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六年级税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0页例3教案教案 总第 课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百分数(二) 税率》研讨课教案_10

税率与利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2.了解一些有关利率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纳税及储蓄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理解储蓄的意义。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与“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储蓄的信息;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学教材第10页,进一步明确纳税的意义。
(2)反馈: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练习: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2.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展示相关内容)(1)什么是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了解税收的种类和用途会计算应纳税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全班交流的过程,理解纳税的意义与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知道纳税的重要意义,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明白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培养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六年级上册学过了的百分数(一)的知识,对百分数有一定的基础,本节课税率的知识是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中百分数应用的一种。
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和个人所得税,并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引入,感知税收。
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国家对你们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除课本、学费等费用,还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补贴,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国家从哪里来呢?生答,纳税2、师: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纳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纳税有关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探究。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学教材第10页的内容。
师巡视学生自学交流情况。
2、全班围绕什么是纳税、举例说说纳税的作用、纳税的项目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1)什么是纳税?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举例说说纳税的作用师:每个国家都纳税,那纳税有什么作用谁来举例说说生:国家用纳税收的钱可以给老师发工资生:可以建设我们美丽的学校、漂亮的公园和广场生:可以建设医院,发射卫星等生:……学生回答后师课件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
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6、7题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问题的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巩固生活中的税率、折扣、利息等问题解答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生活中的税率、折扣等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设计:一、整理回顾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学生回顾,教师板书:税率问题、利息问题、打折问题等二、整理解题思路:1、利息问题:妈妈将8000元钱按3.24%的年利率存入银行3年,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那么到期后一共可以从银行取回多少钱?引导学生分步解答,理解解答过程与每步意义。
区分应得利息、实得利息,税后利息等术语意义。
提醒学生三点,让学生自己先说说在前阶段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1)计算利息时,千万不要忘记乘时间。
(2)不要忘记是否要交利息税。
什么情况不用交?(3)要看题目要求是取出什么?像这题千万不能将“本”都丢了。
2、纳税问题:教材上第88页上第7题读题理解:哪些稿费应该纳税?怎样计算?3、打折问题:教材上第88页上第6题读题看图理解题目意义。
分析解题方法:原价乘折扣=现价三、拓展练习(补充)1、小琴妈妈七月份的工资收入是1350元,扣除800元后按5﹪的税率缴个人所得税。
小琴妈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2、爸爸20xx年6月1日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为2.25﹪,到期时国家按所得利息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
到期时爸爸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爸爸这次储蓄实际收入多少元?3、一套瓷器,如果比成本价多80元出售,则可赚25%;实际卖出后,反而亏了80元,这套瓷器是打几折出售的?4、商店有100台洗衣机,如果按每台1000元出售,则每台可得20%的利润。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税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百分率”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率的定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如何将百分率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商场进行打折促销,原价100元的商品,打八折后售价是多少?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百分率的定义,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率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百分率的定义2. 百分率的计算方法3. 百分率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原价200元,打八折;(2)原价500元,打九折;(3)原价800元,打七折。
2. 应用题: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满300元减50元,小明购物金额为400元,请问他实际支付了多少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百分率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使用百分率进行描述和计算,试着举例说明。
重点和难点解析百分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整个教案的核心。
六年级下册数学 -6.2.3税率【教案】

税率这节课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听说,但是很少关注,距离他们的实际生活有点远,教师通过结合情境图引起学生注意,并展开新课学习,缴纳税款、营业额、税率等专业术语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为后面学习扫除障碍。
在用税率解决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审清题目后,学生大多都能用之前的知识解决,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这种类型的题目,要让学生清楚需要缴税的是哪一部分收入,然后再去计算。
2.课堂达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一)师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师小结:解答百分数的有自主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梳理,同时通过教师的归纳与提炼,让学生把新学习的知识与之前的旧知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板书设计:
税 率
营业税=营业额×税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和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
6.2.3税率(教案)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页“税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税率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时税率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内容和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课时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重点难点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听家长说过纳税的事情吗?那你们知道咱们国家交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钱吗?生:听说过,5000吧师:个人所得税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税率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税率”的相关问题。
(板书课题:税率)三、教学新课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2)试说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
二第3课时《税率》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纳税的含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的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应纳税额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税种及纳税的含义。
难点:掌握解决应纳税额及税率等实际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教学过程板块一激发兴趣,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税率)操作指导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板块二自主阅读,探究新知活动1自主阅读,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1.出示活动提纲。
(1)仔细读一读教材10页的内容。
(2)说一说,什么是纳税?税收有什么用途?(3)关于纳税方面的知识,你还了解什么?(4)组内交流阅读收获,并整理好成果准备全班分享。
2.汇报。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课堂活动卡(见本书42页)补充介绍]预设生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生2: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税收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国防等事业。
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生3: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生4:缴纳的税款叫作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比率叫作税率。
《税率(例3)》(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

