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
而是习惯。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绩
不理想的学生也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且小学生正处于养成
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习惯养成直接决定他们今后的学习态度,因此,作
为教育者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那么,教师该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呢?本文基于如何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展
开论述。
关键词:如何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引言
小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都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接下来的成长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要
想让小学生得到良好的后期发展,老师及家长需要相配合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使
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个人素质。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点
一是学生在学校生活时间长,在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除周末外的所有时间都
在学校内活动;二是学校管理严格,寄宿制学校一般采用全封闭式管理,学生食
宿完全在学校进行,除特定节假日外学生不允许外出;三是学校替代家庭教育的
功能,走读生的课后家庭熏陶和家庭教育的环节在寄宿制学生生活中被学校替代。
因此研究寄宿制学生的情感发展是关注农村寄宿制学生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寄宿生年龄小,大多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都较差。
在寄宿生行
为自律方面,学校一定要加强规范和管理,让学生在道德、纪律行为方面做到自
我控制,使其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中尊重他人,并严格要求自己。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道德、法制方面的讲堂,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其能严格约束自己,做到知法守法。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做到自制,学会
自我管理,继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
三、全面关注学生发展,使学生找到情感依托
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要学会利用业余时间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给予他
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对孩子的付出不要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要更加关
注孩子的精神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寄宿制学校环境是学生学习和
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个环境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作为寄宿制学校的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应该关注学生课下的心理变化状况,关注他们
产生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的原因。
及时进行心理引导,教会他们正确处理
事情、管理情绪的方法。
教师要学会充当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听学生倾诉他们的
快乐与感动,分担他们的痛苦与不快,教会他们如何分享自己的情绪,从而享受
到分享带给他们的轻松和愉快。
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的进步要
不吝啬地予以表扬,对他们的小退步要认真分析原因,给予鼓励,从而树立学生
的自信心。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他们的优势和长处,予以培养,让优秀的
人更加优秀,让有所长的人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课堂环境和课下环境都变得轻松
愉悦起来。
只要教师能用自己的真情去温暖学生,使他们打开紧闭的心房重新找
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最终就能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活动体验,深入思考
活动体验注重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知识进行
有效地学习和理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促进农村低年级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和进步。
在活动体验中,要结合小学生的
身心发展特点,做好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培养学生听讲习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并以此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和理解,提升教
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利用活动体验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
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五、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寄宿学校学习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
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寄宿学校就可以放松学习。
他们认为,学校的管理
是针对百多名学生的学习,而在家里却是一对一的管理。
因此,他们认为在学校
寄宿是放松学习的有效方法。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学生基本上没有自主学习的
能力。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因此,要想改变学生的这一思想,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趣味的比赛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其自
主学习能力自然而然也会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
例如,教师
可以开展习作、书法、读书等趣味竞赛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
学生呆在寄宿学校的时间是24小时。
学
生对这样的生活模式存在一种反抗的心理。
因此,趣味活动不仅可以改变学生枯
燥的学习生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农村小学的发展特点做好把握,对
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地应用,为小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有效地指导。
这一过程中,把握农村小学教学的特点,立足于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调动小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加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科学习能力,实现小学
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目标。
因此,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充分
把握农村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对小学生不
良的学习习惯进行改善,使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
深入地探究和学习知识,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亚玲.农村寄宿制小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研究——以河南省安阳
市某寄宿制小学为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33(06):110-114.
[2]阳开礼.优化寄宿制小学管理,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J].贵州教
育,2018(20):8-10.
[3]贾丽娟.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D].内蒙古师范大
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