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引言:
儿歌是儿童学习语言、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儿歌既能唤起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又能通过简单明快的旋律和歌词,传递思想和价值观。

因此,在儿童教育中,将儿歌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开展儿歌课程思政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目标设定
1. 学习主题:通过儿歌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学习对象:适合3-6岁儿童,分为不同阶段的教学。

3. 教学目标:
- 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 增强儿童的思想道德修养;
- 培养儿童对祖国和社会的热爱。

二、课程设置
1. 第一阶段:儿歌教学与季节主题结合
- 主题:四季变换和季节特点。

- 教学内容:选取与季节相关的儿歌,如《小苹果》、《小白花》等,通过歌曲演唱和故事讲解,启发孩子对季节变化和自然环境的
认识。

- 教学目标:培养孩子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引导其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2. 第二阶段:儿歌教学与身边事物结合
- 主题:日常生活和身边物品。

- 教学内容:选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儿歌,如《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等,通过歌曲演唱和亲身体验,帮助孩子认识身边的事物,并学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 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注重礼仪和友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第三阶段:儿歌教学与家庭关系结合
- 主题:家庭和亲情。

- 教学内容:选取与家庭关系相关的儿歌,如《小蝌蚪找妈妈》、《两只老虎》等,通过歌曲演唱和角色扮演,引导孩子关注家庭的
重要性和亲情的温暖。

- 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加强亲子关系,传递家庭美德和家庭教育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情景教学法:通过不同教学情境的设置,创设与儿歌内容相关的情景,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

2. 亲身体验法:让孩子参与到儿歌演唱和动作表演中,让他们亲自体验和感受歌词中的情感与行为。

3. 游戏化教学法:将儿歌课程设计成一种游戏形式,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实施步骤
1. 热身环节:通过活动热身,培养孩子的集中注意力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 歌曲学唱:把教师演唱儿歌的音频或视频播放给孩子们听,然后教授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3. 表演互动:让孩子们跟着教师一起演唱,配合动作表演,互动并共同创造出愉快的氛围。

4. 情感体验:通过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启发孩子们对内在情感的感受和表达。

5. 思考引导: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儿歌中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6. 课堂小结:总结当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
受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考核方式:以观察记录、听力测试和艺术创作等形式进行,
注重考察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 反馈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肯定成绩,鼓励进步,并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持续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儿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既关注了儿童的语言和音乐能力培养,
也注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传递。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有效的教学
方法,将儿歌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获得积极
的人生体验。

希望本文提供的教学设计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儿童思政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