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答案解析)(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
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2.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5.如图甲所示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如图乙所示)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哨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嘴音是由活塞上下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6.小明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如图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
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7.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种声波属于超声波
B.这种声波的音调可达145dB以上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发声频率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8.小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声音的变化和钢尺振动的变化可以得出()
A.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B.音色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D.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9.广场舞俗称“坝坝舞”,一方面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伴舞歌曲的声音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伴舞歌曲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B.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音调过高
C.广场舞的伴舞歌曲是音乐,所以不能算噪声
D.当歌曲放得比较小声时,音箱没有产生振动
10.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
C.图丙的响度比图丁大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
11.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各种数据的装置,一旦出现空难,只要找到黑匣子,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
黑匣子装备了水下信标,一旦飞机坠入水中时,信标开始发送超声波脉冲。
从中我们可知()
A.超声波脉冲可以被人耳直接听到
B.超声波脉冲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
D.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慢
12.下列做法主要与音调有关系的是()
A.班主任在教室外判断哪个学生上课在说话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二、填空题
13.图甲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防止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______对人眼的伤害;图乙是医院里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诊断仪帮助医生检查病人体内脏器的情景,这是利用声音可以_____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
14.在发生地震前伴有___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的产生,有些动物可以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_____(选填“大”或“小”);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
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______传播来的。
15.婷婷自制了一个乐器,如图,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
在敲击时,________(选填“最左边”或“最右边”)水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若是对着瓶口去吹,_______(选填“最左边”或“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16.如图所示,是八年(2)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情境.
(1)甲图中贴在桌面上的耳朵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在_______中能传播;
(2)乙图中耳朵(未贴在玻璃缸上)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___传到耳朵里去的;
(3)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声音在_______中不能传播.
17.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性:
(1)“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声音的_____.
(2)“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_____.
18.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所示,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
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________
19.演奏二胡时,手指在粗细不同的两根弦之间移动,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_______;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___.(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20.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解答题
21.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440m处鸣笛,经过2.5s后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汽车的行驶速度。
22.打靶子,靶子到打靶人之间的距离是340m,从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打靶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假设子弹在空气中匀速飞行,求:
(1)中靶声传到打靶人耳朵所用的时间;
(2)子弹的飞行速度(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3.2020年8月27日,我国自主设计075大型两栖攻击舰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航行试验,该舰采用直通甲板设计,具有4个直升机起降点,在机库下还设置有巨大的坞舱,最高航速22节(1节=2km/h),该大型两栖攻击舰安装先进声呐系统。
求:
(1)075大型两栖攻击舰最高航速为多少m/s?(保留两位小数)
(2)075大型两栖攻击舰以最高航速匀速直线航行180min,可航行多远?
(3)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在水面处,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则该处海深是多少?
24.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
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测得时间为8秒,则小明的实际成绩为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5.新余市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
0.4s。
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2.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米?
(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多少米?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6.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面向一座高山行驶,经过一路碑时鸣笛一声继续行驶,6s后听到了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鸣笛后6s的时间内汽车向前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
(2)汽车鸣笛时的路碑处距离高山多少米?
(3)汽车听到鸣笛回声时距离高山还有多少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取决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音色是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一般利用音色来辨别物体。
当用同样的力吹细管时,同时不断的剪短细管,使得细管内的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变快,振动的频率变大,所以其所发出的音调会变高,故该实验是为了研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长短的关系。
故选C。
2.D
解析:D
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
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故选D。
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太低,故B 错;敲锣时用力越大,锣的振幅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正确;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D错;应选C.
考点:声现象
4.A
解析:A
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故A正确;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故B错误;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故C错误;
D.物体振动产生超声或次声,人耳不能听到,故D错误。
故选A。
5.D
解析:D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错误;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吹出的哨音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故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响度,故C 错误;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振动频率发生了变化,则改变了哨音的音调,故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B
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故B 符合题意;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故C不符合题意;
D.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D
A.这噪声很刺耳,耳朵能听到,不是超声波,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A错误;B.145dB是指声音的响度,B错误;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发声响度,C错误;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耳罩是保护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正确。
故选D。
8.D
解析:D
【分析】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AB.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有关,钢尺的材料与结构不变,则音色不变,故AB不符合题意;
C.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则振动幅度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振动频率发生变化,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解析:A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中。
故A正确;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响度;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响度过高,故B错误;
C.音乐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
故C错误;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故D错误。
故选A。
10.A
解析:A
A.音调相同即频率相同,观察甲乙丙丁四个图,可知甲乙丁的频率相同,那么音调相同的有图甲、图乙、图丁;A错误,符合题意;
B.响度相同即振幅相同,观察甲乙丙丁四个图,可知甲乙丙的振幅相同,那么响度相同的有图甲、图乙、图丙;B正确,不合题意;
C.图丙的振幅是图丁的两倍,那么图丙的响度比图丁大;C正确,不合题意;
D.观察图甲和图丙,图甲的频率较大,那么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C
【分析】
本题考查超声波的特点,根据超声波的特点求解。
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赫兹,超声波脉冲人耳直接听不到,故A项不符合题意;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超声波脉冲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项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故C项符合题意;
D.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快,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超声波也是声波。
12.D
解析:D
【分析】
ACD.声音包括三个特性:音色、音调、响度。
音色由发声体自身决定,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由频率决定,发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B.防治噪声的方法有: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A.每个学生说话的音色不同,班主任是根据学生说话的音色来判断哪个学生说话的,故
A不符合题意;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防治噪声,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使得音叉振动的振幅不同,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不符合题意;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发声体是瓶身和水,装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就不同,则音调不同,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注意声音三特性的决定因素。
二、填空题
13.紫外线超声波传递信息
解析:紫外线超声波传递信息
[1]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故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2][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院里利用超声波诊断仪帮助医生检查病人的体内脏器,故选填超声波和传递信息。
14.次声大水管
解析:次声大水管
[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地震产生的声波频率多在0-18Hz之间,所以属于次声波;
[2]由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间,所以地震前人们不能感知到,一些动物的听觉的频率范围比人的大,所以能提前感知;
[3]根据对声速规律的理解,声音在铁、水、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根据速度
计算的导出式
s
t
v
,发声处与听者距离一定,声速越大,传播时间越短,所以听到三次
声音依次是水管、水、空气传来的。
15.最左边最右边
解析:最左边最右边
[1]当用相同的力敲击瓶子时,振动的物体是瓶壁,瓶中盛水越少,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小,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即最左边水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2]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16.固体水玻璃和空气真空
解析:固体水玻璃和空气真空
(1)[1]一位同学敲击桌子,另一位同学在另一端能够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够在固体中进行传播;
(2)[2][3]当在盛水的鱼缸里敲击石块时,外面的同学听到的声音经过了水、玻璃和空气到达
人耳,因此是通过水、玻璃和空气传播到耳朵里的;
(3)[4]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由此推理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17.音色音调
解析:音色 音调
[1][2]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你的声音真好听”指声音的音色很美;“小孩尖叫声刺耳”指声音的音调高.
