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卷)2021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天津卷】
化学·全解全析
1.【答案】D
【解析】A、汽油挥发,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海水晒盐,只是将水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石蜡熔化,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说法正确。

故选A。

3.【答案】A
【解析】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操作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设As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2)×3=0,x=+3。

故选B。

6.【答案】A
【解析】可以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当pH=7时,呈中性,当pH<7时,呈
酸性,当pH>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逐渐增强。

根据题中四种物质的pH可知,胃液的pH最小,所以它的酸性最强。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B、酸雨中含有亚硫酸等,能与活泼金属、大理石等发生反应,破坏桥梁、建筑物等,也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不符合题意;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使用,不能无节制的使用,符合题意;D、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可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打磨后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因为铝能与蓝色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硫酸铝溶液和红色的铜,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金刚石中碳原子是成网状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有四个碳原子,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片层排列,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不符合题意;B、炒菜时闻到香味,说明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腔,便闻到了香味,不符合题意;C、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内每个分子间的分子间隔增大,而重新鼓起,符合题意;D、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B的质量为30g+27g-17g=40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4A + 5B = 4C + 6D
4× 17 5x
17g 40g
68/5x=17g/40g
x=32 故选D。

11.【答案】CD
【解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选项错误;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能加速里层的铁继续锈蚀,选项
错误;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干燥二氧化碳等,选项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只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CD。

12.【答案】B
【解析】A、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而不是三个元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一个尼古丁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氨原子构成,正确,符合题意;C、尼古丁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2):(2×14)=30:7,而不是5:1,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2):(14×1):(2×14)=60:7:1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不是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无法点燃,A错;B、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去除泥沙得到氯化钠,B正确;C、稀硫酸不仅和碳酸钠反应,和氢氧化钠也会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C错;D、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故D错。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如果甲为碳单质,则乙与丙可以分别为氧化铁或氧化铜中的一种,丁为一氧化碳,能够满足图中的反应关系,选项正确;B、甲为氧化物,其他物质不可以都是酸,因为酸与酸之间不发生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C、若甲为盐酸,则乙、丙可以分别为硝酸银与碳酸钠中的一种,丁为氯化钡,能够满足图中的反应关系,选项正确;D、题目中的甲可以为硫酸,乙为铁,丙为氢氧化钠,丁为硫酸铜,四种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物质,且能够满足图中的反应关系,选项正确,故选B。

15.【答案】A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和图示相同,符合题意;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敞口浓度会变稀,溶液质量会变轻,与图示不相同,不符合题意;C、锌比铁活泼,因此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比铁快,等质量的铁粉比等质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和图示相同,符合题意;D、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会有铜生成,因此固体的质量不能为零,与图示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6.【答案】(1)③;(2)⑥;(3)①;(4)②;(5)④;(6)⑤
【解析】(1)复合肥料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复合肥料的是硝酸钾,故选③。

(2)俗称小苏打的是碳酸氢钠,故选⑥。

(3)石墨可以导电,则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石墨,
故选①。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淀粉,故选②。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氯化钠,故选④。

(6)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则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故选⑤。

17.【答案】(1)煮沸 ;(2)分子结构;(3)97 ;(4)水;(5)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解析】(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些钙、镁化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形成沉淀,故生活中通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H 、O 两种元素组成,但是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分子结构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3)配制100kg 该营养液需要硝
酸钾的质量是100kg×3%=3kg ,故需要水的质量为:100kg-3kg=97kg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
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u 、C 、H 、O ,反应物中含Cu 、C 、O ,故反应物中还应含氢元素,空气中含氢元素的物质是水蒸气,故这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产物;(5)保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如工业用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8.【答案】(1)①6.941 ;②3;③失;C ;(2)+3
【解析】(1)①由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乙图中x 的数值为:2+1=3。

③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失电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锂与丙图中C 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2)LiCoO 2中Li 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Co 的化合价为m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2=0m ⨯,=+3m ,故Co 的化合价为+3价。