《税率(例3)》(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税率,能简单地说明税率的计算方式。
2. 学会运用税率计算商品的税金,并进行简单的购买计算。
3. 通过掌握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纳税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并增强对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能灵活运用税率计算基本购物费用。
2. 知道纳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分析、应用实践和提问升华,让学生对税率的内涵和贡献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训练法。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导入主题。
1. 导入情境:珂珂售卖饼干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珂珂最近在卖饼干,你们走进她的小店,精致的包装、丰富的口味,使你们不禁欲购买,但是今天珂珂告诉你们一个新消息:珂珂饼干的价格要加上一个叫『税率』的东西!”2. 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那么,什么是税率?它是如何计算的?珂珂售卖的饼干怎样计算税金呢?”3.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税率是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征税百分比。
税率的计算方式是:税率=税金÷销售价×100%。
珂珂售卖的饼干的税金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税金=饼干售价×税率。
”二、巩固税率的概念。
1. 以销售单据为例珂珂的销售单据中标注了销售商品、商品数量、商品单价、总价和税金等详细信息。
让学生观察销售单据,看两张不同的销售单据,询问他们的观察结果,然后帮助他们计算税金的具体数字。
2. 学生操作计算税金老师口述一个例子代表饼干的价格和税率,让学生运用之前讲的公式,手算一下珂珂饼干的税金。
饼干售价:10元税率:10%学生计算:税率=税金÷销售价×100%=10%税金=10元×10%=1元结论:珂珂售卖10元的饼干,需要收取1元的税金,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个税目数目还算合理。
三、学习计算税金已含税价的计算方法。
1.教师讲解含税价的概念。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6、7题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问题的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巩固生活中的税率、折扣、利息等问题解答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生活中的税率、折扣等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设计:一、整理回顾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学生回顾,教师板书:税率问题、利息问题、打折问题等二、整理解题思路:1、利息问题:妈妈将8000元钱按3.24%的年利率存入银行3年,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那么到期后一共可以从银行取回多少钱?引导学生分步解答,理解解答过程与每步意义。
区分应得利息、实得利息,税后利息等术语意义。
提醒学生三点,让学生自己先说说在前阶段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1)计算利息时,千万不要忘记乘时间。
(2)不要忘记是否要交利息税。
什么情况不用交?(3)要看题目要求是取出什么?像这题千万不能将“本”都丢了。
2、纳税问题:教材上第88页上第7题读题理解:哪些稿费应该纳税?怎样计算?3、打折问题:教材上第88页上第6题读题看图理解题目意义。
分析解题方法:原价乘折扣=现价三、拓展练习(补充)1、小琴妈妈七月份的工资收入是1350元,扣除800元后按5﹪的税率缴个人所得税。
小琴妈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2、爸爸20xx年6月1日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为2.25﹪,到期时国家按所得利息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
到期时爸爸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爸爸这次储蓄实际收入多少元?3、一套瓷器,如果比成本价多80元出售,则可赚25%;实际卖出后,反而亏了80元,这套瓷器是打几折出售的?4、商店有100台洗衣机,如果按每台1000元出售,则每台可得20%的利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税率-人教新课标( )

