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认识有机化合物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对应类型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 CH3OCH3②
HCOOCH2CH3 ③CH3COCH3 ④⑤CH3CHO ⑥⑦
A.属于羧酸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B.属于酯的是________ ;
C.属于醇的是__________; D.属于酮的是________。

(2)下列各组物质:
① O2和O3 ;②乙醇和甲醚;③淀粉和纤维素;④苯和甲苯;⑤和;⑥和;⑦ CH3CH2NO2和
A.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C.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 D.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3)为了测定芳香烃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9.2g该芳香烃A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 CO2和7.2gH2O;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所示的质谱图,由图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有机物得到四个峰,且四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2∶3,则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④②⑦③④②⑦⑤① 92 C7H8
【解析】
【分析】
(1)A. 属于羧酸的是含有-COOH的有机物;
B. 属于酯的是含有-COO-的有机物;
C. 属于醇的是含有-OH(不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物;
D. 属于酮的是含有-CO-的有机物。

(2)下列各组物质:
A.互为同系物的是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分别相同的有机物;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C.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的有机物;
D.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

(3)从质谱图中可提取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
由“将9.2g该芳香烃A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 CO2和7.2gH2O”,可计算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由“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有机物得到四个峰,且四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2∶3”,可确定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详解】
(1)A. 属于羧酸的是含有-COOH的有机物④;
B. 属于酯的是含有-COO-的有机物②;
C. 属于醇的是含有-OH(不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物⑦;
D. 属于酮的是含有-CO-的有机物③。

答案为:④;②;⑦;③;
(2)下列各组物质:
A.互为同系物的是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分别相同的有机物④;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②和⑦;
C.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的有机物⑤;
D.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①。

答案为:④;②⑦;⑤;①;
(3)n(有机物)=
9.2g
92g/mol
=0.1mol,n(CO2)=
15.68L
22.4L/mol
=0.7mol,n(H2O)=
7.2g
18g/mol
=0.4mol。

即0.1mol有机物+x O2→0.7molCO2+0.4molH2O,从而得出1mol有机物
+10x O2→7molCO2+4molH2O,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7H8。

“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有机物得到四个峰,且四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2∶3”,则表明该有机物A的分子内有4种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2∶3,由此可得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92;C7H8;。

【点睛】
如果我们先利用信息“将9.2g该芳香烃A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 CO2和
7.2gH2O”,可求出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7H8,然后再利用相对分子质量92,可确定分子式为C7H8;如果先利用相对分子质量92,再利用“将9.2g该芳香烃A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 CO2和7.2gH2O”,可直接求出分子式,显然后一方法更简洁。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联苯与四联苯互为同系物
B.可用燃烧法鉴别环乙烷、苯、CCl4
C.分子式为C5H10的烃存在顺反异构体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结构相似,类别相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三联苯与四联苯苯环的数目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苯的含碳量更高,苯燃烧时比环己烷燃烧黑烟更浓,四氯化碳不燃烧,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
C.主链有5个C原子时,相应烯烃有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其中CH3−CH═CH−CH2−CH3有2种顺反异构,主链有4个碳原子时,相应烯烃有
CH2═C(CH3)CH2CH3;CH3C(CH3)═CHCH3;CH3CH(CH3)CH═CH2,都不存在顺反异构,故C正确;
D.苯环、−CHO均为平面结构,和苯环上的碳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面,则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一般指烯烃的双键,也有
C=N双键,N=N双键及环状等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异构体。

反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分别在双键两侧的为反式异构体。

3.环与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螺环烷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现有两种螺环烷烃X、Y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B.Y中所有的碳原子可以共面
C.X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D.螺[5,5]十一烷的一氯代物有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X含10个C、Y含8个C,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Y中3号C连接的4个碳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错误;C.X只有单键,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根据X、Y的命名规律可知螺[5.5]十一烷应为,含3种H,一氯代物有三
种,故D正确;
故选:D。

4.已知下表均为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且它们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123456…
CH4C2H6C5H12C8H18C17H36……
则第6项烷烃分子的化学式
A.C16H34B.C22H46C.C26H54D.C27H5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烷烃的分子式分析,第三个是将甲烷中的氢原子全换成甲基得到的,第四个是将乙烷中的氢都换成甲基得到的,第五个是将第三个戊烷中的氢都换成甲基,所以第六个是将辛烷中的氢都换成甲基;
答案选C。

5.早在40年前,科学大师Heilbronner经过理论研究预测,应当有可能合成“莫比乌斯”形状的芳香族(大环)轮烯分子,这一预测被德国化学家合成证实。

[18]-轮烯是一种大环轮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 轮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18]- 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2
C.1 mol[18]- 轮烯最多可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
D.[18]- 轮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18]-轮烯分子具有乙烯的基本结构,其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18]-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8,故B错误;
C.1mol[18]-轮烯中有9 mol碳碳双键,最多可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故C 正确;
D.[18]-轮烯与乙烯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不一样,而且分子组成上不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18]-轮烯与乙烯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系物
B.CH3CH2CH2CH(C2H5)CH3和 C2H5CH(CH3)CH2CH2CH3是同一种物质
C.H2和D2互为同位素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B、按照有机物的命名,名称均为3-甲基己烷,属于同一种物质,故正确;
C、同位素研究的范围是原子,故错误;
D、甲烷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故错误;
故选B。

