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之纸(陆超)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纸的鉴赏
一般认为,纸是东汉时期由湖南籍宦官蔡伦发明的,但从西汉的墓中就曾经发现有纸的存在。
西汉的纸,是把纤维都混合在一起,再制成厚纸,蔡伦大概是改进西汉的造纸术,将厚纸改良成较薄的纸。
1.1纸的别称
纸的别称很多,有楮先生、楮如白、楮待制、楮园公、好畴侯、剡溪遗老、不二冤家、文庙、云肪等。
汉代造纸原料主要是嘛和楮,后来发展到桑皮、藤皮,隋唐五代时,竹纸又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
些造纸中心:安徽泾县以产"宣纸"著称,纸张名目
繁多,质地精良,尤以"薛涛笺"名满天下。
宣纸为
书法用纸,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张旭等
擅用宣纸。
历史上第一位赞美宣纸的帝王是南唐后
主李煜。
明清以后,相继出现了麻纸、皮纸、棉纸、
二层纸等,但仍以安徽泾县宣纸在纸坛一枝独秀,
独领风骚。
当纸上有了书和画,就担负了文化传播的使
命,纯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纸并不多,大
都是清朝以后的产品。
南唐李后主曾制澄心堂纸。
这种彩色以笺纸传到乾隆时,乾隆十分喜爱,因而
下令仿造了"乾隆仿制澄心堂纸"。
由于乾隆性喜奢
华,故清朝产有三公尺以上的描有花纹的纸笺。
所绘内容有山水楼台、云龙、凤凰、鸟兽、花卉等,底色五彩斑斓,极为华丽,可惜现在这种乾隆花纹笺已成稀罕之物
我国的造纸业颇为发达,而且还将纸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融为一体,新星映亮了纸苑。
所谓的冷金笺、泥金笺、洒金笺等纸,一直在清朝享有"纸王"之美誉。
故现在的珍贵史料和名家书画真迹,大多用此类好纸。
书杯--诗笺,是清朝的另一类名贵纸。
此种纸张应用在写诗稿或书信上,以水印技法木版印刷而成。
通常是请当时的著名画家绘图,再予以彩色印刷。
另外有的诗笺上面印有商周的青铜器,或以双钩法将铭文、古碑上的字句描绘出来。
上述诗笺,现在已难寻觅,只有少许清末或国民的清笺留存了下来,但其售价特贵。
1.2宣纸
清末"露皇宣"为宣纸之王,人们称之为"国宝"。
该宣纸属特大净皮宣纸类,
质白如玉,色泽美雅、纹理清晰、文藤精细、
拉力强、抗老化、不易破碎、宜保存、防腐蚀、
吸墨适中、墨韵清晰等优点,深受国内外书画
家的赞美。
唐宋以来,书画和书籍,信笺用
纸已经十分普遍,因为各类纸所使用的原料,
制作工艺的没,所以它们之间的性质往往也有
较大的差别,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纸会老化。
尽管是说“千年寿纸”,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时代的老化程度和特征,也就成为了我们鉴别纸的年代真的依据。
唐以前主要以蔡伦之法造纸,即网纸,麻纸,谷纸;唐代始有硬黄纸;唐末五代有薛涛笺;到五代北宋始有澄心堂纸,有黄白经笺,可揭开使用。
宋代纸粗
厚而且绵,宋版书纸质软,宋人书画多用澄心堂纸,它的纹路斜侧一边,隐有龙凤,卷册之类多用黄色经纸。
元代纸纹细而薄,用胶砚,因此元人书画易于脱损,元版书字瘦硬纸薄。
明代时用胶矾的纸只有宣德年间生产,书画家一般使用宣纸。
一般来说,古纸多用丝和麻作原料,纤维较长,质地不如今纸细密,表面也没有今纸平匀,在放大镜下观察,有如剥去一层
膜皮,似有虫蚀之状,并且还有一层白灰若隐若现,
纸的色无论深浅,于厚薄,里外,处均系一致。
这
些都是由于时间长久而自然形成的。
作者用料新
染,其色于厚薄,里外,处必有轻重浓淡的差异,
一经检验,便可知真。
明清以来,生产了大量高档艺术加工纸。
这些纸
张原料讲究,制作工艺精良,花色品种繁多,大部
分是御用专用纸。
这些形式装饰美,有极高的艺术
的纸随着明清赏玩珍藏之风的高涨也被文人墨客们
所鉴赏收藏而不用之。
1.3鉴别古伪纸
鉴别古代各种纸笺的水平,首先要熟悉掌握各个
时代纸质和各种纸的制法特点、形式、装饰图案等
情况,再利用现代专门的分析仪器,进行测定。
我
们要从实践中掌握鉴别真、伪古纸,传世的真品古
纸,其特点是颜色显得淡旧,而且比较光滑匀净,无杂渍。
表面看纸显旧色,但内里必须是新的;凡是厚型的古纸,一般情况很脆,容易破裂,破碎后呈小块,多有斜纹。
而伪造古纸则相反,颜色无自然退化的旧色,如有旧色也是利用染色法染成,颜色呈显鼠灰或麦黄色,气色鲜活不沉重,表里染成一体。
伪古纸薄的性脆,易碎裂;而厚型的不易碎裂。
如有破裂状是块较大,是直纹特性。
对古纸的鉴别方法掌握后,利用这些知识对鉴别古代书画作品和古代版本书籍的时代、真伪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国许多珍藏千年的书画墨迹,均为用宣纸制作的而能保存至今,所以在鉴别古纸的同时,我们要对书法绘画的时代、风格特点,名家名画的区别的知识进行学习、鉴赏、鉴别,这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甄别古旧纸笺首先要确定年代,其年代的大致分为清初、清中期、清末和民初四个时期,清天启至康熙年间的好纸较少。
嘉庆时乾隆的纸笺多为仿前朝制品,所以乾隆时期的纸笺最为名贵,其次最好不要相信印在纸笺上的年代。
因为清末民初仿制了大量的乾隆时期的帝王专用笺,笔者在古玩市场发现了数十种,几乎皆为赝品。
其三要熟悉演掌握各种纸笺的制作特点、形式及装饰图案,其四要看清纸表面是否光滑匀净,是否有杂渍或颜色的陈旧是否自然。
通常古纸偏厚,破碎后呈小块状,断面多有斜纹。
参考文献:《中国古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