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北部的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 山山脉,山间镶嵌着若干山间盆地。 北部山地地势自南向北呈阶梯状增 高,最后进入内蒙古高原。主要山 峰的海拔高度如下:八达岭1015m, 燕羽山1180m,平谷四座楼1063m, 凤驼梁1530m,黑坨山1534m,云蒙 山1414m,延庆西北的海坨山海拔高 度达2234m。
十一、评分标准
由三部分组成:出勤和态度、野外记录、 实习报告, 其中出勤和态度占30分; 野外记录占20分; 实习报告占50分。
注意事项
安全 防暑降温 穿登山鞋、长衣长裤 遵守时间
指导教师:马学平 黄宝琦 韩宝福 张志诚
一、实习目的
1、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是普通地质学课程的 后续内容,通过野外实习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并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 2、在实习中学习地质定点、地质点内容的描 述、罗盘的使用等地质工作最基本的野外工作 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研究工作的方法; 3、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岩类, 并学会区别它们;
河流地质作用产物
八、北京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
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 太古代基底形成阶段 中晚元古代-中生代中三叠世盖层发育 阶段 中新生代构造活动阶段
九、观察路线简介
昌平龙山地区(野外工作方法练习;上 元古界青白口系地层特征;石英砂岩、 页岩、泥灰岩等岩石;做信手剖面图的 练习) 军庄-下苇甸地区(寒武系地层剖面; 沉积岩,如豹皮状灰岩、鲕状灰岩、竹 叶状灰岩、条带状灰岩等;河流地质作 用)
褶皱:岩层的弯曲,向斜、背斜等,以 及断层相关的面理、线理等 断层:断层要素、运动指向、断层性质、 断层半生构造等 节理、劈理等
背斜构造
七、外动力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河谷、阶地、 河流的下蚀、侧蚀作用、河流的返老还 童等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 风化作用及其产物风化壳的剖面结构 沉积埋藏作用等
野外工作的基本装备
地质区属华北地层分区,除普遍缺失 下元古界、震旦系、奥陶系上统、志留 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白垩系上统 及第三系古新统外,从太古界的古老变 质岩系直到第四系都有代表。
太古界是本区出露最老地层,主要分布 于密云、怀柔一带。原岩建造以火山- 沉积岩系为主。遭受多期变形、变质作 用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其中部 分变质程度达到麻粒岩相,多数属于角 闪岩相,地层层序复杂
中上元古界分布广泛,约占北京山区面 积的1/3。此外,也见于平原第四系之下 的基岩中,厚度约为6000m。岩石类型以 滨海-浅海相之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为主 夹少量碱性火山岩,产叠层石、微体及 微古植物化石等,为前寒武系生物地层 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十三陵剖面为华北 地区中上元古界重要的层型辅助剖面之 一。
野外工作的基本装备罗盘的原理及其应用观察点的描述和记录工作日记地质剖面的绘制方法地形图及地质图野外工作的基本装备地质剖面的绘制方法素描图三北京地区的地层北京地区属华北地层分区除普遍缺失下元古界震旦系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白垩系上统及第三系古新统外从太古界的古老变质岩系直到第四系都有代表
《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
北京平原面积约6800km2,占全 市面积的38%。总的地貌平坦广 阔,由洪、冲积扇及冲、洪积平 原联合而成,从西北向东南缓缓 降低。山麓台地与洪、冲积扇十 分发育,岛山、残岗、冲沟、洼 地比比皆是,显示出山前冲、洪 积平原的基本特征。
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要求
野外工作的基本装备 罗盘的原理及其应用 观察点的描述和记录 工作日记 地质剖面的绘制方法 地形图及地质图
古生界主要分布于北京西山地区,其次 为北山及京东地区。下古生界寒武-奥 陶系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上古生 界石炭-二叠系为海陆交互相-陆相含 煤碎屑岩与红色碎屑岩沉积。
中生界为陆相沉积,广泛分布于北京西 山、北山的向斜及断陷盆地内。三叠系 以河流相碎屑岩沉积为主;侏罗系从早 期的基性火山岩发展为中、晚期的中性 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有著名的门 头沟植物群及门头沟双壳动物群化石分 布;下白垩系早期发育中性、酸性火山 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积,中、晚期发育 我国北方重要的坨里-大灰厂河、湖盆 地,主要为砾岩与泥、砂岩沉积,含著 名的热河生物群化石。
新生界主要分布于平原区及各大水系与 山麓地带。除古新统外,始新统-全新 统均有发育,沉积类型多样,厚度变化 较大。平原区以河、湖相碎屑沉积为主 夹泥炭,局部有玄武岩产出。山区更新 统有文明中外的洞穴堆积及周口店哺乳 动物群。北京猿人、山顶洞人、新洞人 及古文化遗址著称于世。
四、岩浆作用
侵入岩 :中生代时期花岗岩等1597.9km2, 占87.1% 。 浅成侵入岩:辉绿岩脉等 火山岩:主要是中生代时期 南大岭期(J1) 髫髻山期(J2-J3) 东岭台期(K1)
五、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太古界岩石组合 热接触变质作用:房山周口店岩体周围 接触变质带 动力变质作用:断层岩
六、地质构造
4、初步建立实习中观察过的地层发育顺 序及其特点; 5、练习编写简要的实习报告,学习归纳、 分析和总结野外观测的成果,并编绘出 综合地层柱状图。
北京地区概况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除东南局部地 区与天津市接壤外,其余地均与河北省毗邻。 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东南是一块缓缓向 渤海倾斜的平原,称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形 状很像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入的海湾,故有“北 京湾”之称,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 京 地 区 地 处 东 径 115º25’ 一 117º30’ 、 北 纬 39º28’一41º05’属中纬度,具有明显的温带季 风气候特征。
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丛山峻 岭绵延起伏,东南平坦开阔一望无垠, 山地平原之间界线鲜明。最高峰东灵山 海拔2303m,最低点在通县柴厂屯一带, 海拔仅有8m,相对高差约2295m。 北京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属太行山余 脉,由一系列北东走向大致平行排列的 山脉组成。在狭义的北京西山地区,海 拔在500m左右,最高的香炉峰(又称鬼见 愁)只有571m。
灰峪-军庄一带(上古生界-侏罗系地 层;沉积岩,如粉砂岩、页岩、砾岩等; 灰峪向斜构造等) 石花洞(岩溶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石花洞(岩溶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房山周口店一带(侵入岩及其内外接触 带特征;侵入岩的相带;热接触变质岩 石的特征) 大灰厂地区(褶皱及其相关的构造现象, 如节理、劈理、香肠构造、窗棂构造等) 未名湖附近(测量地形草图,整理前几 天的记录)
十、实习报告要求
系统总结野外实习过程中的地质现象,包括前 言、地层及沉积岩、岩浆作用及岩浆岩、变质 作用与变质岩、地质构造、外动力地质作用、 地质发展简史和结束语; 图件必须包括交通位置图、各组地层的信手剖 面图、地形草图、北京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以 及一些必要的素描图;图件要有图名、比例尺 (线条)以及方向等,图名比例尺位于图的下 方。图件必须工整,线条美观该用直线的地方 必须用尺子划出; 包括图件、文字等限定在30页(400字的稿纸)以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