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详案《上小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上小学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的概念和分制,明确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2.掌握上小学后需要适应的事项,例如校规校纪、上下课礼仪等;
3.了解小学的教学生活,激发兴趣,积极适应小学生活。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小学
2.小学的分制和概念
3.上小学后需要适应的事项
4.小学的教学生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小学是什么,以往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2. 正文(60分钟)
2.1 什么是小学
1.展示小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询问学生对小学的看法;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学是一个比幼儿园更高的学习阶段。
2.2 小学的分制和概念
1.在黑板上画出小学的分制,向学生解释学制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小学的学制,与幼儿园的学制进行比较;
3.询问学生小学的学制,引导学生学会用学制来描述小学。
2.3 上小学后需要适应的事项
1.引导学生列举上小学后需要适应的事项;
2.让学生围绕这些事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4 小学的教学生活
1.展示小学的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场景照片,让学生感受小学的教学环境;
2.引导学生谈论小学的教学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适应小学生活。
3. 总结(10分钟)
1.小学是什么;
2.小学的学制和分制;
3.上小学后需要适应的事项;
4.小学的教学生活。
四、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情景模拟、图片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设计中,每个环节都有助于学生学习上小学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上小学后需要适应的事项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
2.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发现本课虽然结合了图片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但缺乏具体案例的引导,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概念层面,因此应该在设计中加入实际案例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