与具体状况开展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将疾病
知识、护理目的、需要注意的事宜和饮食健康进行介绍,同时讲解用药方法、
运动和预后状况。
(4)心理指导。
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并对其心理状
态进行评估,若不良情绪严重可通过鼓励和尊等方式与其交谈,获取更多的信赖,从而将排斥心理减轻,依从性明显提高。
耐性倾听患者的主诉,满足合理需求,
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让其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减轻,恢复治疗自信心,从而将
消极应对方式予以改变。
另外,告知家属需给予更多的陪伴,从而将消极情绪消除。
1.3 观察指标
通过问卷方式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估,即:屈服、回避和面对,最高分值
4分,最低分值1分,共计条目20个,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更倾向对应维度行为。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家属满意度展开调查,包含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
满意三个结果。
1.4 统计学意义
对本文计数资料等数据采取 % 统计,给予X2值统计,计量资料等数据采取
(±s)统计,对数据均开展SPSS21.0汇总,对卡方值、t值、P值进行分析,
P在0.05以下则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护理前、护理后的MCMQ评分结果对比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屈服、回避和面对等分值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护
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屈服、回避和面对等分值改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护理前、护理后的MCMQ评分结果对比(分)
分组
(n)
屈服得分回避得分面对得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
研究组
(n=45)
12.45±
1.58
8.13±1
.41
17.06±
3.17
12.39±
2.68
18.73±
2.03
27
2.86
参照12.19±10.07±18.23±15.72±17.95±23
组
(n=45)
1.61 1.53 3.24
2.95 2.11
3.06
t值0.7731 6.2548 1.7315 5.6047 1.7870 6.
P值0.44150.00000.08690.00000.07740.
2.2 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较比参照组,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见
表2。
表2 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n,%)
分组(n)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研究组(n=45)
31
(68.89)
13
(28.89)
1(2.22)97.78
参照组(n=45)
25
(55.56)
10
(22.22)
10(22.22)77.78
X2值8.3890 P值0.0037
3 讨论
医护工作模式的日益改变,提高了人们的健康观念。
既往的护理模式多数以
医嘱为准,对患者的人性关怀过于忽视,致使当前的护理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3-
4]。
人性化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较比既往的常规护理对人性关怀更为关注,护
患之间的沟通有受到了重视,坚持“以人文本”的护理理念,与患者的临床具体状况相结合,对其需求予以满足,将护患关系予以构建,获取更多的信赖,最终将配合度和依从性提高[5]。
数据结果表示:研究组患者的屈服、回避和面对等分值改善优于参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表示人性化护理可将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予以改变,通过以患者为核心,将舒适的住院环境提供给患者,给予尊重和关怀将良好护患关系予以构建,最终获得家属更高的认可[6]。
综上所得,人性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对不良应对方式予以纠正的同时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可作为首选。
参考文献:
[1] 赵乐伟,吕红霞,刘文莹,等. 人性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131-134.
[2] 杨凤旗. 人性化理念运用于重症肺炎ICU护理的效果研究[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8):32.
[3] 李宁. 人性化护理干预联合湿性愈合疗法在预防ICU重症患者压疮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55-57.
[4] 付玉霞,陈军军,王甸容. 人性化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 健康之友,2019(16):248.
[5] 孙艳,王庆. 人性化护理干预联合湿性愈合疗法在预防ICU重症患者压疮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1):227.
[6] 郭伟欣,叶永春,陈莉,等. 人性化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6):1093-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