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速主轴箱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前言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前言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前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功能与作用;2. 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拆装、调试及维护的基本知识;3. 学会分析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车床主轴箱的拆装和组装;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车床主轴箱进行简单的调试与维护;3. 能够分析并解决车床主轴箱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专业,增强对机械设备操作的敬畏之心;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车床主轴箱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车床主轴箱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车床主轴箱基本结构认识- 介绍车床主轴箱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分析车床主轴箱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

2. 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 学习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会车床主轴箱的组装技巧。

3. 车床主轴箱调试与维护- 学习车床主轴箱调试的基本方法;- 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了解车床主轴箱故障排除的一般流程。

4. 车床主轴箱故障分析及排除- 分析车床主轴箱常见故障原因;- 学习故障排除方法及技巧;- 探讨故障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车床主轴箱基本结构认识;第二周: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第三周:车床主轴箱调试与维护;第四周:车床主轴箱故障分析及排除。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车床主轴箱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车床主轴箱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计---车床主轴箱设计

课程设计---车床主轴箱设计

目录1、绪论 (2)1.1金属切削机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1.2本课题研究目的 (2)2、主轴箱的设计 (3)2.1 原始数据与技术条件 (3)2.2 机床主传动系统运动设计 (3)2.2.1确定极限转速 (3)2.2.2确定公比 (3)2.2.3 确定各主轴转速 (3)2.2.4 主运动链转速图的拟定 (4)2.2.5齿轮齿数的确定 (6)2.2.6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6)2.3传动零件的初步计算 (7)2.3.1计算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 (7)2.3.2传动轴直径的初定 (7)2.3.3主轴轴颈直径的确定 (8)2.3.4齿轮模数的初步确定 (8)2.3.5选定轴承 (9)2.3.6 三角带传动的计算和选定 (9)2.3.7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11)2.3.8.主轴刚度验算 (12)3、总结 (14)4、致谢 (15)5、参考文献 (15)1、绪论1.1金属切削机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它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金属切学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主要设备,它所担负的工作量,约占机器总制造工作量的40% 60%。

机床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机械制造工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机床的“母机”属性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机床工业为各种类型的机械制造厂提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优质高效的机床设备,促进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的提高。

机械制造工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机械制造工业。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赖以发展的基础。

机床工业则是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

一个国家机床工业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显然,金属切削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1.2本课题研究目的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相应课程及先行课程之后进行的实习性教学环节,是大学生的必修环节,不仅是巩固学生大学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在检验大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践性锻炼。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机床主轴箱有全套CAD图纸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机床主轴箱有全套CAD图纸

目录1、参数的表述2、体育设计3、传动件的估算和校核计算4、展开图的设计5、摘要一.参数制定1、确定公比φ。

已知Z = 12级(采用集中传输)nmax =1800 nmin=40Rn =φz-1所以算出来φ≈1.41。

2.确定电机功率n。

根据ф 320和ф 400车床的设计参数,采用插补方法:已知最大旋转直径为ф 360。

切割深度ap(t)为3.75毫米,进给速度f (s)为0.375毫米/转,切割速度V为95米/分钟。

计算:主(垂直)切削力:FZ = 1900ap0.75n=1900 X 3.75 X0.3750.75牛顿≈3414.4北纬切割功率:N切割= FZV/61200千瓦= 5.3千瓦主电机的估计功率:N= N cut/η total= N切割/0.8千瓦=5.3/0.8千瓦=6.6千瓦因为N的取值必须根据Y系列中国产电机的额定功率来选择,所以选择7.5 KW。

第二,体育运动的设计1.列出结构式12=2[3] 3[1] 2[6]因为:如果换向摩擦离合器安装在I轴上,为了减小轴向尺寸,第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数不宜多,2个为好。

在机床设计中,由于所需的R较大,最终展开组选择2比较合适。

由于I 轴装有摩擦离合器,结构上要求齿轮的根圆大于离合器的直径。

2.画出结构网络。

3.绘制速度图。

1)主电机的选择电动机功率n: 7.5kw电机速度nd:因为nmax =1800r/min,按N=7.5 KW,因为电机转速nd应接近或适宜于主轴的最大转速,以免采用过大的增速或过小的减速传动。

因此,电机初步确定为Y132m-4,电机转速为1440r/min。

2)恒速传动在变速传动系统中,采用定比传动,主要考虑传动、结构和性能的要求,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为了减缓中间两个齿轮组的速度,减小齿轮箱的径向尺寸,在ⅰ-ⅱ轴之间增加了一对减速传动齿轮。

