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正确、错误、缺陷的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王玲玲
一、语音正确、错误、缺陷的界定
学习普通话的过程是从单一使用方言逐步向全面掌握普通话的过渡。
应试人在接受测试时,往往或多或少地遗留方言语音习惯,正确界定“正确”、“错误”、“缺陷”就显得犹为重要。
1、语音“正确” 是指能够代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系统。
2、语音“错误” 指在普通话语音(音位)系统中,把一个音(音位)误读作另一个音(音位),如zh读作z;把An读作ang;把调值高的读作低的,如妈mA55调值读作33;调值平的读作曲折的,如吃,chi55调值读作chi214。
3、语音“缺陷” 指发音没有完全达到标准的程度,这种情况从语音的物理性质属性方面分析,存在明显的偏差,但不会在交际中造成困难或误解,
① 发音部位靠前 zh、ch、 sh 、eng、 in
②前响复韵母读得动程不到位,但还未读作单元音,如Ai、ei、Ao、ou,因为前响复韵母是由两个元音音素构成的复合元音,是由前一个元音向后一个元音滑动过程中的元音,这个动程是复韵母的特征,所以动程不够就是语音缺陷。
③字音中阴平调虽为平调调形,但调值偏低44,如果再降到33就成为语音错误了。
④“缺陷”还包括在语音学可以区分描写,而在普通话音位系统中不构成对立的语音现象,如z c s 读作齿间音[tP] [tP’] [ P],把单韵母央低元音[A] 读作前低元音[a]。
二、调值高低的问题
1、听感上能明确显示出调值高或调值低的失误,应属错误。
如阴平,保持平调调形,而听感上明显感知到调值过低的,那么其调值一般已低过中平调33。
2、在调值的高低上,语音区别特别注重声调的起点,如51(全降调)与31(低降调)差别大,而51(全降调)与53(高降调)的差别较小。
把51读作31应为“错误”,而把51读作53则归入“缺陷”,甚至可以从宽不计。
3、区别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
声调的调值在语流中会或多或少发生变化。
在重读音节中声调比较稳定,可以基本保持原调调值,而非重读音节(中音节或轻音音节)调值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
4、测试中对四个测试项的要求不同,第一部分“读单音节字词”必须严格按原调调值读。
三、几个具体测试项的评分
(一)对朗读项“语速”的评分要求
“语速”即语调的速度,表现为语调的“音长”,更细致地说表现为音节与音节间的疏密程度。
普通话朗读的正常语速为每分钟240个音节左右,当然是可以上下浮动的不十分确定数,受不同场合、职业、语境的影响造成,但浮动也是有限的,在150-300个音节间。
普通话测试“朗读”项,语速过快或过慢,规定一次性扣2分。
1、语速“过快”
《大纲》规定的作品,基调一般采用舒缓的语速,或中等语速,若应试人未作认真准备,草草应付,“有口无心”,快速读完了事,超过每分钟270个,可视“过快”。
2、语速“过慢”
较慢的语速一般出现在朗读文章的基调允许出现较慢的语速的情况,如描写低沉、悲伤、舒缓等感情,但每分钟不少于120个。
《大纲》朗读作品的基调应采用中等语速的,而应试人未经准备,或语音难点较多,见字读音,步履蹒跚。
每分钟少于170个音节,视为“过慢”。
(二)对朗读项“停顿”的把握
《大纲》规定,停顿、断句不当。
每次扣1分。
“停顿”狭义是指语句中短暂的间歇,实际在测试中,我们关注的是此处是否应该“停”、“连”,朗读中的“停顿”,表现为朗读的节奏。
语句停顿正确可以使句子语法结构关系明确,语义表达清楚。
停顿错误会造成表达不清楚,甚至造成歧义。
因此停顿也属语调组成部分。
每次停顿“错误”可以扣分限制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造成对一个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语的肢解。
② 造成对一句话、一段话的误解,形成歧义。
这两种情况明显错误,每次扣1分。
一般性停顿不当,虽没上述情况,但每个意群过长,甚至屡有停顿超过3秒钟情况,一次性扣分以不超过2分为宜。
四、朗读项“方言语调”包括的基本范围
目前,语言学界对语调的研究比较薄弱,对语调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对方言语调的研究成果就更少,这就使测试员在测试时难以把握。
我们首先要大体明确“方言语调”的基本范围,为评分把握奠定基础。
什么是语调?可以这样表述:人们在语流中用抑扬顿挫和其它语音变化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的语音形式,就是语调。
语调构成的语音形式,从语音四要素来分析,音质成分在这方面表现并不重要,主要表现在“音高”、“音长”、“音强”等非音质成分上,而语调最突出表现在“音高”上,其次是“音长”上。
