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供应室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包装效果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供应室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包装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包装效果的影响。

方法:对实施
质量管理模式前后的500件手术器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比较。

结果:
质量管理实施后的器械质量合格情况和满意度较质量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比较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环境卫生学检测情况,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清洗
消毒包装的效果,提高感染的控制率。

【关键词】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包装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289-02
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包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手术的成败,同时也是一所医
院综合实力的体现[1-2]。

因此,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包装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可促使医院的长远发展[3-4]。

在本研究中对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模式,以
提高供应室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的质量。

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为高温高压灭菌器(该仪器可采用高温和高压对细菌进行
杀灭)及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1.2 方法
1.2.1清洗消毒包装流程由专职的护士对已经使用完毕的手术器械进行相应
的清洗。

然后,将初次清洗的手术器械送至供应室内进行第二次清洗,清洗完毕
后对不同的手术器械采用不同灭菌方法进行灭菌,本院主要的灭菌方法如下:(1)高温高压灭菌。

对清洗完毕的手术器械放入高温高压灭菌器中,采用132℃
的高温对其进行相应的灭菌,灭菌时间为10分钟,然后采用PDD对仪器中的压
力测查,测查结果显示压力为0.21mpa。

(2)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先将使用完毕的手术器械放入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中,然后采用50℃的低温进行灭菌,灭菌时间为20分钟,其灭菌压力为0.205mpa。

1.2.2质量管理模式(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
作技能,增强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心。

熟练的让工作人员掌握工作的
具体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技能考核,考
核完毕后持证上岗。

(2)在进入工作区域前,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对自己进行
清洁,如洗手以及更衣等。

(3)在清洗手术器械时,应将器械所有的关节打开,对器械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清洗时,应保证在无菌的调节下操作,并按照清洗流
程进行清洗)。

(4)员工在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有效
的灭菌方法,正确掌握灭菌器操作程序及装载要求,每次灭菌进行物理、化学、
生物监测。

(5)在最后,严格包装灭菌质量关,将检查好的器械选择合适的包
装材料,各种器械包包装正确、松紧适宜,标志清楚、注明锅次锅号、灭菌日期
及失效期,责任者和查对者,不合格的物品不得灭菌。

(6)手术器械包经过灭
菌后检查,包外指示胶带和指示卡变色是否均匀,检查有无湿包现象,合格后方
可发放。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质量管理模式前后的器械质量合格情况、满意度以及环境卫生学监
测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器械质量合格情况和满意度
质量管理实施前的器械质量合格为67.00%、满意度为66.00%;质量管理实施
后的器械质量合格为88.00%、满意度为90.00%。

质量管理实施后的器械质量合
格情况和满意度较质量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下
表1。

2.2 环境卫生学检测情况
质量管理实施前器械表面细胞数为(1.12±0.52)cfu/cm2、空气中细菌数为(64.2±4.4)
cfu/cm2、工作人员的双手细菌数为(1.92±0.51)cfu/cm2;质量管理实施后器械表面细胞数
为(0.33±0.22)cfu/cm2、空气中细菌数为(45.2±6.5)cfu/cm2、工作人员的双手细菌数为(0.52±0.30)cfu/cm2。

比较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环境卫生学检测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对手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加强供应室工作质量可有效
提高手术效果和医院的护理水平。

在本次实验中对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
模式可通过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来增加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熟练程度;还通过考核制定,
来增加工作人员对工作紧迫感,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定,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质量。

有关研究表明,在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保证手术室中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提
高医疗水平,促使医院长远的发展[5]。

本研究结果显示,质量管理实施后的器械质量合格情
况和满意度较质量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质量管理实施前后
的环境卫生学检测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对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
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清洗消毒包装的效果,提高感染的控制率。

【参考文献】
[1]袁小玲,吴慧堃,章霞等.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
护理,2009,8(6):69-71.
[2]李松福.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2,
19(35):121-122.
[3]谢碧娴,林秋霞.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手术器械的管理[J].当代医学,2012,
18(15):29-30.
[4]王利华,林天华,林秀平等.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的规范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2852-2852.
[5]韩智云,齐叶红.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清洗一体化管理实践探讨[J].江苏卫生保健,2012,
14(6):3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