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清远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清远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
1.方苞生活的时代是()
A.元代
B.明代
C.宋代
D.清代
2.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自律细胞多
B.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C.2期电位历时较短
D.0期去极化速度快
3.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的代表诗人
A.现代派
B.格律派
C.婉约派
D.格律派
4.《长亭送别》中的【端正好】唱段所运用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借事抒情
B.借景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比喻抒情
5.以下关于王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王蒙是当代作家
B.王蒙前期创作主要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现实生活,揭示各种矛盾
C.王蒙的长篇小说有《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
D.王蒙小说《春之声》的主人公为方鸿渐
6.以下作品属于当代作家杨文丰的是()
A.《致橡树》
B.《海殇后的沉思》
C.《雨巷》
D.《文化苦旅》
7.晚年整理《诗》《尚书》等古代文献,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有重大贡献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屈原
8.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
B.苏轼
C.黄庭坚
D.欧阳修
9.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王安石
D.苏轼
10.屠格涅夫是()
A.19世纪俄国作家
B.19世纪法国作家
C.19世纪英国作家
D.19世纪德国作家
11.下列选项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C.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12.前半部分议论,后半部分叙事,采用议论与叙事手法并重的文章是()
A.《答司马谏议书》
B.《种树郭橐驼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张中丞传后叙》
13.急性细菌性炎症时,患者周围血象可能出现()
A.中性粒细胞增高
B.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C.巨噬细胞增高
D.嗜碱性粒细胞增加
1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成熟的著作是()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史记》
15.下列句子中,之字用作代词的是()
A.斯天下之民至焉
B.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C.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D.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16.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最根本的戏剧冲突是()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人的独立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的矛盾
C.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充满罪恶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民族解放的要求与腐败的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
17.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是()
A.酚妥拉明
B.筒箭毒
C.普萘洛尔
D.阿托品
18.《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得之难而失之易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9.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赵树理
20.契诃夫小说《苦恼》中的主人公是()
A.约翰
B.姚纳
C.米龙
D.杰姆
21.苏轼《赤壁赋》中借客之口宣泄了()
A.潇洒超脱,返归自然
B.精神解脱的达观
C.政治失意,人生无常
D.积极进取,欲有所为
22.以乐—悲—喜为情感线索的作品是()
A.《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B.《宝玉挨打》
C.《石崇与王恺争豪》
D.《前赤壁赋》
23.下列诗人中属于新月派的是()
A.艾青
B.闻一多
C.牛汉
D.田间
24.以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为创作主张的唐代诗人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白居易
D.韩愈
25.《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普希金
B.莫泊桑
C.巴尔扎克
D.欧·亨利
26.贯串《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意象是()
A.月亮
B.星星
C.太阳
D.春花
27.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的词人是()
A.辛弃疾
B.陆游
C.欧阳修
D.苏轼
28.起诉状的核心内容是()
A.首部
B.诉讼请求
C.事实与理由
D.证据及证据来源
29.以下著作中,属于鲁迅杂文集的是()
A.《坟》
B.《呐喊》
C.《彷徨》
D.《故事新编》
30.现存最早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剧本是元代马致远的杂剧()
A.《青衫泪》
B.《梧桐雨》
C.《西厢记》
D.《汉宫秋》
二、填空题(20题)
31.李白《行路难》(其一):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
32.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纤云弄巧)
33.七月七日长生殿,____。
《长恨歌》
34.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悠悠我心
35.献愁供恨,____
36.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____
3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
38.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
39.《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上言加餐食,____
40.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____
41.康有为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世称____。
近代维新思想家。
主张变法图强,与梁启超并称康梁
42.白居易《长恨歌》:____,惊破霓裳羽衣曲
43.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44.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长门事,____
45.李白《行路难》: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46.我国第—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____
47.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____
48.虽之夷狄,____。
《樊迟、仲弓问仁》
49.寄蜉蝣于天地,____。
(苏轼《前赤壁赋》)
50.____,与山间之明月。
《赤壁赋》
三、判断题(10题)
51.《五代史伶官传序》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具有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A.否
B.是
52.钱钟书《说笑》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提倡幽默()
A.否
B.是
53.公文的成文时间与印发时间是一致的()
A.否
B.是
54.巴金《秋夜》一文写人抒情的总体特点是通过现实来描写鲁迅形象,抒发对鲁迅无限崇敬的感情()
A.否
B.是
55.王实甫和关汉卿开创了我国戏剧史上的文采和本色两个重要的流派()
A.否
B.是
56.契诃夫是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其所写中、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寓意深刻()
A.否
B.是
57.苏轼与父亲苏洵、哥哥苏辙,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合称三苏()
A.否
B.是
58.《拣麦穗》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谊()
A.否
B.是
59.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白描与对比()
A.否
B.是
60.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A.否
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
61.广家世世受射。
受
6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63.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辍
64.但家景总有些黯淡。
黯淡
65.窃以为过矣。
窃
五、古文阅读题(2题)
