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之成事不能靠心灵鸡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资治通鉴》之成事不能靠心灵鸡汤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这段着重讲了韩国、齐国、秦国的变法。
韩国用申不害变法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改革,经过十五年韩国国治兵强。
改革成功之后申不害推荐自己的堂兄被韩昭侯拒绝,申不害很不高兴,韩昭侯跟申不害说:“我像你请教治国之策,就是为了富国强兵。
现在你举荐自己的亲戚是带头破坏你自己制定的法度,我该怎么做呢?”申不害赶紧请罪并送上彩虹屁:“主上,您真的是明君啊。
”
韩昭侯有一条破裤子,他没有送给别人而是让下人收起来而不是送人,下人很不理解,韩昭侯这样回答:“明君的一颦一笑都是要符合法度的。
这条裤子比我的一颦一笑更重要,所以必须得有人立功我才能赏人。
”
司马光用一正一反两个故事讲了韩国使用申不害的法家的“术”来治国,第一个是突出变法的优点,但是紧接着司马光就用一条破裤子恶心申不害变法有多变态,强调这次变法是很恶心的。
齐国重用孙膑强军
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但是庞涓嫉妒孙膑,于是把孙膑骗到魏国然后把孙膑的两条小腿砍掉,让孙膑成了废人。
孙膑等到齐国的外交使节出使齐国的时候偷偷见到了齐国使者,并成功说服齐国使者把他带回齐国。
孙膑到齐国之后得到田忌的欣赏,并由田忌推荐给齐王,齐威王于是以孙膑来改革军队。
当齐威王打算派兵救赵国,孙膑举荐田忌为主将,而孙膑坐在车里给田忌当参谋。
于是孙膑使用围魏救赵,在桂陵打败魏国庞涓。
齐国宰相邹忌嫉妒田忌立下赫赫战功,担心田忌会取代他,于是派人到拿着重金到街市上占卜,并对算卦的人说:“我是田忌的仆人,田将军为国出征三战三胜,现在造反,能不能成功啊?”等这跟人从算卦人那里出来,邹忌就把他逮捕,立刻就把这件事做成铁案,田忌没有机会解释,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攻打临淄,试图抓住邹忌,后战败逃到楚国去了。
司马光通过齐国军事改革虽然取得了成就,他紧接着又讲了邹忌、田忌之间的内乱,内涵齐国变法没有灵魂。
秦国用商鞅变法
秦国用商鞅变法迁都到咸阳,并移风易俗,让父子兄弟分开房间居住,并集村并乡,设置县令、县丞管理,秦国共设立了三十一个县。
废井田开阡陌。
统一度量衡。
秦国强大之后,商鞅立刻率兵讨伐魏国,魏国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对阵,商鞅给公子卬送去一封信,信上写着:“年我与公子您交情很好,现在都成为两军大将,不忍心互相攻杀。
我们可以见面互相起誓结盟,畅饮之后罢兵回国,以使秦国、魏国的百姓安心。
”公子卬竟然信以为真,带着几个保镖就去赴宴了,结果被商鞅给扣了,然后趁机攻打没有主帅的魏军,取得大胜。
魏王一看打不过,于是把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求和。
魏国从此迁都到大梁,魏王的肠子都悔青了,感叹道:“我真后悔当年不听公叔痤的话杀掉公孙鞅!”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把商鞅抓起来车裂了,满门被杀。
当初商鞅变
法的时候,法律特别严酷,曾经在渭水边上审判,犯人的血水把渭水都染红了。
当了十年宰相,秦国公卿百姓都很怨恨商鞅。
有一次商鞅跟门客赵良闲聊,他问赵良:“你说我跟百里奚谁更牛啊?”赵良说:“老大,都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让我说实话,您得先保证不能杀我。
”商鞅一听,就说:“没问题,我同意了,你说吧。
”赵良说:“百里奚原是楚国的一个平头百姓,秦穆公把他从奴隶提拔为大夫。
他在秦国做了六七年得宰相,主持讨伐了郑国,三次扶立晋国君主,一次拯救楚国,立下了不世之功。
但是他做宰相得时候,平时不坐车、不打伞。
到地方上视察得时候从来不带众多得随从,也从来不带保镖。
他死得时候老百姓都痛哭流涕,就连小孩都不在唱歌了。
而再看您,您起家的时候是靠着太监景监举荐,执政的时候侮辱贵族官员、残害百姓。
就连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长达8年不出门。
您又杀死祝欢,给公孙贾脸上刺字。
《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上述的几件事,可算不上是以德服人。
您的危险处境正像早晨的露水,没有多少时间了,却还贪恋商於地方的富庶土地,在秦国独断专行,积蓄下百姓的怨恨。
一旦秦王有个三长两短,秦国用来逮捕您的罪名还会少吗?”商鞅听后不以为然,结果不到五个月就遭遇车裂之祸。
司马光对于秦国商鞅变法
最后司马光说了孟子见梁惠王的故事。
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曰:“善。
”
司马光评价:子思、孟子之言,一也。
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为利,不仁者不知也。
故孟子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翻译一下,司马光想说的是,韩国、齐国、秦国的变法短时间内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都没有鸟用,最有用的还是孔孟的教化。
这些历史故事都是存在的,但是司马光的推导过程是偷换概念,时间从来没有万世不变的法门,从来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单独以变法效果而言,最终是秦国取胜统一天下,而不是哪个讲仁义的君主统一天下。
司马光跟王安石进行党争,所以他是玩命的抹黑任何变法。
根据这些故事我个人注意两个问题:
1、能建立大功业的人在道德层面未必是好人,但是他取得的成就不能忽略,这需要一分为二的看。
2、变法图强不是请客吃饭,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是需要流血的。
心灵鸡汤读起来是不错是可以调节心态,但是想做事的人想靠心灵鸡汤成事就太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