7.环丙叉环丙烷(A)的结构特殊,根据如下转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分别是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B.有机物A 的二氯代物有 4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有机物 B 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内
D.有机物C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含有苯环和羟基的有 5 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②中去掉了X原子,又引入了O原子,不属于消去反应,A错误;
B.由于A分子中的4个“-CH2”完全等同,该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只有
一种,而其一氯代物中有4种氢原子,如图所示,所以环丙叉环丙烷的二氯
代物有4种,B正确;
C.有机物B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所以其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C 错误;
D.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7H8O,所以符合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苯甲醇、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共4种,D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 C8H10 的苯的同系物共有 3 种结构
B.与互为同系物
C.三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4 种
D.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 3 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分子式为C8H10的苯的同系物,侧链为乙基或两个甲基,两个甲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共4种,故A错误;
B. . 官能团为醇羟基,官能团为酚羟基,官能团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三联苯中有4种氢原子如图,所以一氯代物有4种,故C
正确;
D. 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两个H原子可能是相邻、同一面的对角线顶点上、通过体心的对角线顶点上,所以其可能的结构有3种,故D正确;
故答案选:CD。

9.完成下列填空
(1)的系统命名____。

(2)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结构简式:___。

(3)的键线式:____。

(4)C4H10O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且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

(5)有机物二苯甲烷中,该分子中有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答案】2-甲基-3-乙基己烷CH3CH2CH(OH)CH3
4
【解析】
【分析】
(1)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命名;
(2)2,5-二甲基-2,4-己二烯最长碳连有6个碳,主连上有2个双键;
(3)根据键线式省略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的特点书写;
(4)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5)结合苯以及甲烷的结构判断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结合有机物的对称性判断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详解】
(1)最长的碳连有6个碳原子,名称为2-甲基-3-乙基己烷;
(2)2,5-二甲基-2,4-己二烯最长碳连有6个碳,主连上有2个双键,结构简式:

(3)的键线式为;
(4)C4H10O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的有多种,其中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H)CH3;
(5)由结构对称可知,苯环上3种H,亚甲基上1种H,共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点睛】
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10.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

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
填写下列空白:
(1)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C2H6O2),A为一种单糖,B为一种有特殊香味的一元醇,C为一种气体。

(2)写出A → 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写出B→C的反应条件:_____;
(3)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0。

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紫色,且丁分子中苯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则丁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已知: (—R为烃基)
+H2,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CH2=CH-CH2-CH2COOH C6H12O62CH3CH2OH+2CO2↑浓硫酸 170℃
+CH3CH2Cl+HCl
【解析】
【分析】
(1)不含甲基的羧酸中,烃基不含支链,且碳碳双键在1号位置;
(2)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发生水解产生单糖,该糖为葡萄糖,结构简式是
CH2OH(CHOH)4CHO;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应产生一种有特殊香味的一元醇B,B为CH3CH2OH,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产生气体C,C为CH2=CH2,乙是乙二醇,可逆推D应该为CH2BrCH2Br,C是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所以X为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CH2OHCH2OH;
(3)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说明丁中含有酚羟基,且丁分子中苯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对称,应含有2个酚羟基;
(4)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苯乙烯,可先用乙烯与HCl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 3CH 2Cl ,在AlCl 3条件下与发生取代反应产生,进而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消
去反应生成苯乙烯。

【详解】
(1)不含甲基的羧酸中,烃基不含支链,且碳碳双键在1号位置,可能的结构为CH=CH-CH 2-CH 2-COOH ;
(2)由上述分析可知:A 为葡萄糖,结构简式是:CH 2OH(CHOH)4CHO ;B 是乙醇,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C 为CH 2=CH 2,D 为CH 2BrCH 2Br 。

①A→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 6H 12O 6
2CH 3CH 2OH+2CO 2↑;
②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乙烯,所以B→C 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170℃;
(3)丁与FeCl 3溶液作用显现紫色,应含有酚羟基,且丁分子中苯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对称,应含有2个酚羟基,结构可能为,相对分子质量为
110,符合题意,即丁结构简式是

(4)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可先用CH 2=CH 2与HCl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 3CH 2Cl ,然后在AlCl 3条件下与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进而在催化
剂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
,则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 3CH 2Cl +HCl 。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根据物质的性质来确定相应物质含有的官能团及其结构,注意把握有机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侧重考查物质的结构、性质,注意物质转化关系的应用。

11.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乙烯(C 2H 4)与某烷烃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测得其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混合烃质量的2.86倍,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气态烷烃的分子式以及它在该混合气体中所占的物质的量的分数_____________。

【答案】CH 4;81.8%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反应24222C H 3O 2CO 2H O +−−−→+点燃
知,
()()224m CO 88
=>2.86m C H 28
,可判断某烷烃燃
烧生成的2CO 与烷烃的质量比一定小于2.86。