66.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6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反复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六、作文题(1题)
68.在央视热播的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支教老师梁俊带着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小诗《苔》,感动了无数人。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DD方苞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2.B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越快,达阈电位所需的时间越短,单位时间内发生兴奋的频率增快,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
3.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朦胧的美感和丰富的意象
4.BB该唱段运用的抒情方法是借景抒情,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她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
5.DD方鸿渐是钱锺书《围城》中的主人公,《春之声》的主人公是岳之峰
6.BB《海殇后的沉思》是当代散文家杨文丰的作品;《致橡树》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作品;《雨巷》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戴望舒的成名作;《文化苦旅》是散文作家余秋雨的作品
7.AA孔子曾周游列国十三年,终未见用。
晚年整理《诗》《尚书》等古代文献,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有重大贡献
8.AA王安石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9.AA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0.AA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
11.A
12.DD《张中丞传后叙》融议论、抒情、叙事、描写为一体,前半部分议论,后半部分叙事
13.A急性细菌感染时,血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14.A《左传》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
《战国策》则主要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15.DD。
A、C项中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B项中的之作动词,意为到,往……去。
D项中的之为代词,指大海
《哈姆雷特》这部悲剧通过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王后的冲突,
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β受体拮抗剂(阻断剂)为普萘洛尔(心得安);α受体拮抗剂(阻断剂)为酚妥拉明;M受体拮抗剂(阻断剂)是阿托品;N受体拮抗剂(阻断剂)为筒箭毒(筒箭毒碱)
18.A作者于开篇之首即开宗明义,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又具有论战性,一反当时流行的宿命论的历史观
老舍在1951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而荣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20.BB
《苦恼》写于1886年,是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车夫姚纳一个晚上的行为描写,以冷静的笔触表现了小人物悲剧命运,同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冷漠与麻木
《赤壁赋》中主与客之间的一难一解、相互辩驳,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情怀
22.D《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即乐—悲—喜,其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到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
23.B闻一多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田间、艾青、牛汉是七月诗派的著名诗人
24.C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是白居易的创作主张,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试图以诗歌为手段,把政治弊端、人民疾苦反映给统治者,以求得
政治的革新,于是就出现了著名的中唐新乐府运动
25.BB《米龙老爹》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
26.A贯串《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意象是月亮
27.D苏轼在文艺创作的各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散文自然畅达,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起诉状是公民或法人因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的文书,因此应当详细阐述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事实与起诉的理由
29.AA鲁迅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热风》《三闲集》《且介亭杂文》等专集;学术著作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30.DD《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也是现存最早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戏曲剧本。
马致远对历史作了改写,虚构了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悲剧
31.将登太行雪满山
32.两情若是久长时
33.夜半无人私语时
34.青青子衿
35.玉簪螺髻
36.唯有杜康
37.江月何年初照人
38.不尽长江滚滚来
39.下言长相忆
40.心远地自偏
41.南海先生
42.渔阳鼙鼓动地来
43.越陌度阡
44.准拟佳期又误
45.停杯投箸不能食
46.莫言
47.举匏樽以相属
48.不可弃也
49.渺沧海之一粟
50.惟江上之清风
51.N
52.N钱钟书在《说笑》中说:幽默不能提倡,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
53.N《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公文的成文日期为签发日期
54.N×巴金的《秋夜》以梦境贯穿始终,借助梦境的虚幻性,使鲁迅的形象得以重现
55.Y
56.Y
57.N
58.Y《拣麦穗》讲述了我童年时与卖灶糖老汉之间的纯真友谊,表现出
作者对人和人之间朴素纯真的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59.N×《无题》主要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以春蚕吐丝与蜡炬滴泪这两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象征相思的绵绵不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生动贴切,含蕴隽永,给人以兴寄深微、声情俱美的感觉,耐人寻味
60.Y
61.受:通授,传授
62.缪:通缭,盘绕
63.辍:停止
64.黯淡:破败,惨淡
65.窃:私自,自谦之辞
66.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67.A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气更强烈,表现了诗人的悲愤之情与迷茫彷徨之感
68.生若苔花老家的院子里种满了牡丹、玫瑰和月季,看起来热闹非凡。
前不久的一天,我蓦然发现在这花丛的缝隙之间竟还有些许极小的花。
妈妈说那是苔花,我之前从未见过苔花,心下不禁惊奇,于是驻足,寻了一张小矮凳坐下,细细观察起来。
苔花真的很小,颜色也不艳丽,不易被人发觉。
这院里或许早有苔花开,只是我以前未曾发觉罢了。
记起清代袁枚先生曾有一首名为《苔》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看着眼前这极弱小而又盛开着的苔花,心中
竟生出一种神圣的敬意,思绪也就随之弥散开来。
苔花的确是极不起眼的,但它开得那样忘我。
袁枚先生的诗可能含有谦虚的自喻,所以在尾句中用了学字。
在我看来,作成苔花如米小,牡丹一样开也是不错的。
同为自然界中的生命,同以绽放为使命,苔花与牡丹本就平等,又何来学?且苔花的生长环境恶劣,并无充足的阳光,更不要说肥沃的泥土了,如若换了牡丹,别说盛开,连活着也是不能的。
或许对苔花而言,绽放本就是一种生的使命。
难道仅因为不起眼就不应该盛开吗?不艳丽就是不美吗?印度哲人奥修曾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其实绽放本身就是一种神圣而自然的美,它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而不是徒有其表。
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作为生命的个体,历史长河的匆匆过客,人和苔花一样卑微,但卑微并不是平庸,生命中总有些东西不容轻视和亵渎,让生命绽放是每个人生的使命,也是生的姿态,生的快乐,生的意义。
不由地想起社会上流传着的那些关于蚁族北漂的故事,确实,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还很多,但这些都不应是妄自菲薄或不思进取的借口,而应该成为发愤图强,拼搏进取的动力。
不然,又何以面对我们最宝贵的青春?正如一首小诗告诉我们的: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树,那就做灌木一丛,不要以大小来定你的输赢,但无论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
在这一方生养我们的土地上,挥洒青春和热血,释放真诚与善意。
生若苔花,我亦愿若一朵苔花,青春将因此永不会荒芜,生命将因此永不至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