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制定人: 周茂洪、杨海龙、陈勇审核人:陈华林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代码:071002)
二、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依照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培养拥有扎实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初步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坚实的现代生物技术知识和技能且能熟练应用于健康食品等生物技术产业;同时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良好的学习与创新、沟通与表达、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能胜任在生物技术相关的尤其健康食品产业相关的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或者在生物技术相关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或者在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继续深造,且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力和适应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培养标准
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标准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共26项。

1 知识标准
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中国近代史、法律基础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1.2学科基础知识
1.2.1 掌握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1.2.2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数学、物理的思维方法与应用;
1.2.3 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有效数字
的含义及应用;
1.2.4 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工程制图、化工设计等基本的工程技术
技能;
1.2.5 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
数据处理的技能;
1.2.6 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理解生物多样性,
熟悉生物资源的应用。

1.3 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1.3.1 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生物技术专业基
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1.3.2 掌握基因工工程原理与技术、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等包括
生物技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
实验技能;
1.3.3 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3.4 掌握酶工程、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在健康食品、生物制药等生物
技术产业的应用;
1.3.5 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新型功能
性食品、生物制品等领域的应用。

1.4生物技术专业拓展知识
1.4.1 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在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健
康食品产业的应用;
1.4.2 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

2.能力标准
2.1 获取知识的能力
2.1.1 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2.1.2 具有娴熟的文献检索和一定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1.3 具有较熟练的外文(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外语交流能力。

2.2 应用知识的能力
2.2.1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2.2.2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应用研究、
技术开发的能力;
2.2.3 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生产管理、
行政管理的能力。

2.3 综合素质的能力
2.3.1 具有良好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能把握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并不断学习和创
新;
2.3.2 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表达及合作与交流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
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就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
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
和交流;
2.3.3 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3 素质标准
3.1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人格健全。

3.2文化素质
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3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四、主干学科
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
基因工程原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酶工程、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六、特色课程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七、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包括选修课)
八、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

四年基本学制中,包含三年半的校内教育与合计半年的企业培养。

其中,校内教育包含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校企对接教育等环节,企业培养包含认知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

对于采用弹性学制的学生,企业培养时间合计不少于半年。

取得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根据《温州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172学分,其中课内160学分,课外项目12学分。

十、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
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十二、课外教育项目设置安排表
十三、培养标准的实现
培养标准的课程达成
课程对培养标准达成的支撑
十四、各学期学分分配(实践教学周和课外教育项目学分除外)各学期学分分配(实践教学周和课外教育项目学分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