19.【答案】(1)22S+O SO 点燃;(2)22H +CuO Cu+H O ∆;(3)32CaCO
CaO+CO ↑点燃
【解析】(1)硫与氧气反应:22S+O SO 点燃;(2) 氢气还原氧化铜:22H +CuO Cu+H O ∆;(3)煅烧石灰石:32CaCO CaO+CO ↑点燃
20.【答案】(1)ad ;(2)吸附;(3)①40g ;②KNO 3;③ =
【解析】(1)有关水的用途叙述正确的是:ad 。

a 、实验①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其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对铜片加热,同时使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故a 正确;b 、实验②是排水法收集气体,主要利用的是这种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故b 错误;c 、实验③探究的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水是反应物不是溶剂,实验④是溶解,水只是溶剂,故c 错误;d 、实验⑤是制取蒸馏水,冷凝
管中冷水从下端流入上端流出起到冷凝的作用,故d 正确。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因此在自制简易净水器实验中用到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3)①由图像可知,在t 1℃时KNO 3与NH 4C1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根据该点的纵坐标可知,其溶解度均为40g 。

②由图一溶解度曲线可知,t 2℃时KNO 3的溶解度大于80g ,NH 4C1的溶解度小于80g 。

由图二可知,t 2℃时在100g 水中加入80gX ,X 被全部溶解,所以X 是KNO 3。

③将t 2℃时的KNO 3、NH 4Cl 饱和溶液各100g ,分别降温至t 1℃,溶解度都减小,且在t 1℃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

21.【答案】(1)稳定;(2)大; 铝和氧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氧化铝,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 ;(3)2CO 2一定条件2CO+O 2 ; 分解反应
22.【答案】(1)A ;42422Δ2KMnO K MnO +MnO +O ↑ ;长颈漏斗 ;(2)b ;(3)
22322NaOH+SO Na SO +H =O ;(4)B 或D
【解析】(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2Δ2KMnO K MnO +MnO +O ↑; 仪器X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E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进入口是b ;(3)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2NaOH+SO Na SO +H =O ;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B 或D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可通过分液漏斗和注射器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3.【答案】(1)H 2;NaOH ;(2)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3)3322=Na CO +CaCl aCO +2l C NaC ↓;复分解 ;(4)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电时,氯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只是电解水,且生成的氯气有毒
【解析】(1)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A 是氢气,化学式为:H 2;B 俗称烧碱,故B 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由图可知,步骤I 实现了固液分离,故其主要的操作名称是:过滤;(3)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2=Na CO +CaCl aCO +2l C NaC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只是电解水,且生成的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不安全,因此,不能加入氯化钠。

24.【答案】(1)煤;不可再生;(3)AB ;(3)太阳能(或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
【解析】(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A 、由于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选项正确;B 、乙醇不含氮、硫元素,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选项正确;故选AB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5.【答案】(1)有机物;四;(2)6.43
【解析】(1)葡萄糖酸锌是有机物,由化学式C 12H 22O 14Zn 可知,它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故填:有机物;四。

(2)45mg 葡萄糖酸锌中锌的质量为:45mg×
1212221616465
5⨯++⨯+ ≈6.43mg 26.【答案】(1)9.8;(2)13.5;(3)11.7%
【解析】(1)由图可知,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9.8g ;
(2)解:设109.8g 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是x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y ,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22CuCl +
2NaOH =Cu(OH)+2NaCl 135
8098117(100g-50g)9.8g x y z
↓ 135=989.8g
x x =13.5g 80(100g-50g)=989.8g
y y =16% 989.8g =117z
z =11.7g (3)解: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m
2NaOH +HCl =NaCl +H O
4058.5
50g 16%m


4050g16%
=
58.5m
m=11.7g
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反应后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7g+11.7g
100%=11.7%
⨯。

109.8g+100g-9.8g
答:(1)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9.8克;
(2)109.8g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是13.5克。

(3)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反应后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