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1.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课型
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包含两个内容: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
1.能够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够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1.学习者分析
教科书以导图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为背景,由问题出发,让学生活动: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在活动中学会使用酒精灯----;温度计测量温度等等这一些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作过探讨--------;都是为了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里发展特点.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观察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学生活动2
观察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活动意图说明
培养学生在使用测量仪器之前养成良好习惯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正确使用温度计
1.培养正确规范使用物理仪器进行测量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了解估计值有时是非常不可靠的,需要使用仪表进行测量.
1.能够了解不同状态下的物质特征.学会使用酒精灯.
2.学会温度的测量.
1.学习评价设计
1.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音描述物质三态的特征;
2.能够通过动手学会使用酒精灯;
3.能够相互配合,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4.能够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学交流,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可以改用不同规格的温度计有意识让学生犯错.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5666字。
7.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态变化:一种状态——————另一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3.温度的测量:
(1)温度计的构造:
(2)温度计的原理:
(3)摄氏温标: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
1.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设计和布置;针对温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影响着人们生存状况,对此进行拓展学习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调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单元(或主题)名称
物态变化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以常见的“水”为载体,感受不同温度下水的三态,引出其他物质的三态.从而知道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出发,先学习蒸发、沸腾,再学习熔化和凝固以及升华和凝华.在完成对各种物态变化的探究后,又重新回到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引起的水循环现象,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做进一步的探讨,确立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意识.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在烧杯中放入一些小冰块,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学生活动1
学会酒精灯的使用并观察冰的变化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通过活动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形状和体积的不同特点,并在活动中学会酒精灯的使用.
1.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利用实物视频展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纠错;播放因为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破坏.
1.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学的进行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2.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多做物理实验,注意观察,并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
1.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三态下的不同特征,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进行描述。能够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下的物质.学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够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1.学习重点难点
1.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能够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够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课型
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包含两个内容: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
1.能够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够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1.学习者分析
教科书以导图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为背景,由问题出发,让学生活动: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在活动中学会使用酒精灯----;温度计测量温度等等这一些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作过探讨--------;都是为了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里发展特点.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观察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学生活动2
观察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活动意图说明
培养学生在使用测量仪器之前养成良好习惯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正确使用温度计
1.培养正确规范使用物理仪器进行测量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了解估计值有时是非常不可靠的,需要使用仪表进行测量.
1.能够了解不同状态下的物质特征.学会使用酒精灯.
2.学会温度的测量.
1.学习评价设计
1.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音描述物质三态的特征;
2.能够通过动手学会使用酒精灯;
3.能够相互配合,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4.能够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学交流,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可以改用不同规格的温度计有意识让学生犯错.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5666字。
7.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态变化:一种状态——————另一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3.温度的测量:
(1)温度计的构造:
(2)温度计的原理:
(3)摄氏温标: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
1.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设计和布置;针对温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影响着人们生存状况,对此进行拓展学习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调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单元(或主题)名称
物态变化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以常见的“水”为载体,感受不同温度下水的三态,引出其他物质的三态.从而知道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出发,先学习蒸发、沸腾,再学习熔化和凝固以及升华和凝华.在完成对各种物态变化的探究后,又重新回到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引起的水循环现象,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做进一步的探讨,确立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意识.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在烧杯中放入一些小冰块,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学生活动1
学会酒精灯的使用并观察冰的变化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通过活动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形状和体积的不同特点,并在活动中学会酒精灯的使用.
1.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利用实物视频展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纠错;播放因为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破坏.
1.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学的进行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2.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多做物理实验,注意观察,并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
1.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三态下的不同特征,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进行描述。能够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下的物质.学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够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1.学习重点难点
1.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能够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够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