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挚宽容激励——班主任谈话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谈话的艺术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最简单、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师生之间,语言更是一座架起彼此心灵的桥梁,引领着师生们从陌生到熟悉,从误会到理解,从分歧到共鸣。

关键词:真挚、宽容、激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位好的班主任的话语就如绵绵春雨,滋润着学生年轻的心灵,使之健康成长。

那么,班主任要怎样才能洒下春雨、播下优良种子?我认为,在谈话中,只要具备真挚、宽容、激励,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真挚
高中学生的心智发育渐趋成熟,有了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做法,如果仅靠守则、条规等来约束他们,或是一味多讲“大道理”,实在难以令其信服,达到理想的效果。

或那些目的不明确的泛泛而谈或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训斥学生,都会使学生感到反感,与谈话的初衷适得其反。

教师应以真诚的心,怀真挚的爱跟学生交谈,从实际出发,就事论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感觉到被尊重、被关怀、被接纳。

这样的谈话才会感化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2008年,我们班的黄兴华同学经常旷课,而每次他旷课回到教室时,我都是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为什么不请假?他总是冷冷地回答我一句:“身体不舒服,忘记请假了。

”他不把我的责问当一回事,还是不时旷课。

当我了解到他身体是不时犯一些毛病,但是可以不影响回校上课的,我才知道他有意跟我赌气。

后来他再次旷课回校时,我换一种方式跟他谈,我说:“黄同学,这两天你又没来上课,大家都替你担心呀,现在来了就好,我想你没有特殊原因,你是不会故意缺课的。

”他一改以往的态度回答:“老师对不起,我又生病了。

”我继续关切地说:“是否需要再休息几天?明天可以把请假条带来吗?”他有点
不好意思地回答:“谢谢老师,下课后我一定补写请假条。

”从此以后他不能回校时,他都主动及时向我请假,而且争取及时回校上课。

我想是我谈话中的真挚感化他了。

真挚还表现在班主任一致的言行上,这起到表率的作用。

“一致的言行”就是班主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班主任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师,其一举一动,无不在学生当中起着示范的作用。

要使学生信服你的说教,班主任就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面的人格形象,做到真心关心学生,诚心为学生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

试想,一位上课经常迟到的班主任,能理直气壮地去批评经常迟到的学生吗?一个将学生的隐私到处宣扬的班主任,学生还会向你倾吐心事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于教育的真知灼见。

确实,没有“真”,哪来“情”?没有“真”,哪来“理”?班主任要以诚挚的真情来以情育情,以情感情,学生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宽容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也是人,但同时他又是教师,而教师这门职业,对一个人的要求很多,其中就有要求自制。

”高中生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家庭的呵护使他们的自尊心较强;涉世不深,又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是非辨别能力有限。

面对教师的批评教育,有的当面顶撞,有的沉默对抗,有的口服心不服。

如果班主任没有很好地把握谈话的尺度,就容易火上加油,导致师生间产生抵触情绪。

这时,作为班主任,无论内心有多么气愤,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师长、教育者的身份,应表现出宽容的度量来。

不妨采取克制、退让的态度,暂时先搁置事情,待学生情绪稳定的时候,再耐心地加以劝导。

这样既给了学生面子,同时也给自己留了余地,更为双方制造了认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有助于师生谈话的成功。

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说:“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怨恨时,你不可能说服他依照你的想法去办事,那些喜欢骂人的父母、爱挑剔的老板、喋喋不休的妻子,都
应该了解这个道理,你不能强迫别人同意你的意见,但却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温和而友善地使他屈服。

”每个人对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别人意见无论正误,首先都应该受到尊重。

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班主任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帮助学生找出认知错误的原因,并耐心运用客观真理,引道理、讲道理,将其教育好,而不是一味斥责,迫其改过。

但应注意到的是,宽容并不是对学生一味忍让,一味护短。

宽容是等待时机,掌握火候。

班主任不能运用手中的“权力”,凌驾于学生之上,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

但对学生的教育也要讲求原则,对于一些情节严重,但又始终不认错、不低头的学生,一定要严肃批评,对其“当头棒喝”,并运用学校、家长等各方面力量,力求将其引到正途上。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宽容谈话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2008年我带的是“普通班”,是想象中的“藏龙卧虎”之地。

但是相处下来,发觉事实与意料中有很大的差距。

起初有些学生确实比较顽皮,常常违反纪律,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相当强烈。

但经过详谈,我发觉他们其实也是明是非、讲道理的,绝非“不可教”之流。

渐渐地,我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班级健康发展起来,绝大部分行为习惯不佳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没有出现过严重违纪现象。

后来,在当上他们班主任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我才渐渐获悉,他们当中有些是曾被老师喻为“危险人物”的,有的在课堂上当众顶撞老师,态度恶劣,有的曾是赌王……当我了解到这些情况时,简直不能拿那样的形象来对比我所认识的学生!感谢宽容,给予了我一双清澈的看待学生的眼睛,也给予了学生自新改过的机会。

或许,这就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三、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明确地概括出人的五种不同水平的需要,其中包括: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如认同、感情;尊重的需要,如威信、自尊。

因为需要的
存在,每个人都会感到某种欠缺而力争获得满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师长激励的言语,更会成为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

在教育过程中,常有这么一个误区:成绩优良的学生更多地获得了赞扬,普通生常常“无人问津”。

在我带的班里,一半都属于后者,怎么办呢?普通生因为成绩不佳,常会有自惭形秽、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的想法,但班主任应该看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同样渴望成功、获取荣誉,他们比优秀的学生更需要得到鼓励、赞许。

而事实上,他们的闪光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是学习尖子,但可以是劳动积极分子、遵守纪律的好学生、歌艺精湛的小歌手……俗语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

如果班主任能发掘学生“赞赏”的需求,及时发现学生言行上哪怕是一点微弱的“闪光”并加以鼓励,那么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班主任在谈话过程中,多注意激励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断地提高。

激励也要讲究“适时”。

适时的激励,有如温暖的春风,唤醒学生心中深藏的“种子”,幼芽破土而出。

我永远也忘不了学生李璧莹那次投向我的诧异、喜悦而又感激的目光。

她是一个既倔强又内向的女孩子,不易表露自己的好恶。

但我看得出她渴望获取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她的英语基础差,有一次期末考试后,她到我办公室来看成绩。

当她看到自己考了120分(最高133分),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肯定地看着她说:“不错,这是你的真实成绩,其实我一直都觉得你是很有潜力的。

从这次考试看来,我真的没有看错人!努力吧,你可奔重点大学的!”……从此英语课上,有一个学生更加的投入、专注了。

师生交谈是双方交流感情、促进了解的有效途径。

在谈话中,班主任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具体的心理特征、课余生活等情况,这是光靠经验或从书籍上得不到的有关学生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有助于教育工作切实地、全面地开展。

因此,
讲究谈话艺术,用真诚去引出成功的谈话,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素质教育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的或可进一步开垦的土地。

对于这份宝贵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教师充分注入了自己的真挚、宽容、激励,就能很好地燃发学生的激情,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00九年六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