依据烷烃燃烧通式:
()n 2n+22223n+1C H +
O nCO +n+1H O 2−−−→点燃
,若44n 2.8614n+2
<,则n <1.44,即混合气体中某烷烃分子中C 原子数为1,则该烷烃一定是甲烷。

设混合气体中C 2H 4和CH 4共1mol ,其中CH 4为x mol ,由题意知:
44x+442(1x)
=2.8616x+28(1x)
⨯--,解得x=0.818,即混合气
体中CH 4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1.8%;故答案为:CH 4;81.8%。

12.某链烃的化学式为C 6H 4, 若分子中已有一个碳碳双键,则还含有碳碳叁键_______个,某链烃的化学式为C 200H 200,则分子中最多含碳碳叁键_____个。

【答案】2 50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子中含有1个双键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2个氢原子,含有1个三键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4个氢原子来解答。

【详解】
某链烃的化学式为C 6H 4,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10个氢原子,而分子中已有1个碳碳双键,少2个氢原子,则含碳碳叁键(-C≡C -)为2个;
某链状烃的化学式为C 200H 200,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202个氢原子,含有1个三键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4个氢原子,则分子中最多含碳碳叁键50个。

13.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1)B 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_____。

(2)设V (Cl 2)/V (CH 4)=x ,若理论上欲取代反应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 ≥______。

(3)D 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 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C 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E 装置中除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 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

A .分液法 B .蒸馏法 C .萃取分液法 D .结晶法
(6)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编
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光照C+4HCl A A、B 【答案】干燥甲烷和氯气 4 除去未反应掉的氯气 CH4+2Cl2−−−→
【解析】
【分析】
A装置制备氯气,B装置干燥氯气,C中甲烷和氯气反应,D中吸收过量的氯气,D吸收产物,同时防倒吸,据此解答。

【详解】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所以B装置除具有控制气流速度、均匀混合气体之外,还具有干燥作用。

(2)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特点是1mol氯气可取代1molH原子生成1molHCl,如果设V(Cl2)/V(CH4)=x,因此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保证甲烷被完全取代,即x≥4。

(3)氯气具有氧化性,KI中-1价的碘能被氯气氧化,产物为氯化钾固体和碘单质,所以,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

光照C+4HCl。

(4)黑色颗粒是碳,则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Cl2−−−→
(5)E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可用分液分开,答案选A。

(6)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是油状的液体,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另外还可能有过量的甲烷,即尾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氯甲烷和甲烷,答案选AB。

14.把1 mol CH4和一定量Cl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回答下列问题:
(1)片刻后试管中的现象为:
①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②试管壁上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试管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结束后,试管内的产物最多的是___________,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的产物为___________。

(3)若(2)中生成的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mol。

(4)与CH4相邻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同系物与Cl2发生一氯取代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油状液滴 出现白雾 液面上升 HCl CCl 4 2.5 CH 3CH 3 或CH 3-CH 3
33232CH CH Cl ?CH CH Cl HCl ++u u r 光
【解析】
【分析】
对甲烷与氯气反应实验现象的理解,取代反应实质是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代替另外一个原子(或原子团)。

【详解】
把1 mol CH 4 和一定量Cl 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
⑴片刻后试管中的现象为:氯气和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出现白雾,试管壁上出现油状液体,试管内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油状液滴;出现白雾;液面上升;
⑵甲烷和氯气是一系列的反应,每一步反应都生成HCl ,因此试管内的产物最多的是HCl ,空间构型呈四面体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但呈正四面体的产物为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HCl ;CCl 4;
⑶若⑵中生成的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各0.25 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每取代一个氢原子消耗一个氯气,取代1 mol 氢原子,消耗1 mol 氯气,因此0.25mol×(1 + 2 + 3 + 4)=2.5 mol ,则反应消耗的Cl 2的物质的量为
2.5mol ,
故答案为2.5;
⑷与CH 4相邻同系物为乙烷,其结构简式为CH 3CH 3或CH 3—CH 3,该同系物与Cl 2发生一氯
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3 + Cl 2 −−−→光照CH 3CH 2Cl + HCl 。

故答案为CH 3CH 3或CH 3—CH 3;CH 3CH 3 + Cl 2 −−−→光照CH 3CH 2Cl + HCl 。

15.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比例模型的是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4)含碳量最低的是___,含氢量最低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___(保留一位小数)。

(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

【答案】乙、丙甲、丙戊 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
甲、丙 16.7% 4
【解析】
【分析】
甲、丁、戊分别是甲烷、丁烷、戊烷的球棍模型,乙、丙分别是乙烷和甲烷的比例模型。

【详解】
(1)乙、丙能表示的是原子的相对大小及连接形式,属于比例模型;
(2)甲、丙分别是甲烷的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属于同一种有机化合物;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戊(戊烷),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
CH3CH(CH3)CH2CH3、C(CH3)4;
(4)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含碳量最低的是
甲烷,含氢量最低的分子是戊烷,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
12
6012
×100%=16.7%;
(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侧链为烷基,可能是一个乙基,如乙苯;也可以是二个甲基,则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三种,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