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日常预防与用药情况调查及指导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日常预防与用药情况调查及指导效果分析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日常预防与用药情况,并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指导,
使其更好地控制血压及合理用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7月我所综合门诊收治的15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同时发放防病宣传手册。
结果:经指导后绝大多数患者日常行为发生改变,血压控制良好。
结论:通过调查指导,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防病意识,同时还要扩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
标签:高血压;指导;调查;宣传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笔者于2004年1月~2005年7月在我所综合门诊收治的150名高血压患者中,进行了一项高血压患者相关情况调查与针对性指导,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7月对15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问卷式调查。
在查阅相关疾病资料的基础上,自设问卷内容,并现场发放给高血压患者,现场答完,立即收回。
根据患者答题情况,医生当场给予指导,同时免费发放高血压病预防知识宣传手册,免费长期为患者测量血压。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汇总,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预防及用药存在着许多误区,见表1。
经过医生细心指导,患者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改变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由于对高血压患者长期跟踪测量血压,发现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指导前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预防及治疗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应引起重视。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防病知识不甚了解,对自己的病情及日常预防处于模糊状态。
患者不应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高低,应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坚持服用降压药物,血压降下来后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用,而不应断然停药。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降压。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不宜降得过低、过快,会使患者感到头昏、乏力,甚至可诱发脑血栓等严重后果。
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脏器功能等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水平。
最好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选择降压疗效好、安全性及耐受性好的降压药物,不宜擅自随便选择。
从表2中看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针对性指导及发放相关知识宣传手册,
大多数患者生活行为有了一定改变。
这就是说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疾病越来越重视,通过更多地了解保健常识,使其落实到行动上来,以便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告诉我们,高血压预防要遵循四大健康守则: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不吸烟、缓解压力。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少吃含盐、脂肪及胆固醇高的食物。
每天每人至少做20~60 min的适当运动。
不吸烟,吸烟会使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
要学会缓解压力及减轻精神负担,避免情绪激动。
同时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有的轻微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使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病情,我所长期免费为患者测量血压。
通过对患者的血压长期跟踪、监测,从表3可以看出调查对象被指导前后血压情况有显著性差异。
66.67%的患者血压已控制在正常水平。
如果每名高血压患者都能把血压控制好,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深深意识到扩大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及普及面,医患之间紧密配合,才能真正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健康4守则预防高血压[OL],2001-09-30.
[2]高血压治疗的六大误区[OL],2001-07-06.
[3]尹宗惠,杨承芳.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8):15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