3)分配减速比。

① 12步减速:40 56 80 12 112 160 224 315 450630900 1250 1800(转/分钟)②确定ⅳ档和ⅴ档之间的最小减速传动比:由于齿轮的极限传动比限定为imax=1/4,为了提高主轴的稳定性,最后一个换挡的减速比为1/4。

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策画

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策画

主轴箱的设计1.车床参数的拟定1.1车床主参数和基本参数1)已知条件2)主轴转速级数Z 和公比Φ机床的转速范围:Rn=max min 160045.135.5n n == 确定转速级数Z: lg lg 45.11112lg lg1.41nR z ϕ=+=+=3)主轴的各级转速135.5/min n r = 21n n ϕ= 231n n ϕ= 341n n ϕ= 451n n ϕ= 561n n ϕ=671n n ϕ= 781n n ϕ= 891n n ϕ= 9101n n ϕ= 10111n n ϕ= 11121n n ϕ=考虑到设计的结构复杂程度要适中,故采用常规的扩大传动。

并选级数Z=12,各级转速数列可直接从标准的数列表中查出,按标准转速数列为:35.5,50,71,100,140,200,280,400,560,800,1120,16002.运动设计2.1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确定2.1.1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级数为Z 的传动系统由若干个顺序的传递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Z1、Z2、Z3、…个传动副.即Z=Z 1Z 2Z 3… 传动副数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或3为适合,即变速级数Z 应为2和3的因子: 即 Z=2a ⨯3b实现12级主轴转速变化的传动系统可以写成多种传动副的组合:1) 12=3×4 2) 12=4×33) 12=3×2×2 4) 12=2×3×25) 12=2×2×3 按照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选择Z=3×2×2这一方案,但主轴换向采用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结构,致使Ⅰ轴的轴向尺寸过大,所以此方案不宜采用,而应先择12=2×3×2。

方案4)是比较合理的12=2×3×22.1.2 传动系统扩大顺序的安排12=2×3×2的传动副组合,其传动组的扩大顺序又可以有6种形式:1) 12=21×32×26 2) 12=21×34×223) 12=23×31×26 4) 12=26×31×23 5) 12=22×34×21 6) 12=26×32×21根据级比指数分配要“前密后疏”的原则,应选用Z=12×23×62这一方案,然而对于我们所设计的结构将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变速组采用降速传动时,由于摩擦离合器径向结构尺寸限制,使得Ⅰ轴上的齿轮直径不能太小,Ⅱ轴上的齿轮则会成倍增大。

主轴箱课程设计--设计主轴箱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主轴箱课程设计--设计主轴箱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主轴箱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设计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二、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套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周一:绘制零件图周二: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周三:修订并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周四: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周五:答辩四、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目: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2012年11月20日目录1概述 (1)2零件的分析 (2)2.1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2)2.2箱体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3)2.3箱体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3)3工艺规程设计 (4)3.1基面的选择 (4)3.2制订工艺路线 (5)3.3加工余量的确定 (6)3.4毛坯尺寸的确定 (15)小结 (17)参考文献 (18)1概述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床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

机床箱体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床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图1 箱体的结构2零件的分析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车床主轴箱体,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

主轴箱中的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

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掌握主轴箱内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了解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车床主轴箱的拆装和组装,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检测工具,对车床主轴箱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提出合理的维修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专业,增强对制造工艺的敬畏之心,提高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实践操作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预防事故发生。

本课程针对中职或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结合车床主轴箱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为主要目标。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车床主轴箱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车床主轴箱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组成、各部件名称及其作用,阐述工作原理。

2. 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介绍拆装和组装车床主轴箱的操作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包括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 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排除:分析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讲解故障诊断方法和排除步骤。

4. 车床主轴箱的维护保养:介绍车床主轴箱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包括润滑、清洁、检查等内容。

5.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安排学生进行车床主轴箱的拆装、组装、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车床主轴箱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习。

2. 第3-4课时: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操作步骤学习及实践。

3. 第5-6课时: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学习。

主轴箱课程设计带

主轴箱课程设计带

主轴箱课程设计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主轴箱的传动原理,包括齿轮传动、轴承支承等;3. 学生能了解主轴箱的加工工艺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并绘制主轴箱的简单结构图;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传动原理,设计简单的齿轮传动系统;3. 学生能运用加工工艺知识,分析主轴箱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计与制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项目实践中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主轴箱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机械结构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主轴箱结构认识- 介绍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轴、齿轮、轴承等组成部分;- 分析各部分在主轴箱中的作用,探讨其相互关系。

