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8 千年梦圆在今朝 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8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质教案
教学内容
《千年梦圆在今朝》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本课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背景,讲述了我国实现千年飞天梦的历程。

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查询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如“载人航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

2. 把握课文中的时间线索,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3. 深入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我国载人航天发射成功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航天事业。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共同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通过观看航天员在太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航天事业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板书设计
1. 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2. 重点词语:载人航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航天员、太空
3. 时间线索: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
4. 民族自豪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作业设计
1. 画出课文中的时间线索,整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 搜集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资料,了解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3. 写一篇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自豪之情。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航天事业,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在《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教学内容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是因为教学难点涉及到学生对课文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学生能否真正领会课
文精神和主旨的关键。

在本课中,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对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的理解、时间线索的把握以及对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的深入体会。

对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的理解
本课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如“载人航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些术语进行详细的解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航天事业的基本认知框架。

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载人航天”是指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的活动,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运载火箭,它们是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关键工具。

时间线索的把握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50年代开始,历经多个十年的发展,直至21世纪初。

这个时间线索是帮助学生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脉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线索,通过时间的变化来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和成就。

教师可以制作时间轴,将重要的航天事件按时间顺序标注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

深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
课文的核心是传达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观看视频、讨论交流等,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教师还应该强调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能够秉持这种精神,勇于面对挑战,追求卓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这些教学难点的讲解和引导,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障碍,真正领会到课文的深层含义。

通过对教学难点的深入讲解和探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上的提升,更能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培养和升华,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补充和说明
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物模型,如播放航天发射的视频、展示火箭模型等,让学生对航天术语有直观的认识。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术语。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分享各自对航天术语的理解,教师则在一旁引导和补充。

这种互动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感受航天事业的艰辛和伟大。

例如,可以让学生模拟航天员的训练过程,体验在模拟太空环境中工作的感觉。

4. 时间轴活动:让学生自己制作时间轴,将课文中提到的航天大事记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情感体验:通过分享航天员的故事、观看航天员在太空的视频日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航天员为实现航天梦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民族自豪感。

6. 价值观引导: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如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等,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7. 课后延伸: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撰写关于航天事业的小文章、绘制航天主题的手抄报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航天知识,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感。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和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本课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