18.能变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能 变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所以我们可以在广口瓶外听到铃声,
[2]当把空气逐渐抽去,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会变小,当里面接近真空时,就听不到声音了;
[3]实验说明: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19.音调响度【分析】1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析:音调 响度
【分析】
[1]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在粗细不同的两根弦之间移动,可改变二胡发声的音调;
[2] 二胡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响度.
20.5×103
解析:5 ×103 由s v t =得,光运动15km 所用时间:3581510m 510s 310m /s
s t v -⨯===⨯⨯;光传播所用时间为5×10-5s ,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看到光到听到声音的时间大约等于声音传播所用时间,因此用315000m 1.510m /s 10s
s v t ===⨯声,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合理的. 三、解答题
21.(1)850m ;(2)30m ;(3)12m/s
解:(1)汽车鸣笛声的传播时间
t 车=t 声=2.5s 由s v t
=得,鸣笛声传播的路程 s 声=v 声t 声=340m/s×2.5s=850m
(2)由题意可知
s 总=s 车+s 声=880m
汽车行驶的路程
s 车=s 总-s 声=880m-850m=30m
(3)汽车的速度
30m 12m/s 2.5s
s v t ===车车车 答:(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850m ;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0m ;
(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2m/s 。
22.(1)1s ;(2)680m/s
(1)由s v t
=得,声音从靶传到射击处时间 340m 1s 340m/s
s t v ===声音声音声音 (2)子弹从离开枪口到击中靶所用时间为t 子弹,子弹击中靶后,声音从靶传到射击处时间为t 声音,由题意得
1.5s t t +=子弹声音
子弹的飞行的时间是
1.5s 1.5s 1s 0.5s t t ==--=声音子弹
子弹的飞行速度是
340m 680m/s 0.5s
s t v ===子弹子弹子弹 答:(1)中靶声传到打靶人耳朵所用的时间是1s ;
(2)子弹的飞行速度是680m/s 。
23.(1)12.22m/s ;(2)132km ;(3)4500m
解:(1)最高航速为22节,则075大型两栖攻击舰最高航速为
max 222km/h 44km/h 12.22m/s v =⨯=≈
(2)根据s v t
=可得,075大型两栖攻击舰以最高航速匀速直线航行180min 的路程为 max 144km/h 180h 132km 60
s v t ==⨯⨯= (3)超声波6s 行进距离为
1500m/s 6s 9000m s vt ⨯=''==
则该处海深为
9000m 45001122
m h s '==⨯=
答:(1)075大型两栖攻击舰最高航速为12.22m/s ;(2)075大型两栖攻击舰以最高航速匀速直线航行180min ,可航行132km ;(3)该处海深是4500m 。
24.(1)7.14m/s ;(2)8.15s
解:(1)小明的平均速度
50m ν7.14m/s 7s s t =
=≈ (2)由s v t
=得 50m 0.15s 340m/s
s t v ≈声声声== 8s+0.15s=8.15s t t t =+听声实=
25.(1)102m ;(2)34m ;(3)17m/s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1111340m/s 0.6s 102m 22
s vt ==⨯⨯= (2)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2211340m/s 0.4s 68m 22s vt =
=⨯⨯=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的距离为
12-102m-68m 34m s s s ===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运行的时间是
2.1s -0.3s 0.2s 2s t =+=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运行的速度是
34m 17m/s 2s
s v t === 答:(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
(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7m/s 。
26.(1)120 m ;(2)1080 m ;(3)960 m
解:(1)汽车的速度
v 车=72km/h=20m/s
由v =s t
得,鸣笛后6s 的时间内汽车向前行驶的路程 s 车=v 车t =20m/s ⨯6s=120m
(2)鸣笛后6s 的时间声音传播的距离
s 声=v 声t =340m/s ⨯6s=2040m
汽车鸣笛时的路碑处到高山的距离
s =2
s s +车声=120m 2040m 2+=1080m (3)汽车听到鸣笛回声时到高山距离
s '=2
s s -声车=2040m 120m 2-=960m 答:(1)鸣笛后6s 的时间内汽车向前行驶的路程是120m ;
(2)汽车鸣笛时的路碑处距离高山1080m ;
(3)汽车听到鸣笛回声时距离高山还有96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