课题:税率第 3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及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 通过计算应纳税额,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难点1. 掌握税率的含义,会计算应纳税额。
2. 能正确解答与税率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研究、发射,国家财政投入10亿元。
2001年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达213亿元。
2001年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
2.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
(进行纳税意识教育)纳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税率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教学新课1. 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2. 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3. 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和理解纳税的相关知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还要懂得什么是应纳税额和税率,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更要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法制意识,从小养成依法纳税的意识。
通过计算税款的过程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P10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纳税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学习掌握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并能计算应纳税额。
2.通过计算应纳税额,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计算应纳税额知道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税率的含义,会计算应纳税额。
【难点】:利用税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1.调查表;2.复习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算式。
(1)200的5%是多少?(2)700的6%是多少?(3)40万的60%是多少?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百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
……二、导入新课方法一师:同学们,我们国家现在各项事业和建设都蓬勃发展,你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建设项目?预设生1: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生2:文化事业、国防事业。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图片)下面是我国各项典型事业的图片,大家看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大家想一想,为了进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给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笔的资金是怎么来的呢?预设生1: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税 率》精品教案

第2单元百分数(二)第 3课时税率【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可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难点:税额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新课讲授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销售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的9%缴纳增值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的9%缴纳增值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9%是增值税与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增值税占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的9%,题中“10月份的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是30万元”,因此10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中需纳税部分就是30万元的9%。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9%(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9% = 30×0.09 = 2.7(万元)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8题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教学反思】课程一开始,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理解我们现在生活中税收的重要性,为本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教学目标: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阅读、例题讲解、练习巩固。
学法: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2.渗透法制教育:(1)《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二)结合情境,探索新知1.理解“税率”的含义(自学教材第10页)(1)纳税的意义。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6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有关税收的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数学思考:税率、营业税、营业额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营业税=营业额乘以税率,营业额=营业税除以税率,营业税除以营业额=税率情感态度: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一套学具:计算器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
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难点: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某火车站、立交桥的照片)师:你知道建火车站、立交桥一共花多少钱?这么多钱从哪来呀?学生讨论。
(学生可能会说错,老师正好利用这个知识盲点对学生进行依法纳税的思想教育)由此引出税收和纳税。
师:你知道税收是怎么回事吗?(多媒体播放有关税收的课件)师:看完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师生小结:税收是国家内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事业。
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有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设计意图:用现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入课题,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掌心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1.营业税(1)出示营业税问题师:在税收中也有许多百分数的问题,一起来看纳税中的百分数的问题(出示某商场5月份的商品零售营业额统计表,教材第66页例题)(2)介绍商业营业税的税率。
师:同学们看,大头蛙告诉我们什么?生:营业税的税率是5%师:5%是以谁为单位“1”的?5%又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讨论。
生:“税率5%”就是说企业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
5%是以营业额为单位“1”的。
(3)计算应缴税款师:计算商场5月份应缴税款,怎么做呢?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
最后指名学生汇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课时3税率人教新课标()

1.引导学生探究应纳税额的谋略要领。
(1)课件出示课本第10页例3,组织学生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取的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运用所给信息办理标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3)让学生尝试列式解答,并汇报。
(4)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用乘法谋略?
2.拓展延伸,谋略营业额。
某饭店11月份缴纳营业税3.5万元,要是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饭店11月份的营业额为几多万元?
传授准备
西席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的资料
传授历程
西席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温习稳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在平常生活中听说过的与纳税有关的话题。
2.导入新课。
师:什么是税收?国度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什么是应纳税额?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1.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知道的纳税的相关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课时3税率人教新课标()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传授方法,在我国有悠久的汗青。但随着素质教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成长的传授方法,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本来,只要应用适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正是进步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西席:
1.自主探究应纳税额的谋略要领。
(1)读题,汇报获取的数学信息。
(已知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营业税几多万元)
(2)思考办理标题的要领,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尝试列式解答,并汇报。
30×5%=1.5(万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税率教学内容:税率(课本第10页例3)教学目标: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教学例3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
305%=1.5(万元)四、巩固练习1、第10页做一做2、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期总第课时
课题::百分数(税率)
教学内容:税率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2、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200的20%是多少?
(2)50吨的40%是多少?
(3)1000元的10%是多少?
(4)80万元的8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阅读: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 30×0.05 = 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五、作业(略)
板书税率
什么叫纳税?
什么是税率?
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30×5% = 30×0.05 = 1.-5(万元)
答:这家饭店十月粉应缴纳营业额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