2. 主轴箱传动原理- 阐述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包括齿轮的啮合、传动比等;- 介绍轴承支承原理,分析轴承类型及选用原则;- 结合实例,展示主轴箱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3. 主轴箱加工工艺- 介绍主轴箱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艺方法,如铣削、车削、磨削等;- 分析加工工艺对主轴箱性能的影响,讨论加工误差的产生及控制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加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进行主轴箱模型的制作,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传动方式
数控车床主轴箱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普通车床主轴箱采用机械传动。
辅助设备
数控车床主轴箱可配备液压卡盘、自动换刀装置等辅助设备,提高加工效率;普通车床主轴箱辅助设备较少,加工效率相对较低。
数控车床主轴箱优点
高精度、高刚性,可实现复杂零件的精密加工。
配备丰富的辅助设备,提高加工效率。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目录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主轴箱结构分析与设计主轴箱性能参数计算与校核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创新性改进方案探讨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01
CHAPTER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
传统车床主轴箱设计存在诸多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加工要求。
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先进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传动比初步分配
考虑传动效率、噪音、振动等因素,对初步分配的传动比进行优化。
优化传动比分配
根据优化后的传动比分配,详细计算各级传动的齿轮齿数、模数等参数。
传动比计算
主轴刚度校核
轴承寿命校核
传动效率校核
温升校核
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主轴在最高转速下的刚度进行校核,确保其满足加工要求。
考虑传动过程中的摩擦、润滑等因素,对传动效率进行校核,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对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需求日益增长。
提高学生对车床主轴箱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的理解。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主轴箱创新设计的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适用于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可作为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课外科技活动的选题。
对从事车床主轴箱设计、制造、维修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

1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

18级主轴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了解主轴箱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主轴箱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主轴箱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主轴箱的拆卸、组装及调试工作。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主轴箱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18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主轴箱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研究主轴箱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探讨主轴箱的工作原理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2. 主轴箱的安装与调试- 学习主轴箱的安装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掌握主轴箱调试的方法、技巧及调试标准3. 主轴箱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掌握主轴箱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学习分析主轴箱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4. 主轴箱设计与绘图- 学习运用绘图软件(如AutoCAD)绘制主轴箱零件图和装配图- 掌握主轴箱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5. 实践操作- 完成主轴箱的拆卸、组装及调试实践操作-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解决主轴箱相关问题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主轴箱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2周:主轴箱的安装与调试第3周:主轴箱的维护与故障排除第4周:主轴箱设计与绘图第5周:实践操作(含总结汇报)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完全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主轴箱课程设计报告

主轴箱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设计目的 (3)2、各运动参数的确定 (3)2.1 确定传动方案 (3)2.1.1已知条件 (3)2.1.2结构分析式 (3)2.1.3 绘制转速图 (4)2.1.4 绘制传动系统图 (6)2.2 选取电动机 (7)2.3 带传动设计 (8)2.4 确定各轴转速 (10)2.5 计算各传动轴传递的功率 (11)2.6 各传动轴直径的确定 (11)2.6.1 轴Ⅳ(主轴) (12)2.6.2 轴Ⅲ (12)2.6.3 轴Ⅱ (13)2.6.4 轴Ⅰ (13)2.7各传动组齿轮模数的确定和校核 (14)2.7.1 模数的确定 (14)2.7.2 模数的校核 (15)3、各传动部件的校核 (19)3.1 齿轮强度的校核 (19)3.2 轴的校核 (24)3.3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28)4、总结 (29)参考文献 (30)主轴箱课程设计CA6140型车床1、设计目的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得结构设计,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2、各运动参数的确定2.1确定传动方案2.1.1已知条件【1】确定转速范围:主轴最小转速nmin=71 r/min【2】确定公比:26.1=ϕ【3】转速级数:12=z2.1.2结构分析式⑴ 13612322=⨯⨯ ⑵ 13612223=⨯⨯ [3] 13612232=⨯⨯从电动机到主轴主要为降速传动,若使传动副较多的传动组放在较接近电动机处可使小尺寸零件多些,大尺寸零件少些,节省材料,也就是满足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因此取13612322=⨯⨯方案。

