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供】2019届高考政治选择题专题速练:(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018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9]现如今部分人越来越相信“算命”,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在别人的手里,不但学生在高考前算命运、算大学,而且就连公司也在算经营战略。
部分“算命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借助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
这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仍数以万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 )
①落后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侵蚀②相关部门疏于管理和正确引导
③从业者职业道德素质偏低④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解答本题要抓住设问关键词“原因”,①不是原因;“算命”是一种非法职业,不存在职业道德的问题,③排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相关部门管理上的疏漏是出现材料中情况的重要原因,②④正确。
2.2017年央视春晚坚持“三不用原则”,即低俗媚俗的节目不用,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不用。
坚持“三不用原则”,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求。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才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必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广播电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落后、腐朽文化严重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2017年央视春晚坚持“三不用原则”的原因,考生首先要明确,低俗媚俗、格调不高、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等信息指向落后或腐朽文化,所以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任何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表述不准确。
3. [2018吉林百校联盟高三TOP20联考,16]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一种电影形式。
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中国互联网。
微电影可用相机、DV、手机拍摄,主题多源于生活,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这( )
①说明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新兴媒体的出现②反映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启示我们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要求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A.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新兴媒体的出现有助于文化传播,但不是文化传播的关键,①说法错误;④与题意不符;微电影源于生活体现了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体现了③。
4.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
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积极推广信息技术,抑制落后、腐朽文化泛滥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
文化环境
③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析信息技术的推广本身并不能抑制落后、腐朽文化的泛滥,①不选。
“72.5%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说明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符合题意。
“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说明要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③符合题意。
④与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5.[2018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19]惠州市为巩固文明城市成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文化惠民卡、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有利于( )
①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③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故③符合题意。
文化惠民工程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体现,属于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故①错误,④入选。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无关,②排除。
6.[2017江苏单科,22,2]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
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答案B
解析“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项是其应有之举,A项说法错误。
C、D两项与题意不符。
7.[2018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三联考,19]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
近年来,永城市注重发掘典型,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好媳妇、美德少年、身边好人、最美永城人等评选表彰活动,用群众身边可亲可学的榜样引领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这表明永城市( )
①不断深化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文化发展坚持唱响主旋律、避免多样化④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满足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入选。
各类道德模范体现了人民群众心中的善恶标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因此,开展各类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入选。
文化发展应坚持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③说法错误。
④与题意不符。
8.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
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此必须()
①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③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④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话语权、领导权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C
解析文化的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教育对文化有选择、传递、创造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②③当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不是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①错误;我国应与各国实现文化领域的平等交流与相互借鉴,通过加强宣传和传播,扩大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影响,但是不谋求文化领导权,④错误。
9. [2018河南八市高三第一次测评,17]“中国网事·感动人物”评选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届,获奖者不是明星,但感人的事迹却让他们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却用不凡的经历告诉我们:活着,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
这启示我们应该( )
①志存高远,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②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③崇德尚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贵义贱利,追求更加先进的精神文化生活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
①与题干主旨不符,不选;④中“贵义贱利”的观点错误,排除;②③符合题意。
10.当前,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的现象,我们只有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在人们思想多样、价值观念多元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不被淹没。
否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
这主要说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
A.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B.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C.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答案B
解析由“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这个关键信息可知本题涉及的是文化安全问题,选B。
其他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11.[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三次摸底,9]2017年2月,大型文化类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文化是流动的历史,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②文化自信离不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④中国的前行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中“一直”说法错误。
③错误,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
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材料强调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符合题意。
“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体现了④。
12.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本质上就是服务群众的工作。
只有尊重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发掘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首创精神,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接地气”,真正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发展。
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要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B.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C.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D.需要把继承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B、D不符合题意。
13.2017年8月12日,海口开展“绿水青山”主题水面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上午9时,青年志愿者们登上新埠岛沿岸停靠的渔船,向渔民送上《致渔民朋友的一封信》,并向渔民赠送贴有环保宣传内容的环保垃圾桶和垃圾袋。
在交流中,志愿者们引导渔民自觉抵制向水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这启示我们要()
①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②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④让每个公民都加入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题目中海口开展“绿水青山”主题水面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渔民自觉抵制向水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①②入选。
具有公益性的是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③表述错误。
不可能每个公民都加入社会志愿服务体系,④表述过于绝对。
14.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不仅要关心关爱道德模范,褒奖礼遇道德模范,还要讲好道德模范故事、阐释弘扬道德模范精神内涵,更要引导广大群众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
这是因为()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③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①表述错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②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