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霞一位坚守教育规律与常识的小学校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彩霞:一位坚守教育规律与常识的小学校长(上)
作者:杨一仁
来源:《内蒙古教育·基础教育综合版》2010年第02期
2009年9月3日,下午放学前。
一场秋雨过后,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这座生机蓬勃的城市,照耀着公园路小学——一所让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到骄傲的学校,照耀着校园中活蹦乱跳的孩子们的笑脸。
此刻,他们的校长梁彩霞正站在校门前,望着在各种活动中酣畅淋漓地表现着自我的孩子们,一脸从容、自信、欣慰。
当笔者问及今年招生与开学的情况时,梁校长说,招生一如往年,一个字,难。
尽管新盖了一座教学楼,校园还是显得很局促……笔者知道,这背后,是人们对这所名校的高度认可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啊!
说到开学,梁校长说,我们坚持自己的办学宗旨,坚守教育规律与常识,一切都很顺利。
因为多年来,这些已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已经用不着学校再刻意去强调和要求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位年轻的女教师,领着三、四个学生,指着摆放在传达室门前的垃圾筒,向同学们嘱咐着什么。
说完,又领着学生们朝厕所的方向走去。
梁校长说,像这个小年轻,再过20天就到预产期了,本应当回家休息待产,但她一直坚持上班,说是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在学校干一点儿是一点儿。
开学前后,她就一直这样忙碌着,该做的工作一样都没落下。
听到这儿,笔者深有感慨: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力量。
这种得到全体师生深深认同并自觉遵从的文化,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师生们的一言一行。
若追溯公园路小学校园文化的源头,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所名校的创建者、已故教育家高建文先生。
而使这笔精神财富得以传承、延续且不变形、不走样,继续大放异彩的,正是梁彩霞,这位曾经受到高建文先生高度赞誉的“难得的二传手”!
1987年,当梁彩霞以其出色的业绩和能力被任命为公园路小学的副校长时,高建文先生要求这位年轻的副手必须念好“八字经”,登上“三重境界”。
“八字经”是说对教师要做到八个字:“爱、尊、信、容、严、任、培、带”。
具体说来,就是对教师要做到爱才至诚,关怀尊重,相信依靠,容才大度,从严要求,知人善任,培养提高,带出好教风。
为践行好这“八字经”,就要矢志不渝努力追求达到“三重境界”:即真正成为“师者之友,师者之师,师者之首”。
高建文先生还说:“当副校长可不能跟在校长后面亦步亦趋,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有创造性,起码要超过我,不然,事业就停滞不前了。
”
今天,高建文先生完全可以含笑于九泉之下:他的接班人梁彩霞继承了他所开创的事业,坚守着由他创立的公园路小学的办学宗旨和传统,而且孜孜矻矻,一点一滴,做出了新意。
梁彩霞不仅把“八字经”念得有声有色,从容步入了“三重境界”,而且一路高歌猛进,续写着这所自治区名校新的辉煌!
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先看看梁彩霞带领下的教师。
2007年8月30日,是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包一中高一新生报到的日子。
几个报了到的新生惊喜地发现:报到的新生中,有不少是他们在公园路小学上学时的同班同学!集合在一起,居然有近30名!四年前从公园路小学毕业后,他(她)们升入了不同的初中(有些同学已经到外区、外省市就读),四年后,他(她)们凭着在公园路小学打下的扎实基础和良好的习惯,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自治区示范性高中!这些欣喜不已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提出,现在就一起回到公园路小学,看望他(她)们当年的班主任,特级教师刁桂梅老师。
说干就干,他(她)们买好鲜花、礼品,向这位辛勤耕耘六年,为他(她)们的一生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恩师送上祝福,表达他(她)们由衷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这就是公园路小学学生心目中的老师!
