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混凝⼟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探究混凝⼟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平的提⾼,现如今⼈们对房屋的需求量急剧提升,极⼤的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
为了能够提⾼施⼯效率,现如今建筑业也正在使⽤⼤量的新技术,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混凝⼟的使⽤,⽽在其使⽤中,需要外加剂来提升它的稳定性,但是因为混凝⼟外加剂与⽔泥之间存在⼀些适应性的问题,所以⼀直以来它都是施⼯时错综复杂且⽆可避免的难题。
双⽅适应性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建筑质量,更会给后期带来严重的隐患及⽆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本⽂将对⽔泥的适应性问题进⾏相应的解释,对混凝⼟外加剂与⽔泥之间的适应性进⾏分析与探究,并就此提出了改善外加剂和⽔泥适应性的⼀些措施。
关键词:混凝⼟外加剂;⽔泥;适应性;因素
因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发展,在建筑⾏业中⾼性能的混凝⼟应⽤越来越普遍,在实际应⽤⼯程当中,对于混凝⼟的设计要求也就越来越⾼,除了要兼顾混凝⼟的强度、耐久性、可调性等⼀些其他的因素,还要注意施⼯性能。
⽽在改善施⼯性能这⼀⽅⾯,外加剂就成了举⾜轻重、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有效地实现混凝⼟⾼性能化、绿⾊化。
但同时,这两者之间也⼀直存在着⼀个适应性的问题,当两者不相适应时,会造成混凝⼟凝结过快、混凝⼟结构出现裂缝等情况,⽽如何尽快解决两者的适应性问题,也是⾏业领域⼯作⼈员⽬前都在积极进⾏探索的。
⼀、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泥⽅⾯的因素
在⽔泥中,不同的成分会对外加剂和⽔泥的适应性产⽣不同程度的影响,像是⽯膏形态、⽔泥矿物成分、混合材的掺量及品种、碱含量及掺量、颗粒⼤⼩、温度和新鲜度等等。
1、⽔泥的矿物组成
混凝⼟外加剂的作⽤,就是通过协调游离⽔、结合⽔和吸附⽔的综合⽐例,使⽔泥凝聚体的分散度得到改善,并提⾼游离⽔的⽐例含量,最后可以充分的增加混凝⼟稳定性以及流动性。
通过降低⽔泥中C4AF和C3A两种矿物所占的⽐例,可以得到更好的减⽔剂分散效果,因⽔泥中的超塑化剂的化学键活性表现的较弱,不易与铝酸盐产⽣作⽤,故硫酸根离⼦各C3A的浓度平衡状况还是会影响减⽔剂的浓度。
2、⽯膏的形态和掺量
因⽯膏的种类、掺量和形态会对C3A和硫酸根离⼦之间的平衡状态产⽣直接性的影响,当⽔泥与⽔接触时,如果选择的是⽆⽔⽯膏作为⽔泥的调凝剂,其会在与⽊钙、糖钙减⽔剂接触的时候体现出其适应性,它除了发挥不了减⽔的作⽤外,还会对流动性造成损失,形成反常凝集的现象。
3、⽔泥的颗粒细度
外加剂在相同掺量的情况下,⽔泥越细,其塑化效果越差。
原因就在于,⽔泥颗粒对外加剂分⼦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当在掺加有外加剂的⽔泥浆体中的⽔泥颗粒越细,其⽐表⾯积越⼤,对外加剂分⼦的吸附量就会越⼤。
⽽且⽔泥本⾝就具有絮凝的作⽤,⽔泥颗粒越细,这种絮凝作⽤就越明显,破坏这种絮凝作⽤的外加剂就越多。
4、⽔泥的新鲜度和温度
新鲜的⽔泥粉磨时受电荷及⽔泥温度的影响,会在混凝⼟坍落度、需⽔量等⽅⾯有不同的反应。
当刚磨出来的⽔泥温度超过80℃甚⾄更⾼时,可能会造成⼆⽔⽯膏脱⽔变成⽆⽔⽯膏,需⽔量及外加剂吸附量明显增⼤,坍落度损失也会明显加快。
(⼆)外加剂的因素
1、外加剂种类的因素
混凝⼟外加剂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外加剂就是减⽔剂,包括氨基磺酸盐减⽔剂、聚羧酸盐系减⽔剂、萘系⾼效减⽔剂、密胺树脂系减⽔剂等类型,每⼀个
都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各⾃也发挥着不⽤的作⽤。
⽔泥中的C3A、C3S等在吸附分散效果上有很⼤的不同,外加剂中的表⾯活性剂也会决定⼆⽔⽯膏的溶解度,最终对两者的适应性产⽣影响。
2、外加剂掺⼊量及掺⼊⽅法的因素
为了能够得到外加剂对混凝⼟调整的最佳效果,需要在混凝⼟外加剂掺⼊量⽅⾯有所限定,并通过实验得出最佳的数值。
因掺⼊法的不同,混凝⼟外加剂与⽔泥之间的适应性也会受到影响,有先掺法、后掺法、多次添加法等,也可以说是掺⼊时间的不同。
(三)环境条件的因素
混凝⼟中⽔分蒸发和⽔泥⽔化反应的速度,会受到环境温度⾼低的影响,从⽽间接影响到外加剂与⽔泥的适应性。
