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学导设计方案(一周学导设计方案顺序汇总)
姓名
课题
课型
时间
李峰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综合解决课
2016.4.13
学导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及传播。
2.技能目标:探讨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初步形成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2.对本节课小组活动状况和学生的活动状况矿进行及时的点评。
导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习惯亟待养成,需要老师进行耐性指导。
学生回答: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传播极广,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2.“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引导学生回忆宋元的历史发展,得出: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从中体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目标咀嚼
3分钟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目标。
2.默读一遍学习目标并划出你认为需要完成的目标,仔细体会本节课的情感目标。3.最后请同伴交流一下对目标的理解。
自学指导
10分钟
要相信自己,只要付出肯定有回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
1.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导读的要求认真阅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先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解决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划出来,答案写在问题的下面。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解决;第二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写在我的问题处;问题要围绕学习目标提出,并能联系生活实际。
3.科学引导,使问题条理化。
4.教师提前预设好程序,弱化过度主持。
精讲点拨
审题
答案方法拓展
5分钟
1.想想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建议把课文70页“动动手”的活动在此时进行,既可以亲身感受活字印刷的过程,又可以体验发明创造的艰辛,并有助于理解学习的内容。
2.“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引导学生回忆宋元的历史发展,得出: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从中体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老师走进学生关注自学情况。重点个辅等。
3.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重点关注历史学科长。
4.及时对学生进行引领,引领要有时间、目标、问题意识。对自学人真的同学进行鼓励。
讨论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7分钟
1.提出明确要求:学科长主持小组讨论,组内轮流发言(作答、质疑),组内先交流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再解决组内同学发现的新问题,请各组派代表把组内发现的好问题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走进小组,倾听交流。
训练指导
10分钟
1.明确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字体规范,在学生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给予及时的评价,订正历史学科长的试卷答案,以便进行讨论。
2.师巡视,批阅,收集做题信息。
3.解决、订正共性问题。
打点收获பைடு நூலகம்
2分钟
1.对本节课的知识系统进行梳理,同时再次明确本课的重难点。
2.讨论要求:一起立,二聚首,三张口,四讨论,五评价。
3.组织学生提炼出重点问题,组内展示,并呈现在黑板上。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和结论。
展讲指导
5分钟
1.创设展讲情景,展讲具体的格式要求,培养学生的展讲技能。
2.引导学生展示本组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和结论。要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展示着质疑,本组成员可以互相补充修正,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从而使问题在展示中解决。
雕版印刷的缺点:费工、费时、雕好的版片需精心存放,占大量房舍,发现错别字需整版重新雕刻,这些缺点促成了印刷术的改进,所以说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历史的需要。
活字印刷的优点:突出两个“变”字—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学生回答:木活字、套色印刷以及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等;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
过程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
3分钟
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对预习充分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两大壮举,其中之一就是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欧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远洋航行,1497年-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年-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的环球航行。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会不会迷失方向?为什么?”2、“指南针是哪国人民发明的?”3、“指南针是我国人民在什么时候发明并应用到航海上的?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由此导入新课。
学导重点及方法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学生不易理解。
问题预设
1.想想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