如果说刁桂梅老师代表了公园路小学老一辈(其时,刁老师已退休)教育工作者的形象,那么,今天,在公园路小学,众多年轻教师,在梁校长的带领下,怀着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对教育规律的深刻领悟,遵循高建文先生倡导和践行的“三个观点”(教育要有长远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科学的观点——笔者注),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卓越。
这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精明、干炼,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
2008年9月份开学不久,在她新接的班里,陆陆续续向孩子们提出了这样八项要求:一,自己设置闹钟铃声,早晨起床不用家长叫醒;二,起床后,自己穿衣服,叠被子;三,上学时,如果有课本、文具忘记带了,一律不准家长送到学校,让孩子们从小知道并承担由于粗心大意、丢三落四而造成的后果;四,学校向学生收取一些必要的费用,同样不允许家长代孩子去缴,而是要求学生自己点清,交给老师;五,晚上睡觉前,自己洗脸、洗脚、洗袜子;六,晚上睡觉时脱下的衣服,要叠整齐,放在枕头旁边;七,倡导孩子们尽量不使用橡皮,不随便撕本子。
下笔时,先要看清、想好,然后再动笔,从小养成做事认真、严谨的作风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八,每逢周三和双休日,都要写一篇日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2009年春季开学以来,这位老师在原来八项要求的基础上,又提出“每日必做五件事”:跑步800米,唱一首歌,写两行字,做一项家务劳动;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放暑假时,又增加了一项:利用假期养成一种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笔者了解到,这样的要求,在一年级的六个班全都如此!
时下,在中国,常常是以大为荣的。
这些细微小事,有谁会在乎呢?很多学校、老师都不在乎,但梁彩霞和她的老师们在乎,此即证明。
这八项要求与“每日必做五件事”,看似简单,却很全面,涵盖了品德修养、独立能力、生活习惯、身体锻炼等丰富的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从小开始,一点一滴地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基础,养成的好习惯,不正是让孩子们受益终生的东西吗?不正是素质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吗?正如一位家长在反馈意见中所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这样坚持下去,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许多良好习惯,这比考多少个一百分都重要啊!”
小学阶段究竟应该首先教给孩子们些什么,怎么教,梁彩霞校长带领下的公园路小学的老师们已经做出了回答:学校无小事,一切皆教育。
真正的教育原本就是从小事做起且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
在公园路小学教学北楼一楼大厅北面墙上,赫然映入眼帘的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二楼走廊南墙的显著位置,有这样一条标语:“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为;把一个行为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命运。
”
当梁校长带领她的老师们默默地、执著地做着这一切的时候,她们坚守并践行着这样一个理念:但凡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即是说的这个意思。
不从小事做起,大事也绝难办成办好。
只有引导孩子们从身边的无数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做实、做精致,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不论这个“最好的自己”是影响时代、推动历史前进的名人、伟人,还是合格的公民。
可以说,十几年来,在梁彩霞的精心导演下,在公园路小学天天都在上演的这一幕幕朴实自然而又气韵生动、感人至深的素质教育的话剧,正是对上述理念持之以恒的实践与精彩演绎。
我们前面举到的刁桂梅老师等的形象和业绩使我们心生由衷的感佩,在这样的高素质教师群体引领下的孩子们,在这座乐园里,不仅触摸到了知识,触摸到了欢乐,而且触摸到了美德,触摸到了强烈的自信与一份面对未来的勇气!那么,当我们走进这所学校,深入了解了梁彩霞校长为打造这支灵魂工程师队伍所做的一切的时候,你就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厚重的文化底蕴怎样融入了师生的血脉,怎样滋润着一个个激情涌动的灵魂。
有学者讲,当读书形成一种氛围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获得了一种强大而宝贵的推动力量。
从高建文到梁彩霞,几十年间,一个一以贯之的认识,那就是:坚持读书。
因为,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治本措施。
因此,读书就成了这所学校全体师生雷打不动的必修课程:读教育理论书,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开阔教师的眼界;读业务书籍,也不光是一招一式技巧的习得,更重要的是从中感悟如何做人。
在梁校长看来,一个教师,“不管有成就
与否,首先都要认真做人。
”“真正的强者,真正的贤人,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沉淀的金子!虽然为数不多,但无一例外都得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考验。
”而读书——被梁校长称之为“精神盛宴”的活动,就成了这所名校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伟人讲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古人曾告诫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就是强调不光要读书,更要实践,只有经过笃行实践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你到公园路小学的办公室去看一看,就会感到,这里的教师都在默默地读书,默默地做事,绝对看不到时下在有些学校和机关随处可见的人们扎堆聊天、议论别人是非的现象。
这里,没有喊叫与喧嚣,显现出的是一种宁静、自信、优雅与雍容。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做学问、做实事的地方!
你读一读老师们的教育随笔,就会发现,那里面很少有大话、空话、套话,而是自自然然、平平实实讲述校园里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的“教育故事”。
“用事实说话”则是老师们普遍的行文风格,其背后折射出的则是他(她)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