在⾼温环境中,混凝⼟中⽔分蒸发和⽔泥的⽔化反应速度都将加快,⽽混凝⼟内部游离⽔通过⽑细管补充到混凝⼟表⾯,并被蒸发⽽减少,进⽽导致新拌混凝⼟坍落度损失加快,此外,当混凝⼟的运输距离较远、或混凝⼟浇筑速度慢时,也会产⽣同样的影响。
因此在⾼温环境中,混凝⼟外加剂的掺量需要增加,并结合其他的措施来减少混凝⼟中⽔分的流失与蒸发。
⼆、改善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的有效措施
(⼀)调整混凝⼟外加剂的配⽅及掺量
为了能够对硫酸根离⼦浓度进⾏更好的控制,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外加剂的配⽅,从⽽获得较⾼的⽯膏溶解度。
由于糖钙、⽊钙等可以有效的降低⽯膏的溶解度,所以如果调凝集选择了硬⽯膏,这些物质就要减少使⽤。
此外,当外加剂掺量增多时,可以减少混凝⼟掺合物坍落度的损失,⽽当外加剂的掺量减少时⼜能够降低泌⽔。
(⼆)外加剂的复合使⽤
不同外加剂的复合使⽤,其⽅法效果也不⼀样,故可以利⽤这⼀特点来更有效的控制混凝⼟的坍落度,这样也会更加简单、经济、易⾏。
当需要减⼩混凝⼟
的坍落度经时损失时,可将减⽔剂与缓凝剂符合使⽤;通过协同效应和叠加效应,将减⽔剂与减⽔剂复合使⽤,可以改善减⽔剂与⽔泥的适应性;如果需要减⼩混凝⼟离析与泌⽔的话,可将减⽔剂与引⽓剂复合使⽤,让其引⼊⼤量微⼩⽓泡、增⼤混凝⼟流动性和黏聚性。
(三)矿物掺和料的使⽤
由于具有颗粒表层接近球星、活性低、吸⽔量少、改善颗粒级配等特点,粉煤灰是⽬前使⽤最⼴泛、效果最好的矿物掺合物。
在混凝⼟中掺⼊粉煤灰等矿物掺和料,不仅能够提⾼⽔泥浆体的流动性,提⾼外加剂的使⽤效果,还有助于改善外加剂与⽔泥间的适应性。
(四)⾻料级配的使⽤
⾻料级配直接影响着外加剂与⽔泥的适应性,⾻料级配越好,外加剂与⽔泥的适应性就越好,⾻料级配良好的混凝⼟,能有效减⼩填充⾻料间的空隙和减少⾻料所需的⽔泥泥浆,并将节省下来的⽔泥泥浆⽤来改善混凝⼟的流动性,增强外加剂与⽔泥的适应性。
⽽⾻料级配不良的混凝⼟,即便增加外加剂的⽤量,也⽆法改善混凝⼟流动性差的问题。
(五)新型⾼性能减⽔剂的开发应⽤
⽬前国内外⼴泛使⽤的⾼效减⽔剂主要为萘系⾼效减⽔剂和密胺树脂系减⽔剂,⼆者的减⽔率效果极佳,但⽔泥适应性较差,混凝⼟坍落度损失快,为了解决这⼀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结合两者的基础上,开发出氨基磺酸盐及聚羧酸盐系新型⾼效减⽔剂,从⽽达到很好地控制混凝⼟坍落度损失的⽬的。
三、结束语
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泥、混凝⼟及外加剂在建筑施⼯中的⾼效应⽤有着举⾜轻重的作⽤,外加剂也⽆可厚⾮的在现代混凝⼟施⼯技术中占据着相当的重量。
现如今,在应⽤外加剂的基础上,⾏业领域的研究⼈员对于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的研究也已取得了⼀定的成效,通过对影响外加剂与⽔泥适应性因素的分析与探究,可以看到这些因素是与⽔泥各性能密切相关的,它们既相互作⽤、
⼜相互制约,这就提醒了混凝⼟施⼯⼈员在作业时应全⾯充分的考虑好各个⽅⾯的因素、及各因素相互之间会带来的影响,根据混凝⼟施⼯的要求,在施⼯前进⾏必要且全⾯的外加剂与⽔泥适应活性的实验,合理选材和配⽐,减⼩混凝⼟坍落度损失速度,从⽔泥品质、外加剂的选⽤、环境温度控制等⽅⾯着⼿,避免因外加剂与⽔泥不相适应,导致⼯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与扩⼤,确保混凝⼟⼯作性能和整体⼯程质量。
参考⽂献:
[1]刘晶.混凝⼟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研究⽅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版),2014,(27)
[2]廖先基.探讨影响混凝⼟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的因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版),2013,(8)
[3]曹林林.对混凝⼟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3,(36)
[4]宋云昌.分析混凝⼟外加剂与⽔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版),2012,(16)
[5]黄波,刘明,王军等.聚羧酸系新型保塑剂的研制与性能研究--兼谈保塑型外加剂的研究现状[A].中国建材联合会混凝⼟外加剂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会论⽂集[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