在降速传动中,防止齿轮直径过大而使径向尺寸常限制最小传动比41min ≥i ;在升速时为防止产生过大的噪音和震动常限制最大转速比2max ≤i 。

主轴箱课程设计说明书

主轴箱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机床的运动设计(包括主轴箱、变速箱传动链),动力计算(包括确定电机型号,主轴、传动轴、齿轮的计算转速),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强度校核,获得工程师必备设计能力的初步训练,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快适应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先进行动力参数计算、运动参数计算,然后进行结构设计,绘制传动系统展开图草图,再进行主要零件的强度或刚度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修改草图后,进行加深,最后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电动机的选择根据机床类型和给定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设计条件,计算主电动机的功率,选定电动机的型号和转速;(2)运动参数计算根据使用条件,确定主轴的极限转速,进而确定传动系统的变速组数、各变速组的传动副数,设计结构式,绘制转速图并计算皮带轮的计算直径,齿轮的齿数,最后绘制传动系统图;(3)动力参数计算根据电机功率以及确定的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确定计算转速,计算传动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选择支承轴承的类型等;(4)结构设计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主传动系统的轴系、变速机构、主轴组件等的布置和设计并绘制展开图、主要剖面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

(5)主要零件的验算根据设计结构和载荷情况,验算最后一根传动轴的刚度和强度、最后一个传动组的齿轮模数、支承轴承的寿命(若系统比较复杂,此项内容可略去)。

(6)根据验算结果,对车床主轴箱的展开图和主要剖面图进行修改加深,完成车床主轴箱的图纸绘制;(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内容包括运动设计、动力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计算和分析等三、课程设计任务:(1)每个学生在1.5周内必须完成对中等尺寸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2)绘制车床主轴箱展开图和主要剖面图一张,图幅不得小于A1;绘制主轴零件工作图一张,图幅不小于A2;图纸要求按制图规范,包含标题栏、序号、明细表等。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必须按照设计过程分章节编写,插图要规范,并且必须有较为详细的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篇幅约8000~10000字(按版面约25页计算)。

cq61100主轴箱课程设计

cq61100主轴箱课程设计

cq61100主轴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包括轴承、齿轮、传动轴等关键部件的作用。

2. 学生能够了解主轴箱在机床中的重要性,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3. 学生能够描述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了解主轴箱的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主轴箱进行简单的拆装和组装操作,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分析主轴箱的故障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主轴箱的检测和维护保养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主轴箱相关知识,培养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增强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遵循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尊重和热爱。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主轴箱的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后续学习及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机床主轴箱的结构组成- 轴承、齿轮、传动轴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2. 主轴箱在机床中的重要性- 主轴箱的功能定位- 主轴箱在机床运行中的关键作用3. 主轴箱的拆装与组装- 拆装与组装的基本步骤- 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4. 主轴箱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维修方法及案例分析5. 主轴箱的维护保养- 主轴箱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常规保养方法及周期6. 实践操作与小组合作- 主轴箱拆装与组装实践- 小组合作完成主轴箱检测与维护保养任务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课本章节相对应,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组合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组合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组合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组合机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组合机床主轴箱的零部件及其装配关系,了解不同部件在主轴箱中的作用;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主轴箱的设计方法,进行简单的主轴箱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组合机床主轴箱的三维建模,提高空间想象力和绘图能力;2.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主轴箱的装配与调试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主轴箱的设计与制作,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机械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组合机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组合机床主轴箱的零部件及其装配关系;- 主轴箱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实践部分:- 使用CAD软件进行组合机床主轴箱的三维建模;- 主轴箱的装配与调试技巧;- 主轴箱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团队协作完成主轴箱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理论讲解组合机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第二周:学习组合机床主轴箱的零部件及装配关系;第三周:讲解主轴箱设计方法及CAD软件操作;第四周:实践操作,进行主轴箱三维建模;第五周:实践操作,进行主轴箱装配与调试;第六周:团队协作完成主轴箱设计制作,总结与展示。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四章“组合机床主轴箱设计与制造”密切相关,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功能与作用;2. 学生能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方法,了解其内部零件的名称、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3. 学生能了解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操作,并正确使用相关工具;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车床主轴箱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与维修;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车床主轴箱的技术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技术更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需求,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车床主轴箱结构认知- 熟悉车床主轴箱的整体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对比不同类型车床主轴箱的结构特点,分析其设计原理。

2. 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 掌握车床主轴箱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步骤,了解各部件的拆装顺序及注意事项;- 学会车床主轴箱组装方法,确保各部件装配正确。

3. 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维修- 分析车床主轴箱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学习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方法,掌握故障排除技巧;- 掌握车床主轴箱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4. 车床主轴箱技术发展趋势- 了解车床主轴箱的技术发展历程,掌握当前行业技术动态;- 探讨车床主轴箱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车床主轴箱结构认知;第二周: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第三周: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周:车床主轴箱技术发展趋势。

