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下面我将从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
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学习了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进一步学习有
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
现有理数减法法则,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对有理数的运算有了一
定的基础。

但对于有理数的减法,学生可能会受到小学减法运算的影响,在理解和应用减法法则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此外,初一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实例和动手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以及对减法转化为加法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学法
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在自
主探究中发现规律,在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在练习巩固中提高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天气预报,给出某天几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
最低气温,如北京的最高气温为 5℃,最低气温为-2℃,让学生计算
这一天北京的温差。

学生可能会用 5 (-2) 来表示温差,但不知道如何计算。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2、探索规律,推导法则
(1)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思考:从 5℃下降 2℃是 3℃,那么从5℃下降-2℃是多少度呢?
(2)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5 (-2)。

(3)学生可能会通过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或者利用加法与减
法的互逆关系来计算。

(4)教师总结学生的方法,引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例题讲解,巩固法则
(1)出示例 1:计算下列各式
8 (-5)
0 7
(-3) 2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学生上台板演,讲解解题思路。

4、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1)安排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通过练习巩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5、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2)强调减法转化为加法的关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6、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中的必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选做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机会。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个别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以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