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7457_农村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与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aoning Economy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农村乡镇经济现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也加大了财力与人力的投入,推动了经济制度的深化。
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财政管理工作会计基础薄弱、资金管控力度不足等。
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监督和财政管理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将资金投入到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项目,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
1.乡镇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在促进乡镇财务管理机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有些乡镇部门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机制,长此以往出现许多死账目,对税务制度改革产生直接的影响。
就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开展乡镇财政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比较散漫,没有意识到财政资金管控的重要意义,自身的账目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的购置不规范。
由于财务内部管控机制没有落实到实处,进而导致农村乡镇财政资金出现节流的现象,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2.乡镇政府职能滞后。
一是我国的行政体制正处于不断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换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环境作为支撑。
二是受到职能转换不到位的影响,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三是在基层政府的职能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对高官要员的利益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使其在主观上并不希望乡镇政府的职能发生变化。
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财政收入降低,监督力度不足导致资金支出失去控制,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另外,有些乡镇支出较多,没有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机制,导致乡镇财政非工资性支出不断增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费支出,占据了大量的预算资金。
二、应对农村乡镇财政面临困难的有效措施
1.规范化管理乡镇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解决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应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入手,引导农民能够根据市场的组织开展生产活动。
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导一部分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逐步实现生产、加工与销售等一体化发展,使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三是应当重点扶持资源与条件良好的产品,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不仅要为农民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要为乡镇提供新的财源。
为解决乡镇财政管理不规范问题,相关政策中规定要加强乡镇财政收支管理,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察“四位一体”的管理格局;要求强化乡镇发展目标管理,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形成约束有力的目标管理体
农村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与应对
◎王政芳
〔内容提要〕本文从农村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展开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规范化管理乡镇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完善财政债务管理制度,化解乡镇债务;健全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化分配体系;加强乡镇财务监督,落实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等措施。
希望农村乡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创新管理机制,控制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农村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机制
56
决策思考
系。
此外,为实现对全省乡镇全覆盖,相关政策还要求设立乡镇的区级政府,并参照此政策执行。
四是在促进乡镇建设的基础上,带动周边农村的持续发展。
2.完善财政债务管理制度,化解乡镇债务。
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债务登记调查工作,了解地方资产的负债情况,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区分不同类型的账务,还要分清楚债务的基本职责。
只有了解到债务的底数,才能发现经济活动的薄弱环节,遏制乡镇债务的恶性膨胀。
通过开展乡镇债务预算工作,政府应当发现引发财政风险的关键点,将有负债及特定支出等事件引起的不确定性展示出来。
通过增加乡镇债务的公开性,使大众都能了解到乡镇债务的实际情况,实行监督效用,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官员徇私舞弊的问题。
通过对乡镇财务风险的确认,制定健全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发现财政风险,作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采取租赁、拍卖的方式盘活乡镇资产,促进乡镇企业的资产重组,化解乡镇的债务。
在建立乡镇偿债基金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乡镇财政债务政策,如化解不良债务,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等。
3.健全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化分配体系。
一是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务必要保证国家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持能够落实到乡镇。
在改革转移支付方式的基础上,扩大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根据因素法确定支出标准,逐步实现转移支付的公式化,有效提高乡镇财政收入的能力。
二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项目准入机制,加强审计管控力度,规范政府资金分配体系。
通过调整事权与财权的方式给予充足的财力支持,调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
针对乡镇财政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相关政策规定要在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适度上移支出责任,把乡镇教师人员工资作为县级支出内容予以保障;县级财政要建立健全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向困难乡镇倾斜;省市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等。
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应当变成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了解经费使用支出的最低水平,还可以设立专款专用机制。
在税制体制改革之后,我国政府应当根据适当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三是相关的管理者要适度的撤并乡镇,不仅要节省行政费用的开支,还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在精简内部机构设置的基础上,摒除职能重复的部门,实现政治、社会的一体化管理目标。
4.加强乡镇财务监督,落实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
在开展乡镇财务监督与管理力度的基础上,应当由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作为基础。
在落实财政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应当不断提高财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乡镇财政进行监督,相关部门应当更加重视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工作,对财政外的分配工作也要实行动态化的监督。
农村乡镇财政部门不仅要实行严格的管理,还要根据法律法规制定财务活动。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向乡镇倾斜收入和财力,适宜留在乡镇征管的财政收入要全额留在乡镇,作为乡镇固定收入;县乡共享收入要提高乡镇分成比例;从2018年起,三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分税制框架下的“分灶吃饭”等管理体制,激发乡镇自我发展动力。
通过树立责任制的方式,能够及时找到资金使用出现问题的责任人,做好农村乡镇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工作,成立专门的工作专班,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将支出管理作为基础目标,搭建基本框架结构,将工作人员的实际效益与财政支出直接挂钩,开展量化考核,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要保证员工能够意识到乡镇财政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人员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是实行岗位轮换制,对徇私舞弊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理。
三是定期开展专项的培训,引导财务人员掌握新形势的要求,进而合理的开展财政管理工作。
四是对农村乡镇的工作条件进行改善,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适当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将重心放在工作当中,进而促进财政支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乡镇收入稳步增长的条件下,及时促进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立足于战略性发展目标,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培养高素质的财政管理人员,把控市场形势的变化需求,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稳固基础。
(作者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宋爽
57。