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教研室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1) 车床主轴箱设计车床主轴箱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系统设计课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精度设计、金属工艺学、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3、培养使用手册、图册、有关资料及设计标准规范的能力。

4、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

5、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技术准备。

二、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设计内容:独立完成变速级数为6-12级的机床主传动系统主轴变速箱设计,包括车削左右螺纹的换向机构及与进给联系的输出轴。

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必须独立的进行,每人必须完成展开图、截面图图样设计各一张,能够较清楚地表达各轴和传动件的空间位置及有关结构。

2、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合理的确定尺寸、运动及动力等有关参数。

3、正确利用结构式、转速图等设计工具,认真进行方案分析。

4、正确的运用手册、标准,设计图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说明书力求用工程术语,文字通顺简练,字迹工整。

5、完成典型零件工作图图样设计2 张。

三、设计步骤方案确定1、确定有关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

2、据所求得的有关运动参数及给定的公比,写出结构式,校验转速范围,绘制转速图。

3、确定各变速组传动副的传动比值,定齿轮齿数、带轮直径,校验三联滑移齿轮齿顶是否相碰,校验各级转速的转速误差。

4、绘制传动系统图。

结构设计1、草图设计——估计各轴及齿轮尺寸,确定视图比例,确定展开图及截面图的总体布局;据各轴的受力条件,初选轴承,在有关支撑部位画出轴承轮廓。

并检验各传动件运动过程中是否干涉。

2、结构图设计——确定齿轮、轴承及轴的固定方式;确定润滑、密封及轴承的调整方式;确定主轴头部形状及尺寸,完成展开图及截面图的绘制。

3、加黑,注尺寸、公差配合,标注件号,填写明细表及装配图技术要求。

ck6140主轴箱课程设计

ck6140主轴箱课程设计

ck6140主轴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CK6140主轴箱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机床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主轴箱的拆装、调试、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学生能够了解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主轴箱的拆装、组装及调试工作,并达到规定的工艺要求。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主轴箱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床维修和制造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3. 增强学生对我国机床行业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为我国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主轴箱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为我国机床行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CK6140主轴箱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机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 各部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主轴箱的工作原理2. 主轴箱的拆装与组装- 拆装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拆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组装顺序及要求3. 主轴箱调试与维修- 调试方法及步骤-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维修保养技巧4. 实践操作- 主轴箱拆装、组装及调试操作- 故障排查与维修实践-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以下安排和进度:- 前两个星期:学习主轴箱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

- 第三至四周:学习主轴箱的拆装与组装,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 第五至六周:学习主轴箱调试与维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 第七至八周: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教材相关章节内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主轴箱课程设计说明书

主轴箱课程设计说明书

主轴箱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相应课程及先行课程之后进行的实习性教学环节,是大学生的必修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 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普通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

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

本次设计的是普通型车床主轴变速箱。

主要用于加工回转体。

表1 车床的主参数(规格尺寸)和基本参数1.3 操作性能要求(1)具有皮带轮卸荷装置(2)手动操作纵双向摩擦片离合器实现主轴的正反转及停止运动要求(3)主轴的变速由变速手柄完成二、参数拟定2.1确定转速范围查金属切削机床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指导得:400r/min,500r/min,630r/min,800r/min,1000r/min,1250r/min,1600r/min,2000r/min。

2.2 主电机的选择合理的确定电机功率,使机床既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致使电机经常轻载而降低功率因素。

已知电动机的功率是3KW,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P167表12-1选Y112M-4,额定功率4KW,满载转速1440r/min,最大额定转矩2.2N/m。

三、传动设计3.1 主传动方案拟定拟定传动方案,包括传动形式的选择以及开停、换向、制动、操作等整个传动系统的确定。

传动形式指传动和变速的元件、机构以及组成、安排不同特点的传动形式、变速类型。

传动方案和形式与结构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和工作性能也有关系。

因此,确定传动方案和形式,要从结构、工艺、性能及经济等方面统一考虑。

传动方案有多种,传动形式更是众多,比如:传动形式上有集中传动、分变速箱上既可用多速电机,也可用交换齿轮、滑移齿轮、公用齿轮等。

主轴变速箱课程设计

主轴变速箱课程设计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系别机械学院班级机械本102 学生姓名丁昊学号 2010518209 指导教师王天煜,刘劲涛职称教授起止日期:2013年 12月30日起——至2014年 1月15日止专业设计题目: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设计任务书—第6组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械本102 姓名:丁昊 学号:2010518209一、题目: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 二、主要技术参数:1、卧式车床,最大回转直径为320mm 。