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概括“方言语调”的基本范围:
(1)声调(字调)不准,会直接影响普通话语调,其中声调调形错误是影响普通话语调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声调中调值高低与普通话有明显差异的,也影响语调。
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调形上差异越大(如一个“升”,一个“降”),表现在语调上方言色彩越浓。
例如,“不行?”普通话上扬,声调是阳平的音高模式。
如果方言中语调保持向上升的音高模式,而“行”是个降调,使语调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
我们可以说,方言声调的遗留,是构成方言语调重要特征之一。
(2)轻重音的方言模式也是方言语调另一特征之一,
包括:
a:违背普通话词语的轻重格式,如把普通话双音节词语绝大多数是“中·重”的轻重格式,但方言中却把它读成“重·轻”格式,表现为第一个音节音长较长,而第二个音节音长较短。
如读“四川”“湖北”,普通话为中·重式,如果将“四”和“湖”读得比第二个音长长,就明显带方言语调。
b:轻声音节重读,如将语气词重读拖长,“当然啦----”。
c:朗读中逻辑重音错误。
(3)语调节奏的方言色彩。
包括语速、停顿、节拍群与普通话有差异。
(4)方言中特有的感叹词、语气助词也是方言语调特征。
主讲:王玲玲
(一)受方音影响的语音错误
韵母问题最多,其次是声调,第三是声母,词语轻重格式问题也大。
1 .声母问题:
主要是平翘舌不分、鼻音边音不分、h f 不分、r 念成 l。
四项测试,前两项声母问题不明显,朗读和说话时问题较多。
如:翘舌念成平舌(zh组→ z组)山术中上差只手常只
如:平舌念成翘舌( z组→ zh组)送在做宿怎从走三思
如:n、l不分(主要是江淮方言的人,常会念成一个带鼻音的“l”。
老奶奶牛能女年宁难少数人把 r 念成 l :如乳儒弱
2.韵母问题
(1)单元音韵母中的高元音、后元音、圆唇元音问题突出
A:前高元音 i 念成半元音[j]或舌尖元音-i(前)[?]
希奇地基及其
B:圆唇元音念成不圆唇元音:
u:醋午五无古ü:鱼举取许具(少数南京周围方言把ü念成i) C:后元音e o 偏前央:
车泽革科饿波婆磨
D:卷舌元音er念成平舌元音:
/A、?、?、E 二尔而(与之相关的儿化韵也发不好:一圈儿、够劲儿)
(2)复韵母的问题主要是元音尾韵母的动程不足(归音不够),有的念成单元音。
A:Ai→ 〔E〕uAi → 〔uE〕灾迈开来改乖快坏
B:Ao → 〔?〕iAo→ 〔i?〕草高考好聊桥娇笑
c:ou→ 〔?μ〕舌位偏前,圆唇成不圆唇试。
鸥走偶后沟(iou 也有类似的情况)
d:ie→ 或 i?(前者多为江淮话,后者多为北方话)叶且些猎业灭
e:üe → ü? (多为北方话)月决雪缺雀
f:uo→ u或(T) (多受入声影响)浊握做国捉
(3)复韵母的问题主要有前后鼻韵母不分、鼻化韵等
a:An→Ang:往上→晚膳上床→膳船闪光→赏光反响→访险
b:en → eng in →ing:生成猛然能力(n)吻珍贵婶()
其中苏中一带把in念成靠后的鼻音:金银人民亲近勤奋心情
还有:ueng→u en或ong(翁)、uen →ong(顺、滚)、ün →iong(云、群)c:鼻化韵(江淮、吴、北方都有)
An(iAn):谈反炎千 en:根本木盆门伸怎 uen :温度 in:因为今天心理
d:鼻化韵母阴声化(或略带鼻化)
闯uAng →uAi、满An →Ai、烦An →Ai(都丢韵尾,吴方言突出)
⒊声调问题
①阴平高度不够,55 →44、33、22
②阳平a:念成低降211(桥其评)b:念成特高升46(驴叠昂)
③上声a:念成升调35 b:念成降升降2141(委诵铝纺染)
④去声降不下来,念成54或43(大在去)
⑤保留入声:不一这测
⒋ 双音节的轻重音位置
① 中重式→ 重中式:住院妇女学院亲爱
②中重→ 重轻式:作业轻松电锯进步静静(的)
③重轻→ 中零式:笛(子)、枕(头)、伙(计)
二、因文字和不规范造成的错误:
⒈因字形造成的误读,有的是不认识,有的是类推失误。
恽→浑、凹→wA 、讹→化或诈或诧、绉→zou 、邹→zhou 、诌→zou
贮→chu、匹→pi 、血→xue 、桨→jiAng 、渠→ju 、圈→quAn 、渍→ze
2.多音字、异读词不规范:
屯兵(dun4)妨碍(fAng3)供应(gong4)尿泡(niAo4)咳(ke2)
拗不过(Ao4)一会儿(huir3)似的(si4)
⒊因紧张造成的误读:
搅扰→搅乱群居→同居群体→群众母亲→妈妈干活→工作韭黄→非黄
三、朗读和说话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⒈ 重复:
2.停顿不当
⒊ 无轻重、快慢、虚实变化,朗读、说话很呆板。
⒋说话时串题,言不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