反转:max max 正反正反三、设计内容:1、运动设计:根据给定的转速范围及公比,拟定传动方案,确定结构形式,画转速图,画传动系统图(研究分析齿轮排列方案),计算带轮直径和齿轮齿数。

2、动力计算:根据电动机功率,确定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对主要零件(如带、齿轮、主轴、传动轴、轴承等)进行计算(初算和验算)。

3、结构设计:进行传动轴系,变速机构,主轴组件,操纵机构,换向和制动装置,箱体,润滑和密封的布置和结构设计。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四、应完成的任务本学期第18、19、20周课程设计,以设计说明书数据为依据,绘制: 1、主轴变速箱草图一张(A2)——手绘;2、展开图一张(A0)——计算机CAD 绘图,主轴零件图1张。

3、三维立体图——pro/e 仿真;五、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字体端正,层次分明,格式排版准确。

2、图纸图面清洁,标注准确,符合国家标准;六、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及装订顺序 1、封皮2、设计任务书;3、成绩评审意见表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5、目录(标题及页次);6、机床用途和性能(简要);7、运动设计和拟定(简要方案比较分析;画传动系统图要规范); 8、主要零件的估算或计算和验算(主轴组件刚度计算); 9、重要结构的选择分析; 10、设计小结;11、参考文献(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年月);至少6篇目 录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 1第二章课程设计的步骤--------------------------------------------------- 2 第一节运动设计-------------------------------------- -------------- 2一、确定极限转速-------------------------------------- -------- 2二、确定公比---------------------------------------------- ------ 2三、求出主轴转速级数Z-------------------------------- ------- 2四、确定结构式---------------------------------------------- --- 2五、绘制转速图------------------------------------------ ------- 2六、绘制传动系统简图------------------------------------------ 3七、确定各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 3八、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5第二节传动零件的初步计算---------------------------- --------- 5一、求各轴的计算转速------------------------------------------ 5二、传动轴直径的初定------------------------------------------ 5三、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 6四、计算各齿轮的参数------------------------------------------ 7五、确定各轴间距------------------------------------------------ 8六、带轮的选择--------------------------------------------------- 8七、片式摩擦离合器的计算----------------------------------- 9八、主轴轴承的计算----------------------------------------------- 10九、主轴和齿轮的连接--------------------------------------------- 11十、润滑与密封----------------------------------------------------- 11十一、其他问题------------------------------------------------------ 11第三章课程设计的验算-------------------------------------------------- 11一、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验算-------------------------------------- 11二、主轴的弯曲刚度验算-------------------------------------------- 15三、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 16四、滚动轴承的验算-------------------------------------------------- 18设计小结------------------------------------------------------------------------- 19 参考书目------------------------------------------------------------------------- 20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床课程设计是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床主轴箱设计说明书1、系统设计概述 (3)2、参数拟订 (3)2.1确定车床的基本参数2.2确定极限切削速度3、传动设计 (4)3.1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3.1.1结构网或结构式的选择3.1.2转速图拟定3.1.3确定齿轮齿数与齿轮之间比为3.1.4传动系统的转速图的拟定3.1.5确定各轴的计算转速4、传动件的估算和验算 (6)4.1三角带传动的计算4.2传动轴的估算和验算4.3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4.4带轮结构设计4.5片式摩檫离合器的选择和计算5、动力设计 (9)5.1主轴刚度验算5.2齿轮校验5.3轴承的校验6、结构设计及说明 (10)6.1 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6.2展开图及其布置6.3 I轴(输入轴)的设计6.4齿轮块设计6.5其他问题6.6传动轴的设计6.7主轴组件设计7、设计总结 (15)8、参考资料 (15)主轴箱满足的基本要求1.主轴箱正转级数12级,刹车制动。

2.要有反转,反转不频繁,主轴箱反转级数Z≥4,且为较低转速。

3.电动机功率:2.2/3/4/5.5/7.5kw,1440rpm。

4.低速电动机:960/710rpm5.双速电动机:4/5.5/7.5kw,1450和960rpm两种速度。

6.最低转速:10X1.06n。

7.公比1.418.电动机功率为3KW,1450rpm和960rpm两种速度,最低转速10×1.065。

1.系统设计概述车床类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还能加工螺纹面。

由于多数机器零件具有回转表面,车床的通用性又较广,因此在机器制造厂中,车床的应用极为广泛,在金属切削机床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机床总台数的20﹪~35﹪。

那么设计机床首先选定好参数后,就要确定主传动系统设计的方案,包括传动形式的选择以及开停,换向,制动,操纵等整个传动系统。

传动形式则指传动和变速的元件,机构以及其组成,安排不同特点的传动形式,变速类型。

传动方案和形式与结构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和工作性能也有关系。

因此,确定传动方案和形式,要从结构,工艺,性能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统一考虑。

比如:传动形式上有集中传动的主轴变速箱,分离传动的主轴箱与变速箱,扩大变速范围可以用增加传动组数,也可用背轮机构,分支传动等形式,变速形式上既可用多速电机,也可用交换齿轮,滑移齿轮,公用齿轮等。

2.参数拟订根据表选最大工件回转直径D为400mm,刀架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D1为250mm,主轴通孔直径d为80mm,最大工件长度L为1500mm。

2.2极限切削速度Vmax Vmin根据典型的和可能的工艺选取极限切削速度要考虑:工序种类,工艺要求,刀具和计算车床主轴极限转速时的加工直径,按经验分别取(0.1~0.2)D和(0.45~0.5)D。

则主轴极限转速应为:nmax=1000Vmax/(0.1~0.2)πd (r/min)nmin=1000Vmin/(0.45~0.5)πd (r/min)各级转速数列可直接从标准数列表中查出。

从表中找到n max=1450,每隔6个数值取出一个数,得:600,450,300,224,150,112,75,56,37.5,28,19,14的12级转速。

2.2.2主轴转速级数Z和公比ф已知级数为12级,公比为1.41。

2.2.3主电机功率——动力参数的确定已知电动机功率为3KW,转速为1450rpm和960rpm3.传动设计3.1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传动副数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或3为合适,即变速级数Z应为2和3的因子:Z=2a×3b相比之下,还是传动副数分别为2,3,2的三个传动组方案为优。

传动组传动顺序的安排可根据“前多后少”的原则,取12=2×3×2的方案为好。

3.1.1结构网或结构式的选择12级结构网的方案:12=21×34×283.1.2转速图拟定:12级传动系统图3.1.3确定齿轮齿数与齿轮之间比为:电动机轴与轴Ⅰ之间的连线代表皮带定比传动,其传动比为ⅰ=125/600=4/25是降速传动,故连线向下倾斜两格。

轴Ⅰ的转速为n1=1450×125/600r/min=302.1r/min 轴Ⅰ-Ⅱ之间有传动组,其传动比分别为ⅰⅠ1=52/52=1 ⅰⅠ2=21/83=1/4ⅰⅠ3=35/69=1/2轴Ⅱ-Ⅲ之间有传动组,其传动比分别为ⅰⅡ1=73/37=2/1 ⅰⅡ2=22/88=1/43.1.412级传动系统的转速图3.1.5确定各轴的计算转速:由表8-2,主轴n j=n min¢Z/3-1=37.5r/min轴Ⅱn j=112r/min轴Ⅰn j=300r/min4.传动件的估算和验算4.1三角带传动的计算三角带传动中,轴间距A可以加大。

由于是磨檫传递,带与轮槽间会有打滑,宜可因而缓和冲击及隔离振动,使传动平稳。

带传动结构简单,但尺寸大,机床中多用于电机输出轴的定比传动。

4.1.1选择三角带的型号根据公式:P ca=K a P=1.2X3=3.6KW式中 P——电动机额定功率,K a——工作情况系数。

车床的起动载荷轻,工作载荷稳定,二班制工作时,取Kw=1.2。

故选B型三角带。

4.1.2确定三角带速度V=πD1n1/(60×1000) m/s=3.14×125×1450÷60000=9.485m/s对O,A,B,C型胶带,5m/s≤v≤25m/s.V=10~15m/s时最为经济耐用。

4.1.3初定中心距带轮的中心距,通常根据机床总体布局初步选定,一般可以在下列范围内选取:Ao=(0.6~2)(D1+D2)mm=1.1X(125+600)=797.5mm,取Ao=800mm。

中心距过小,将降低带的寿命;中心距过大时,会引起带振动。

中型车床电机轴至变速箱带轮轴的中心距一般为750~850mm。

4.1.4确定三角带的计算长度L0及内周长Ln。

三角带的计算长度是通过三角带截面重心的长度。

Lo=2Ao+π/2(D1+D2)+(D2-D1)2/4Ao mm=2×800+1.57×725+225625÷(4×800)=2808.76mm查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3-2,圆整到标准的计算长度 L=2800mm4.1.5验算三角带的挠曲次数uu=1000mv/L=10.16≤40 次/s,符合要求。

4.1.6确定实际中心距AA=Ao+(L-Lo)/2 mm= 800+(2800-2808.76)/2=795.62mm4.1.7验算小带轮包角α1α1≈180°-(D2-D1)/A×57.3°≥120°≈180°-475÷795.62×57.3°≈179.99≥120°如果α1过小,应加大中心距或加张紧装置。

4.1.8确定三角带根数Z根据《机械设计基础》式13-15得:z=p c÷(p0+△p0)k a k L令n1=1450r/min,d1=125mm,查表13-3,13-4得△p0=0.46KW,p01=2.19KW。

如n1=960r/min,d1=125mm,查表13-3得p02=1.64KW。

因p01>p02,故按p01=2.19KW计算。

由α1=179.99°查表13-5得K a=1;查表13-2得K L=1.05。

Z=3.6÷[(2.19+0.46)×1×1.05]=1.3;所以取Z=3根。

4.1.9计算预紧力查《机械设计基础》表13-1,q=0.17kg/mF0=500p ca÷vz×(2.5÷k a-1)+qv2=500×3.6÷(2×9.485)×(2.5÷1-1)+0.17×9.4852=157.6N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 Q=2zF o sin(a1/2)=630.4N4.2传动轴的估算和验算传动轴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刚度要求。

强度要求保证轴在反复载荷和扭转载荷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

机床主传动系统精度要求较高,不允许有较大的变形。

因此疲劳强度一般不是主要矛盾。

除了载荷很大的情况外,可以不必验算轴的强度。

刚度要求保证轴在载荷下(弯曲,轴向,扭转)不致产生过大的变形(弯曲,失稳,转角)。

如果刚度不足,轴上的零件如齿轮,轴承等将由于轴的变形过大而不能正常工作,或者产生震动和躁声,发热,过早磨损而失效。

因此,必须包证传动轴有足够的刚度。

通常,先按扭转刚度估算轴的直径,画出草图之后,再根据受力情况,结构布置和有关尺寸,验算弯曲刚度。

4.2.1传动轴直径的估算d≥KA4√[(Pη)÷N j]mm其中:P-电动机额定功率;K-键槽系数;A-系数;η-从电机到该传动轴之间传动件的传动效率的乘积;N j-该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计算转速N j是传动件能传递全部功率的最低转速。

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可以从转速图上按主轴的计算转速和相应的传动关系确定。

查《金属切削机床》表15-1取K=1.05,A=110。

为保证主轴的刚度,可将其外径提高4%。

所以d j=(110×1.05)4 [3.6×0.96÷37.5]=63.64mm,取70mm;d1=(110×1.05)4 (3.6×0.96×0.99×0.98÷300)=37.54mm,取40mm;d2=(110×1.05)4 (3.6×0.96×0.99×0.98×0.99×0.98÷112)=47.7mm,取50mm;此轴经为平均轴经,设计时可相应调整。

4.3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4.3.1齿轮齿数的确定:当各变速箱的传动比确定以后,可确定齿轮齿数。

对于定比传动的齿轮齿数可依据机械设计手册推荐的方法确定。

对于变速组内齿轮的齿数,如传动比是标准公比的整数次方时,变速组内每对齿轮的齿数和S z及小齿轮的齿数可以从表3-6(机械制造装备手册)中选取。

一般在主传动中,最小齿数应大于18∽20。

采用三联滑移齿轮时,应检查滑移齿轮之间的齿数关系,三联滑移齿轮的最大齿轮之间的齿数差应大于或等于4,以保证滑移是齿轮外圆不相碰。

查《金属切削机床》表8-1,齿数和S Z取104,得第一组齿轮:u1=1=52:52;u2=1:4=21:83;u3=1:2=35:69;查《金属切削机床》表8-1,齿数和S Z取110,得第二组齿轮:u1=2:1=73:37;u2=1:4=22:88;4.3.2齿轮模数的计算:1)第一组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N1=N dη=3.6×0.96×0.99×0.98=3.353KWMω≥323 N/zn1 =323 3.353÷(83×300)= 1.6mm齿面点蚀的估算:A≥3703 N/n j =3703 3.353÷300 =82.7mm其中n1为大齿轮的计算转速,A为齿轮中心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